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先顾顾你吧。
“给事中潘铎、御史杨武上本弹劾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刘玑等受命编纂……”魏彬略微停顿一下见刘玑幡然变色嘴角轻勾振振衣袖继续道:“光禄寺卿周文通等职专誊写不能研精其事俱宜究治。
“魏公公老夫身为总裁官……”
“阁老莫急有你的事。
”魏彬打断李东阳道“李东阳身为总裁官失于检点责亦难辞。
李东阳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苦笑道:“身膺重任校阅不周致书成有错老夫岂能无罪幸有魏公公心细如发明灯指路不至酿成大错老夫代编纂诸君谢过公公了。
被捧了一句的魏彬浑身轻飘飘的哈哈一笑“李相哪里话咱家不过拾遗补阙眼睛就难免毒了些怎比得上阁老大才啊。
李东阳陪笑一阵突然道:“但不知对这二人的题本圣意又是如何裁决?”
“陛下认为这题本言之有理令涉事所司详核书内差讹及誊写官姓名奏上。
魏彬说完又小声叮咛了句“阁老无须担心您老虽说担着总裁的名头可凭您与刘公公的交情这股风刮不到您的头上。
李东阳笑着道谢送走了扬眉吐气的魏彬转过脸来已是一脸忧色。
“阁老潘杨二人的这份题本内阁可曾收到?”詹事府詹事杨廷和上前问道。
李东阳摇头“来此之前老夫同你等一样也是一头雾水。
“上奏时银台未曾递交内阁未经票拟明旨已出难道是刘瑾……”杨廷和警觉言道。
李东阳点点头喟然道:“老夫忧心这是要兴大狱的前兆啊!”
***
“你觉得咱家是小题大作?”
刘瑾在书案上搁笔笑看立在身前的丁寿。
“是有那么一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丁寿用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个头发丝细的距离讪笑道:“翰林院那帮酸子自恃清贵平日散漫惯了写的文章都狗屁不通编史时有失考据怕也是难免。
这倒不是二爷成心黑翰林院那班词臣京城内流传四大不靠谱‘翰林院文章’位居其一另外三个分别是‘武库司刀抢’负责皇帝御膳和宫廷筵宴的‘光禄寺茶汤’还有一个治死了n个大明皇帝的‘太医院药方’。
大明军备虽说不至于像一些段子所说的‘总兵戴生锈头盔’和‘三刀捅不死牛’但工部督造官上下其手、虚应故事确是真的;至于太医院的药方那位宁可天天吃铅汞化合物也坚持不吃药的道君皇帝最有发言权。
光禄寺卿位列小九卿光禄寺自设银库这里的官儿都是实打实的肥缺中饱私囊是家常便饭天知道供应一个吃素的弘治皇帝仅弘治十四年光禄寺银库见底不算还倒欠了户部太仓银库四万两是什么样的骚操作才能干得出来最缺德的是这帮孙子贪了皇帝的饭钱还不干事给皇帝做的菜一路往咸、浓、厚、重口味上靠连明朝老百姓都看不下去“今大官进御饮食之属皆无珍错殊味不过鱼肉牲牢以燔炙酿厚为胜耳”想知道明代皇帝宫廷菜什么味道吗吃两天大食堂就什么都清楚了嘉靖以后的皇帝们实在不愿再遭这份活罪“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办之”太监们给皇帝办事无论如何也比外朝的文官们靠谱些。
能和以上三者并列翰林院里学问什么水平可想而知不过好歹现在是正德朝了起码不会再出现弘治爷那会‘礼部六尚书一员黄老;翰林十学士五个白丁’的盛况。
刘瑾也被丁寿挖苦翰林院的言辞引得莞尔虚点丁寿道:“你小子呀莫不是以为他们只是不小心在编书时出了些疏漏而咱家处置他们也是一时意气?”
“难道不是么?”丁寿笑着应道。
刘瑾收敛笑容“这么想可是小瞧了咱家也小瞧了左班文臣。
“你且瞧瞧这帮酸子在书里夹了多少私货。
”刘瑾抬手唤过丁寿指着案上自己用朱笔划出的《历代通鉴纂要》部分誊抄。
“秦二世二年以赵高为中丞相事臣等谨按:宦者之祸始于赵高盖皆隔绝蒙蔽之术以愚其君而利其私图遂为后来奸佞乱贼之祖……”
“曹魏文帝黄初二年魏立法自今后家不得干事条臣等谨按:外戚专政而西京亡中官擅权而东京亡此曹魏不远之鉴也夫禁微者易而救末者难……岂非万世人君当谨守者哉!”
“唐宪宗元和四年削夺王承忠官爵发兵讨之事宪宗以中官为大将乱政也!”
“宋徽宗重和七年封宦者童贯为广阳郡王条臣等谨按:君主癫悖如此他日屈辱虏廷无怪乎……”
“臣等谨按:炀帝之筑西苑穷极华丽自以为此乐可以长保也不知江都西阁之祸已伏于此千日之乐不足偿一时之苦岂非万世之永鉴哉……”
到这里丁寿已经念不下去了秦汉唐宋阉寺之祸暗指刘瑾等八虎隋炀帝的西苑可和他而今盖的豹房异曲同工这已经是指桑骂槐了。
“这帮杂碎一口一个‘臣等谨按’以史代谏借古讽今其心可诛!”丁寿狠狠一拍桌案咬牙切齿道:“公公这事交给我了诏狱里最近空了不少刚好用这帮大头巾去添添人气至于他们编的这些东西留给他们身后做纸钱。
刘瑾不置可否淡然道:“以史为鉴可知兴亡此书编纂不易见解也颇有独到之处国朝定鼎以来历代先皇皆广修史书普惠天下咱家可不愿做这千古罪人。
“难道明知遭了他们算计还要捏鼻子认了不成!”丁寿可不信老太监的脾气会做这等赔本事。
“算了?好戏还未开锣呢。
”刘瑾阴沉一笑踌躇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