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功于他们的一个董事,尽管许多人都不曾见过这个董事,更不知道这位董事的名字。
按照原先的估计,国防星起码得三年后完成技术积累,开始接一下盈利订单弥补每天烧钱一般的资金投入,哪个老牌军用飞机生产商不都是苦心媳妇熬成了婆,起码得牺牲一代管理层和一代技术人员的青春才有可能在国际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只有老航天人才知道战斗机生产商风光背后的艰辛,哪一款经典的战斗机不都是悲催苦熬出来的。
国防星的战斗机生产流水线,每天都要投入大量的零部件,安装进度缓慢,说是流水线,其实就是一个个工位,依靠人工配合机械设备一点点组装,根本做不到像汽车一样,只需要不断投料,就能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战斗机。
一个月的产量达到1架,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或许半年后,补充的设备到位后,也许可以实现月产量两架的水平。
负责送货的两名飞行员倒是十分悠闲,每次只要负责开着一架或两架歼-11转场到指定地点,由沈飞负责统一打包发货,完成一个订单后,或空运或海运,交付国际客户,另外有专门的飞行教官和技术工程师组跟随提供使用支持。
这可不像消费者买一台家电,光看说明书就能正彻用的。
ps:月底求赏求月票。
.(decodeuricomponent('%b8%fc%b6%e0%ba%c3%bf%b4%b5%c4%d0%a1%cb%b5%a3%actxt%cf%c2%d4%d8%7e%c7%eb%c9%cf%7e%c6%f4%bd%dc%d0%a1%cb%b5%b0%c9%7e+%7ehttp%3a%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