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家师说的,少林寺药王殿主持乐山大师失踪,留下一颗珍珠,要在下到开封来找金老爷子,看看那颗「珍珠令」是否和寒家家传的珍珠,有相似之处?」金开泰道:「乐山师兄失踪之事,少林寺秘而末宣,江湖上可说无人知道。
凌老弟既是受令师指点而来,老朽也不好隐瞒,乐山师兄失踪之时,确实在他禅房中发现了一颗「珍珠令」。
因为少林僧人很少在江湖上走动,因此,侦查乐山师兄下落之事,掌门方丈交给老朽负责,这颗珠子,也确在老朽这里。
」说到这里,起身道:「凌老弟且请宽坐,待老朽去把珍珠令取来。
」凌君毅道:「金老爷子请便。
」金开泰转身匆匆往侧门里行去,不多一会,只见他手中捧着一个h布包从屏后走出,回到原处椅子上。
打开h布包,里面是一只小木盒,他小心翼翼地开启木盒,取出一颗拇指大的珍珠,说道:「凌老弟,这就是「珍珠令」了。
」凌君毅接到手中,仔细一瞧,只见这颗「珍珠令」也用h线串着,正面有一个朱红「令」字,可说和自己家传的珠子,除了大小不同,几乎完全一样,连穿着珠子的金在线打的结,都一模一样。
只有一点不同,那是「令」字,自己珠子上,是用双钩刻成,即是沿字t笔划两边,用细线钩出,谓之双钩,即俗称空心字。
而眼前这颗「珍珠令」上,却只刻着极细的笔划。
凌君毅目光一抬,问道:「金老爷子是否查出眉目来了?」金开泰微微摇头,苦笑道:「凌老弟纵然不肯说出师门来历,但令师既然要老弟到开封来找老朽,足见咱们渊源极深。
老朽不瞒老弟说,少林俗家弟子,在全国各地开设的镖局,分支不算,就有四十五家之多。
这三个月来,老朽通令各地本门弟严密注意,同时在各地展开搜索,不但乐山师兄杳无消息,就是这「珍珠令」也查不出一点眉目,老朽想是想到了一件事……」他一手拈着花白胡子,语声忽然停了下来。
凌君毅道:「金老爷子想到了什么事?」金开泰没有回答,沉y半晌,才注目问道:「令堂会使毒吗?」凌君毅一怔,继而淡淡笑道:「在下说过,家母不是武林中人,自然不会使毒了。
」金开泰又道:「那么令堂是不是jg于歧h?」凌君毅不假思索,答道:「家母也不懂医道。
」金开泰轻咳一声道:「这就怪了,他们似乎没有理由劫持令堂。
」凌君毅道:「金老爷子这话,在下听不明白。
」金开泰微微颔首笑道:「这是老朽根据江湖上最近发生的三件事情,所作的判断。
如今令堂既非武林中人,不会使毒,不擅歧h,竟也突告失踪。
而令师又嘱老弟来找老朽,以令师之能,既然认为和「珍珠令」有关,那自然是有关的了。
只是这样一来,老朽的推断,就不成立了。
」凌君毅道:「金老爷子推断如何,在下可否听听?」金开泰道:「在乐山师兄失踪之后,江湖上同时传出「岭南温家」和「四川唐门」两位老当家,也在去岁年底,突告离失踪,而且也同样遗留下一颗「珍珠令」。
这就证明三起失踪,尽管间关万里,实出同一帮人之手。
」凌君毅道:「家母失踪,贼人怎会没留「珍珠令」呢?」金开泰续道:「失踪的三人,「四川唐门」是以毒药暗器闻名四海;「岭南温家」,则以迷药着称;乐山师兄主持药王院,一生jg研药石。
因此老朽推想,这劫待三人的目的,不外两点……」凌君毅情一动,急着问道:「是哪两点呢?」金开泰道:「第一,是这帮人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中了某种剧毒,昏迷不省人事,也许已经服过各种解药,均未见效,因此只有劫持「四川唐门」和「岭南温家」的老当家以及乐山师兄三人前去诊治。
这是好的一面,因为他们虽然劫持了三人,目的是去救人。
」凌君毅道:「坏的一面如何?」金开泰道:「第二点,也是坏的一面,就是这帮人居心叵测,劫持三人,是想胁迫唐、温两位老当家交出祖传秘方……」凌君毅道:「他们劫持乐山大师又为什么呢?」金开泰微微叹一声道:「少林寺秘制「旋檀丸」能解天下毒,配制之法,历代相传,只有药王院主持一人知道。
他们劫持乐山师兄,自然也是为「旋檀丸」的药方。
这还是小事,如若他们除了唐、温两位老当家和乐山师兄之外,还掳了其他jg擅医药之士,就更可怕了。
」凌君毅道:「为什么?」金开泰道:「那就证明这帮人正在进行一件极大y谋,他们掳jg擅毒药、迷药和jg通医道的人士,是为了制造某种可怕的药物,去害更多的人。
」说到这里,接着又道:「这帮人行踪诡秘,无迹可求,他们如若不留下这颗「珍珠令」,岂非不落丝毫痕迹?」突然目光一注,问道:「凌老弟,你知不知道尊府家传的这颗珍珠的来历呢?」凌君毅道:「在下不知道,自从在下懂事时起,这颗珠子,就一直佩在在下身上。
」金开泰过:「令师也没对老弟说过?」凌君毅道:「没有。
」说完,起身拱拱手道:「多承金老爷子指点,在下告辞了。
」金开泰道:「凌老弟且请再坐片刻,老朽还有一件事奉告。
」凌君毅道:「金老爷子还有什么见教?」金开泰道:「除了四川唐门,岭南温家,江湖上还有一家使毒名家……」凌君毅道:「不知是哪一家?」金开泰道:「龙眠山庄,只是他从不在江湖走动,鲜为人知。
据老朽所知,「珍珠令」这帮人,似还尚未向「龙眠山庄」下手,老弟不妨多注意及之。
」凌君毅道:「多谢指教。
」说完,从椅上取起青布囊,往肩上一背,大步朝外走去。
金开泰一直送到阶下,才由大弟子郑时杰代为送客。
郑时杰追随师傅十几年,心知这姓凌的少年是个大有来历的人,送走凌君毅,回到花厅,忍不住问道:「师傅,您老人家看出他的来历来了么?」金开泰脸se凝重,徐徐说道:「他露了两招,都是本门「十二擒龙手」中的手法,而且是以反手使出,如果为师猜的不错,他可能是……」郑时杰吃惊地道:「师傅是说他是那位师叔祖的传人?」金开泰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据说五十多年前,江湖上出了一个侠盗。
侠盗,就是亦侠亦盗。
他既行侠尚义,却也劫富济贫。
因为他手脚利落,武功高强,平日又行踪靡定,大家只闻其名,没见过人,自然更没有人知道他的底细,因此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一阵风」,说他来去就像一阵风一般。
「一阵风」有个怪脾气,就是嫉恶如仇,贪官w吏,土豪强梁,只要遇上,固然不肯轻易放过,江湖上两手血腥、作恶多端的黑造中人遇上他,更是遇上了煞星,轻则废去武功,重则当场毙命,休想幸免。
后来不知怎的,江湖上忽然失去了「一阵风」的踪影,原来他已在河南少林寺剃度出家,做了和尚,法名大通。
一晃就是二十年,照说佛门广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怎奈有一天,他被一个废去武功的仇家认出就是从前的「一阵风」。
少林寺清规素严,寺里的和尚一听他就是杀孽如山的「一阵风」,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