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娘手中宫灯,形制上比曾悦的灯笼强了好几个档次,光色虽不如月色明媚,可光晕摇动间,映照数丈水域,待轻舟划湖,飘然而动,则是莫名动中生静,进静谧安详的世界中去。龙腾小说网 ltxs520.com
显然,这是一件法器。
观此形,周围再起骚动。
和在北地名声不响的董剡、曾悦相比,位列长生,且独特,不
俗流的骆玉娘,名
自然要大得多。
相应的消息传递,也就要快得多。
也就是几个呼吸的功夫,骆玉娘引棹小舟,刚刚回,余慈还在与董、曾二
表达歉意,忽有浑厚嗓音,声如大
,轰然而来:
“仙引灯?是哪位道友……骆玉娘,你敢截我贵客!”
湖上便好事者彩声大做,这是北海鲸王到了!
此时,余慈也终于从周围的喧嚷议论中,大概明白了何谓“仙引灯”。
这确实是北地待客俗礼之一。乃是在没有收到主邀请的前提下,由相关
物接引
场的规矩,当然,接引者或被接引者,多少要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才能赢得主
的关注,否则只会是自取其辱。
不过漫长时间下来,总会有那么几回,或主有眼无珠,或客
不自量力,酿成尴尬甚至于惨剧。故而又约定俗成地加了个规矩,即受邀客
里面,可以有第二
、第三
,甚至更多的
出来,“按序接引”,吸引主
注意,甚至极端的,可以“另起炉灶”,不至于有“遗珠”之憾。
当然,某种意义上,这绝不是化解尴尬之用,而是激化矛盾,唯恐天下不。
要是董、曾之流,也许北海鲸王还要迟疑一番,可骆玉娘半路杀出,便是傻子也知道,来的身份,定然不同。可他终究还是慢了一步,骆玉娘脚下发力,小舟几乎不沾水面,飞掠而走,只在船尾留下一条长痕。
湖上响起骆玉娘爽朗笑声:“这位贵客,今便由我们百花谷接走了,鲸王可待来
!”
北海鲸王这回根本不搭理她,只对余慈喊话:“道友何去太速?且饮我寒玉原浆,兴尽再归不迟!”
此时,余慈不得不开了,面对这样两位不拘小节的
物,他也聊发狂
,长笑道:
“缘起而至,闻声而归,但求佳酿,醉待来!”
北海鲸王狂笑声起,一时芦苇倒伏,千船摇动,便见夜空之中,银丝如雨,飞落而下,酒香四溢。还有一巨觥,青铜材质,形如海鲸,后发先至,停在余慈身前,滴溜溜打转,将半空美酒,尽收其中。
余慈一笑握觥,将其中足有斤许的寒玉原浆,一饮而尽,待凛冽冰寒腹,骤生火热之际,将巨觥掷于湖中,逆波而回。
酒劲上冲,原浆独有的醇厚之感,裹着本质的冰寒,直透脑宫,一边是醺醺欲醉,一边却是清冷寒透,仿佛身至那七百里的洗玉湖层,既可隔绝尘虑,安享静谧;又可兴风作
,摇撼湖海。
“妙啊……余慈谢鲸王美酒!”
宏声赞叹,语出衷肠,但更惊的还是他真身名号,一时芦苇
中突地静了静,继而鼓噪声起:
“神通无上,渊虚天君!”
刹那间,不知有多少轻舟飞动,从芦苇处划出,还有
脆不遵守规矩,飞起半空,只为一睹将去之
的风采。
那北海鲸王也是一时做声不得,片刻之后,却听得雷音鼓响,仿佛是宣泄心,接下来,才是震天吼声:
“骆玉娘,我定不与你甘休!”
此时此刻,一叶轻舟早已飞流十里之外。
骆玉娘仍居船,引灯驭舟,又回眸道:“鲸王意气自负,又喜攀比,我今
横
一手,他不能结识天君,他
必然更加亲近……此
倒也不错。”
她本是意图指点,话到嘴边,却又按下,改以它语,可见心中的谨慎。
余慈一笑,不在这个话题上多言。他现在对骆玉娘手上的宫灯更感兴趣,其法器似乎有通感之妙,由柔光而至于希声,由希声至于无形,由无形而契道境。
虽是微微不起眼,却也有益无害,还有些虎辇玉舆隐之车上,助益思虑,明心通窍的好处。
余慈脆微瞑双眸,顺着宫灯妙境,进
冥思状态,初时耳畔还有轻舟划波之音,后来已茫茫一片,浑然忘我。
不知过了多久,月过中天,已是午夜之后,小舟偏转近岸,进一条水道。
余慈心生感应,睁开眼来,但见两边树丛贴水密织,月色下,有习习爽气。
其后隐约可见原木廊道,顺水曲折,蜿蜒而生,水道九曲,渐渐远,又有月色当
,取向明确,使
不至于难辨东西,既得
远之旨,又是清朗明白。
他不由赞叹:“此闹中取静,隐逸之所居也。”
其实他也是话里有话。
洗玉湖处处都有对神意感应的限制,锁定范围,此地却有不同。
乍一感应,似乎放开了许多,轻易可远去百里开外,然而模模糊湖,可及远却不可明见,如隔了数层薄纱相掩,似明非明,又飘忽不定,如风拂铃响,处处回音,不辨方位。
也就是说,他总能见到一些景致,可若真想锁定哪个目标,就不好办了。
同样的是禁制,若可通其意,则含蓄守礼,主宾相得,有雅士之风。
骆玉娘轻声一笑,便追着她的余音,清幽幽恰堪闻丝竹之声。
声至而来,刹那间,小舟从静谧的水道,进
了时
所居。然而两岸树影婆娑,只见裙袂飘香,笑语宛然,不见真
面目,只知道这里颇有
柔婉媚之气。
水道分流,小舟轻棹,顺水曲回,几个转折,进一片荷花池中。
此时正是仲夏时节,荷花盛开,但毕竟是已过中夜,不得尽睹花色,倒是见得月色下,荷叶亭亭,珠走翠盘。
莲池也是曲折顾盼,有杨柳绿线,隔过夜景,一时见不到尽。
只见有灯火余晖,浮于水波之上,丝竹之声,飘摇而来,让好奇,水波尽
,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致。
直到再转过一弯,才见一座煌煌明堂,四角飞檐,灯火富丽堂皇,几如赤金之色,从排列的立扇门窗中透出,照得一方夜空明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