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一个建议。
临时小宫内,汉献帝在只有一米的龙台上静坐,眼神飘忽,从来不敢注视到堂下秦峰身上。
“陛下……。”国舅董承走了出来,道:“如今朝廷稳定,然有先前奸妄贼人迫害,令百官多有空缺。此时皇宫建造,一月可就。当令州郡举孝廉,补职位。待得陛下入主皇宫,百官齐聚,则彰显汉室兴盛之威仪。”
汉献帝不置可否,他惧怕秦峰,急忙望过去征求秦峰的意见。
这时秦峰正在琢磨,他作为丞相数月,恶补东汉朝廷知识,对着举孝廉的制度也算熟悉。
孝廉为岁举,即州郡每一年都要向中央推荐人才,并有人数的限定。以二十万为基数举一人,多则多举,少则少举。北地有千万人口,五十人之数。
被举孝廉之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其实说白了,都是士族子弟,是门阀士族代代相传掌握权柄统治百姓的途径。四世三公的袁家,四位三公都是前辈推荐孝廉出身,可见一斑。
北地经历黄巾之乱后又有连年的战乱,士族数量锐减,秦峰可不想让士族重新在自己的治下崛起。琢磨一番后,道出一言,立刻在朝廷掀起了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