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死者无计,皆原自此贼。天朝岂能不发义师,为天下除此穷凶极恶之贼?”
必杀技:四两拨千斤,巧妙地驱虎吞狼
例证:在这样的情况下,仁多瀚最好的选择,就是公开站在梁乙埋的对立面,以博取所有梁氏的敌人、夏主的同情者与支持者的同情。他以一种孤臣的姿态,引宋军进入西夏,让宋军与梁乙埋父子去肉搏。而他却可以保持一个微妙的地位,倘若宋军得胜,他就是引宋军入夏的功臣,宋朝绝对不会吝啬对他爵赏,甚至于宋朝在胜利后,还可能要借助他的力量来统治西夏地区——在西夏的内部,他也可以有自己的解释,到时候他只要装模作样的和宋朝“据理力争”一番,就可以交待过去,那是宋朝无耻的欺骗了他,利用了他,胜利者本来就不受指责,何况他还是“情有可原”;而即便是西夏打赢了这场战争,他也不用担心,因为他并没有公开降宋,他的目的是如此冠冕堂皇,他是拯救被幽禁的皇帝而失败的英雄!“英雄”的实力不会有损伤,甚至可能会有加强——石越敢肯定,一但宋军失败,最先反戈一击的一定是仁多瀚;而梁乙埋的力量却会在与宋军的战争中削弱。得到各部落首领同情的仁多瀚,在那时候,甚至还有机会与梁乙埋父子形成新的平衡,共同分割统治西夏的大权。
以仁多濣的算计,在这一局宋夏博弈的棋局中,他仁多族竟是绝对的胜利者。
危害指数:★★★★☆
罩门:仁多濣之心,虽不能说是路人皆知,然凡略有才智之士都可洞见,如石越、李清、梁太后甚至梁乙埋耶寅辈都能洞见其肺腑。仁多力量不足其谋划既被窥破,则一败涂地已是必然。
妖运走势:入宋内附,只怕吴三桂的下场就是其“前车之鉴”。
妖人姓名:梁太后
妖人身世:本为西夏妃子,一路血腥斗争下来为儿子夺得大位,自己独揽大权,成功地威胁宋朝十数年。后败在石越手下,自尽于秉常剑下。
妖人类型:惟权至上
妖人指数:★★★★☆
入妖原因:对权力的变态渴求
入妖表现:深信除了政权,一切都是泡影。物质享受可以不要,亲情可以不顾,但是权力绝对不能下放。
阴寒指数:★★★★★
绝学:见缝插针的阳谋和异常敏感的嗅觉
例证:(1)“正是念他救驾之功,才没有立斩他。”梁太后的语气坚决无比,又将望着秉常,道:“皇帝亲政了,爱做什么,也只能由得你。这江山社稷,是祖宗辛苦打下来了,终不能丧在外人之手。嵬名荣是几朝的元老,忠厚可靠,这御围内六班直,自今日起,划出一半归他直接统领。他本是御围内六班直的老统军,让他指挥,也指挥得动。”
(2)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势她都利用到了,可以说是费尽心机,要削除秉常的羽翼。轻轻易易将文焕赶出宫去,现在又开始对付自己,要利用这形势,将自己和夏主分开——若从单纯的军事角度来看,梁太后的应对之策无疑是正确的,由自己与梁永能分别节制方面,以二人的才干,除非宋军真的是大举来攻,否则边境绝对吃不了什么亏。而使梁乙逋居中策应,更可保万无一失……禹藏花麻怔了一下,心中一凛,一个念头浮了上来:难道她本来就是想算计我么?
