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黑土区水土流失加重、土壤闆结和土壤肥力下
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令人担忧。造成黑土地层下降
的一个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
棚地膜的大量使用。爲了提高农作物産量,缩短成长周期,从八十年代开始,北
大荒普遍开始使用大棚地膜。由于地膜的大量使用,在农作物出牙之后,这些地
膜没有也不可能及时回收,就随着农作物丰收成熟收割之后,被大型机械重新耕
作打成碎片混合到土地里去了。随着雨水的不断冲刷,年複一年,这些打碎的地
膜慢慢沉淀在黑土地的下面。由于地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
件下需要近百年的时间才能完全降解,因此,造成了黑土地上大量的残膜污
染。」
「 后来,从黑土地上成长的一位生物科学家,他对家乡黑土地遭受到的地
膜污染极其痛心,就决定研究一种生物有机合成的薄膜技术。即通过玉米、地瓜
等农作物中淀粉,通过催化合成一种新型的薄膜。这种有机合成的薄膜性能能达
到现有的塑料薄膜,同时在土地里三年之后即可自动分解成有机物变成土地的肥
料,一点污染没有。」
「 这个産品在实验室研发成功之后,这位生物科学家就自己组建公司,并
进行了天使轮融资。在天津的一家科技産业园里,他们买了土地、建设厂房,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大规模的量産还需要时间,即使小批量生産成本也极其
昂,无法进行商用。其时,参加天使轮投资的也不乏红杉资本、清华紫光创
投这样的顶尖的vc企业。在公司成立之后一直没有想象中快速发展,而vc又
不愿意增加投资,公司即将面临倒闭。当我们老闆了解到这个项目之后,被这个
项目的未来广阔前景所打动,他毅然决然地投资了近两亿,终于让公司继续沿着
预定的轨道向前。然后,他通过一些不那么常规的手段,迫使天使轮的融资方出
让了股权,直到他完全控股该公司。」
「 但是,随着公司的继续推进,需要继续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他突
然发现做实业远远没有做资本做投资赚钱那样快。随着投入的不断加大,他发现
自己的资金开始不足,决定开始进行融资。他到处讲他的有机薄膜的故事,很快
哈尔滨圈得了一大片土地,计划投资十亿建设有机薄膜生産中心。在举行了
浓重热烈的开工典礼之后,他马不停蹄地利用这片土地进行了质押开始了一系列
融资,而项目的推进则进入了遥遥无期的状态。同样的故事他在沉阳、济南继续
讲述,并继续圈钱、融资。」
「 但是紧靠土地厂房技术讲故事融资还是费时费力,这时他终于拿到了私
募基金的牌照,开始涉足私募基金项目。重点是做未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他找
到了我,希望我能帮助他管理这个融资平台。因爲他知道,私募赚钱远比实业快
太多。」
「 我开始隻管私募基金的运行。其时,国家对私募基金的项目审批不那么
严格,隻要在证监会报备即可。由于我一直从事的是规范化的投融资活动,我们
刚开始的经营也比较稳健,投资的一些股权项目也较好,那时宏观经济也是欣欣
向荣,所以一大批投资者跟定了我们公司,无论公司还是投资者个人,都获得了
极好的回报。那时年化收益率达到12.5% 、季度付息的5 个亿的基金项
目不到3 周就可以卖完,公司的基金项目一个接一个,现金如流水一般的涌入。」
「 但是,老闆投资的有机薄膜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不断填充,我们这个私
募基金平台的发展渐渐偏离了轨道。慢慢地,很多投资的项目经过重新包装之后
也许并不存在或者夸大其词,但投资者认可,隻要是新的项目包装上市,一定会
快销售出去。由于项目的不停推出,资金流的极度丰富,投资者利益回报也
在不断兑现,于是庞氏骗局出现了。后来,我们不断成立和收购一些小型公司,
通过与有机塑料薄膜公司不断僞造订单,由我们私募基金平台提供资金,造成有
机薄膜业务发展迅速的繁荣假象;随着该公司盈利的虚拟增加,通过该公司不断
购买一些上司公司的股票。当时股市正是上升期,我们就直接购买了包括贵州茅
台、科大讯飞、海康威视这些行业老大的股票,股票市值在购买之后也在不断上
涨。大幅盈利繁荣的表面隐盖不了大厦将倾的实质。整个私募平台和有机薄膜实
业的发展已经渐渐失控了。」
「2016 年前后,国家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老闆就开始了国外购买企
业实现资金外逃的想法,他已经意识到了公司潜在的风险。通过中间商,我们购
买了一家英国公司、一家法国公司,两家公司的估值其实不超过2 千万美金。
经过中间
商团队的运作,两个公司的估值达到了3 亿美金。这个项目的操作需要极
强的业务能力以及和银行、中间商、监管、投资商打等等交道,涉及到法律、财
务、资金等等各种专业问题,老闆自己的专业能力是无法满足的。他邀请我正式
加盟,并承诺事成之后给我2500万美金作爲佣金,于是我两年前正式加入了
他们的私募
公司。」
「 我们利用天津和沉阳的工厂、土地以及股票做抵押,进行了一些列的贷
款融资,并通过老闆的上层关系,终于成功与国外被收购的公司进行了项目交割
,通过中国银行将3 亿信贷美金转移出境。我如愿拿到了2500万美金。扣
除中间商的佣金2000万美金,以及给对方公司的交易对价2000万美金,
老闆自己在瑞士银行的账户上留存了2.35亿美金,以及两个海外的控股公司。至于那两个海外控股公司的运作如何,他并不关心也不参与,他隻需要按期听
取管理层对董事会的彙报即可,及时获得分红就行。」
当前网址随时可能失效,请大家发送邮件到获取最新地址发布页!
∓mp;#3
9029;
「 回到我俩关系上来。我拿到了2500万美金之后,除了留下1000
万美金,用于孩子和老公在加拿大的生活。当然,他们并不知道我有那么多钱,
我隻需要每个月给他们俩足够的生活费即可。那个曾经负心的男人尽管没有离婚
,但在我心中也是渐行渐远,隻不过爲了儿子,这个家庭必须保全。我也捐赠了
一些钱给孩子所在的中学,现在我确实要去开校董事会。」
「 剩下的1500万美金,我通过在塞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