”
一瓶接一瓶的整个儿吹,我不记得到底喝了多少,最后的记忆是李唯森嘴里没别的话了,一个劲儿重复着三个字“为什么”
我当时觉着这几个字有点耳熟,但已经没有什么思维的能力了,据小川后来的叙述我是被两个人架上车的,李唯森的情况也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我安安静静而他说着听不清楚的胡话。
我问小川别的朋友都说什么了,小川苦笑“就是缠着我问呗,我说你们前几天吵了一架,没什么大事他也真是的,当着这么多人跟你拼酒”
我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对小川拜托“我走了以后,你别跟他提我的事儿行吗”
“你们到底怎么了”
“呵,你不是听见他说了吗我耍了他,我根本没把他当兄弟,他这样也是对的。反正我和他都是你的兄弟,那不就行了”
“你怎么耍他了我看你们老是怪怪的又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
“如果把我当兄弟,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小川,我不是说过吗你不用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等我回来,大家那么久不见就没什么了。”
两天以后我在小川和老爸的注视下坐上了火车,老爸对我的决定非常支持,年轻人多学点东西傍身比铁饭碗更有用,他是这么跟我说的,我有点不好意思说出真正的目的玩、散心、不务正业。
一觉醒来,我已置身那个北方城市,来接站的是一男一女两个同学。说是同学,他们可都比我小,才十八、九岁,当然我的年纪没有大到跟他们有代沟,笑笑谈谈还算合得来。
学校的地点位于郊区,新建的教学楼和宿舍看着挺不错的,这就是我选择它的原因,跑来“进修”而已,我只要一张结业证了事,跟新闻本科的学生同教室听课但不必为那张文凭奋斗。
象我这样的也不止一个,上班几年或将近十年的都有,说是进修不过找个借口出来休息疗养,只不过他们比我多了一条顺便泡泡小妞。我们这种人是学校里的有闲加有钱阶级,尽管那些正规生老拿眼睛瞪我们,可心底里多少也有点羡慕吧
我在学校话不多,跟同宿舍的那几个“少爷”也只是口头朋友,他们不过老拉我一起约女孩子吃饭,真正深交的朋友是十一晚会前夕认识的。
那年的十一晚会我被校务处相中,明明非正式学生也非学生会成员,却硬派我编排晚会的节目单,说几个学校一起联谊,我是被一群女孩推荐的首选“人材”,真他妈见了鬼,我只能勉为其难。
那几天,我整天困在排练室,不知哪个有创意的学生自作主张找来个乐队。开始我是毫无兴趣,敲敲打打吵得我受不了,可后来听他们练了会自己的东西,觉着颇有点味道,一问之下他们住得不远,而且有两个还是附近学校的大二生。
他们一共五个人,除了鼓手是临时凑的以外其他几人都住一块,我每天跟他们聊一点,到晚会那天已经熟透了,我有时听点摇滚可并不太精,那几个小子却是迷得发疯,话题十回有九回得转到音乐上。
他们的节目之后,晚会上我随便唱了首流行歌,一完了他们就拉着我“批斗”“你那个不是音乐,我们的才是”
作者 cfer伦 2005417 08:14 回复此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