(3)还有他投向明空的那一瞥……梁太后生出一丝警觉,如果是早些时候,她一定会因为这一点怀疑,就将明空调离秉常身边。歪-歪-书-屋这个和尚在西夏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如果他效忠秉常,秉常就可以通过他与许许多多忠于西夏王室的文臣武将联络起来。这种威胁实在太大了,尽管负责监视秉常的侍卫与宫人并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报告,但是历经西夏王室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的梁太后,对于这种事情,却更宁可相信自己的直觉。
必杀技:亲情诚可贵,权力价更高
在权力面前,亲情、生命,包括她自己的生命,都是不重要的。
例证(1)梁太后怒气更甚,骂道:“回去告诉你们国相,步步为营反成打草惊蛇,让他小心着梁氏一门的脑袋!”这句话明显在告诉梁乙埋,大胆去做吧,秉常的命并不是重要的事情。
(2)“兀卒现在已经真正不愧为景宗皇帝之孙了!”梁太后笑道,她微笑着望着似乎感觉到有些惊愕的秉常,几乎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她期待这一切已经很久了。但这微笑很快凝固成寒冷似的冷酷,“景宗皇帝是踏着他父亲的尸体走向霸业的,现在轮到你了,兀卒!”
“行大事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可以六亲不认,可以认贼作父!大夏国一定要掌握在一个比祁连山上的寒冰还要冷酷无情的君主手中。”
便在这一瞬间,一股温热的液体忽然溅上他的脸,鲜亮腥红的鲜血漫过他的视野,一个沉重的身体坠挂在他的剑上,令他几乎把握不住手中的佩剑。梁太后自己撞上了剑尖!
这般坚忍决绝,拿得起放得下,想不成功都不太现实
危害指数:★★★★★
罩门:这大概可以称为是历史的悲剧吧。站在梁太后的角度上,她根本没有决策错任何事情,但是有时成不成功,并不在于有没有决策错误,而是因为亚洲的先进文明是宋朝!当石越回到宋朝那一刻起,宋朝的气象就开始了改善。梁太后的命运实际上在石越与智缘在石府密谋之时,就已被决定。
妖运走势:已经死亡,身前事可以不论,需要讨论的是后世的评价。在西夏,有耶寅在应该也会修史,不过事涉秉常的隐私,为尊者讳,梁太后绝对不会是真实的形象,西夏后人想要研究这一段历史,恐怕还需要宋朝职方馆解密所有的档案之后才行了。
妖人姓名:章惇
妖人身世:攻打南蛮的率臣,进入朝廷担任卫尉寺卿,因高遵裕案被连贬9级为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后升为陕西路巡边观风使。
妖人类型:外方内圆
妖人指数:★★★★☆
入妖原因:类同蔡京(不过比他可高明多了)
入妖表现:做官放在第一位考虑的是自己的官位,至于国家受不受害,制度被不被破坏都是其次的事情。
阴寒指数:★★★
绝学:成功地以“风骨”来运作自己
例证:(1)章惇经抚地方,所过之处,不可一世,结果几个地方官员把他给推了出来,一席话把章惇说得无话可说,结果竟被章惇推荐给了皇帝,刚来面圣,就碰上这样火爆的场景,他实在不能不感叹。通观张商英和章惇的作为,我是不相信张商英有说服章惇的能力,章惇如此做,恐怕是一脚踢到楼上的招数。一来可以收到从谏如流的美名,在地方上博得好感,在皇帝心里不但不会落下个跋扈的印象,反而认为他是不拘一格识人才,只怕心里还会有好感。二来卖给张商英一个大大的人情,让张商英感激自己,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三来再无人在眼前鸹噪,耳根清静。一件事情能做到如斯三全其美,这等手腕在新宋中都不多见。
(2)“陛下!”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突然从苏、韩的后面传出,令殿中众人均吃了一惊,“微臣以为吕、文二位相公之言,有失偏颇!”
敢在皇帝面前,如此大声的说话,肆无忌惮地直斥宰相之非的人物,只有卫尉寺卿章惇。“河防之事,臣亦略知一二。大河之所以有今日之祸,确如文相公所言,是人祸,非天灾。然人祸者,却非二位相公所谓者,其由来有自。国朝河政,向来儒臣不屑为,仁宗时遣顾临治河,士君子以为贬低;陛下曾遣司马相公修河防,吕公著亦道非所以褒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