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了没有”李治锋问。龙腾小说 ltxsba@gmail.com
“刚喝了点酒。”游淼与李治锋一问一答,犹如在说家事一般,游淼与李治锋成亲的事,政事堂里也没少议论,虽说多少也有点不伦不类,但两
的关系,其余
都是清楚的,便见怪不怪了。
游淼与李治锋出来,又去吃了顿饭,回到政事堂时,已是
夜时分。
李治锋笑道“后天就要发兵了。”
“嗯。”游淼点了点
,心里还有点忐忑,李治锋又看着游淼,说“子谦,相信我,我一定能给你一个让你满意的新家。”
听到那话时,游淼心底又生出一
触动,他抬
看着李治锋,发现他已和从前判若两
。他的眼中洋溢着希望与采,就像一个得到承诺的少年,飞扬的眉眼仿佛在告诉游淼,他们的未来,即将开始了。
那一刻游淼下定了决心。
“朝中的事就
给我罢。”游淼说。
李治锋道“你注意身体,不可太过
劳了。”
游淼点
,月上中天,两
紧紧抱在一起,沉默无声。
卷五 八声甘州
三天后,大军开拔。
游淼在扬州军的军营中为李治锋亲手穿戴上铠甲,外
号角吹响,赵超携文武百官,全城军民来送,大军浩浩
排开,一望无际。
四
再次聚在一起,赵超亲手一碗酒,敬了城下的大军。
“成败,就此一战。”赵超朗声道“朕在扬州,盼着各位凯旋归来”
“吾皇万岁”
城下山呼万岁,黑压压的所有
跪下,游淼感慨万千,这一天终于来了,他无数次地设想过,待得北伐的那一天,自己该说句什么,又该如何送别李治锋与聂丹。
然而到了这一天,游淼却赫然发现,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眼泪夺眶而出,怔怔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大军离开,扬州城外一片荒凉。
这一天起,天启倾全国兵力,与鞑靼一战,以其收复中原。赵超给聂丹下的命令,是打到长城脚下,再等待议和之策。早在三天前,五胡便已得知此事,北方民族纷纷被惊动,调集兵力,预备在邙山下与聂丹一战。
第一战至关重要,一旦聂丹得胜,关中便再无险可守,与鞑靼的对决,只在指
之间。
游淼回到政事堂内,知道北方阵线与朝中各自的大战,即将开始。多少文官都在等候前线的消息,而两员大战无论战胜还是战败,都将直接影响朝中的格局。
四月十三,聂丹率军在邙山下展开第一次大战,李治锋率军突
河流北岸,那是游淼他们第一次从北方逃亡,途经之处。
根据军报,游淼紧张地看着地图,那里的地形他十分熟悉,聂丹选择了平原高处,与鲜卑、羯、氐三族的联军对战,对方兵力足有六万。时值初夏,正逢关中雨季,连
来
雨倾盆。
“如果是你与他们打,会采取什么策略”赵超道。
“水攻。”游淼道“河水看涨,平原上最适合以水辅攻。”
赵超手里拿着一封信,还在犹豫,游淼又道“胡
以骑兵见长,邙山前平原土质松软,连
雨,骑兵行进定然不利。”
赵超拆开那封信,看见行军路线,聂丹的回报却是带领大军遁
邙山谷内。
“又朝山里跑。”赵超皱眉道“大哥喜欢依山作战”
游淼长吁了一
气,信上并未回报李治锋去了何处,料想是另有打算,若是游淼自己,当率军在平原上与胡族联军决战。聂丹是想做什么
赵超道“他太喜欢利用山体掩护了,这样不好。”
兵无常则,这是孙舆教给游淼的,身为一名将领,地位越高,就越不应该重复从前的作战方式,免得被敌
猜出动向。但游淼知道聂丹此
行军务实,习惯以最小的损失取得最大的胜利。毕竟邙山只是他们的第一个战场,后面还有好几场硬仗要打。
“回去罢。”赵超疲惫地说“天色也不晚了。”
游淼点
,离开宫中,整个茂县都已睡了,初夏的清风在城中飘着,带着隐隐约约的花香,远方还有不知道何处的
,正在轻轻抚琴,一声,两声。
整个四月份转瞬即过,游淼每天都在紧张地盯着军报,
疼不堪,直至某一个晚上,刚睡着时,政事堂外便一阵喧哗。
“陛下传参知大
”门外有御林军喊道。
游淼忙穿上衣服,匆匆跟着传令的御林军进
皇宫,半夜三更,只见皇宫内灯火辉煌,朝臣齐聚,自己竟是来得最晚的那个。
“聂将军首战告捷。”赵超道“现已列军邙山之阳。等待粮
及下一步指示。”
“太好了”游淼松了
气,谢天谢地。
平奚道“军报在此,刚刚信使正送回来。”
“我看看。”游淼道。
阵亡七千三百
,游淼心中咯噔一响,虽然在十万
对六万胡族的阵势下,这已算得上是大捷。然而在面对鞑靼的十万铁骑前,这个阵亡数字已略多了。
他仔细看了军报,得知聂丹确实是用水攻,却是将敌军诱
了山谷,在一个
雨肆虐的夜里,掘堤放洪,利用大水制服了三族联军。
紧接着,胡族丢盔弃甲,逃出了关中,李治锋在西梁率军杀出截击,一举俘虏了氐王与鲜卑王,
迫西线数城开城受降。三胡大势已去,大部分
逃往延边与大安,再无斗志。
游淼接获军报后,马上下令李治锋驻军西线三城,整顿军队,不可冒进。等待下一波粮
。同时又发出调兵令,然而调兵令一出,登时招致了朝臣的一致反对。
“夷州军驻守南方已多年。”平奚皱眉道“此刻万万不可调到京城”
大臣们似是都十分怪,游淼居然会下这么一个决定。
“朝中无兵可派,是非常危险的事。”游淼道“北方战线若拖上一年,前线需要补充士兵,我们要拿什么补给聂丹将军京城已剩两万御林军,太危险了”
唐晖也反对道“夷州军大多都是步兵,不习惯北方水土,参知大
,此事你可考虑过若是调集三万夷州军前来茂城,练兵也需许久。何况聂将军一战告捷,当可在汉中一地补充兵源”
游淼沉吟良久,就连赵超也反对游淼的这个提议,答道“征兵可以,调兵不妥。”
“征兵征回来的都是新兵。”李延却难得地赞成了游淼的提议“派上战场后能做什么夷州军多为家兵,稍加训练,便可熟悉骑
。且夷州士族习惯防御,不习惯攻坚”
李延说得不错,夷州的军队大多都为土豪士族蓄养的家兵,一旦有南方蛮族进犯,家兵便可群起守护县,乡里。长期反复的守卫战,拉锯战锻炼了守城素质。
游淼点
道“不错,所以我想抽调南方的夷州军,前往汉中,为聂将军守卫西梁三城,并作为粮
据点。”
这话一出,朝臣们方知游淼打算,收复失地后,从前的城市总得派
去守,赵超考虑良久,知道游淼的权衡完全不管是不行的。塞外民族习惯游击,聂丹若前脚刚走,后脚必定三族又要卷土重来。
而这个时候,总得将军功分出去一些,派谁去守城,便很有讲究,如无意外,游淼便打算主动分给南方士族一杯羹。在这个
况下,谁率先
城,便相当于拥有了汉中一地的大部分利益。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赵超只得决定押后再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