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戌时。龙腾小说 ltxs520.com
内东门小殿内外,灯火通明。
在这个根本不该上朝的时间,大宋朝所有的宰执,除了病得已经不能移动的左
垂相司马光以外,都齐聚于此,一个个脸在凝重_表情严肃。殿上珠帘之后,端坐
着一言不发的太皇太后高滔滔,帘外站着入内内侍省都知陈衍,帘后则站着清河郡
主侍候。除此以外,所有的内侍、女官,全部都被赶出殿中。按照大宋朝的祖宗家
法,连没有亲政的小皇帝都没有到场—他只能等在迎阳门握殿内,等候宰执们在
议论已定后,来向他察报情况。
石越与韩维并排站在众宰执的前面。与其他的宰执一样,他心里也是充满了震
惊—接到消息的时候,他正在府中接见陆佃,陆佃在新党执政期间受到排挤,但
在经术上却倍受王安石重视,其后接连参预、主持经义局、《新义报》,此后又干
脆辞官,离开注京,做了金陵书院的山长,并在当地创办了一份如今已是新党重要
刊物的《江南》月刊,陆佃也因此成为新党在野人物中的重要领袖。此番陆佃来
京,石越知道他立场一向温和,原本指望能够借他的关系,来调和与新党的关系一
一但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契丹竟然在四月份就大举南侵!
石越不得不承认,他心里的确感到前所未有的院乱。
从界河一直到大名府,那是多少州县,那又会是多少百姓?!
契丹来了多少人马?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谁是主将?进军路线是什么?战斗力
如何?一他也完全不知道,他只知道契丹今非昔比,是百战之余,兵强马壮,远
非西夏可比,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劲敌。
而国内,他既不知道新党会如何来面对这次危机,也不知道旧党究竟会是什么
态度?在军事上,他也完全不知道河朔禁军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至于他所信任的西
军,他也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调来河北作战。更不知道应该调动多少人马,以
何人为将一
还有,西夏李秉常会不会借此机会趁火打劫?高丽人是何态度?
一切的一切,他有无数的疑问,却没夺一个明确的答案。
他从离开府邸到进宫,一路之上,已经迅速的理清了三四个首要的问题。他们
必须首先组建一个能够与契丹人打仗的两府,并且要设立一个机构,来优先处理与
战争的问题。他们必须马上做出决定,如何处置辽国使馆的人员?他们必须迅速抉
择,河北路大名府以北的百姓,是否要组织撒离,大名府守军,是否要立即北上还
是坚持固守?此外,他们必须尽快试探西夏人与高丽人的想法。
此时,绝不能再激化党争。
司马光的威望一定会受挫,这也会给新党攻击的口实,但是,打压司马光的威
望既不符合石越的利益,也不符合大宋的利益,此时背弃与旧党的联盟更是不切实
际,更不用说司马光眼看着就要不久于人世了—与其让人作践司马光,倒不如一
不做,二不休,干脆将司马光送上神坛!
在新党与旧党政党化的道路上,石越不介意帮他们一把。他此刻,必须毫不犹
豫的维护司马光,暂时稳固与旧党的联盟,哪怕因此要对新党耍一些手段。
他要把司马光与王安石都送上神坛!
给旧党与新党分别塑造一个完美的政治人物榜样。
由雄州、霸州分别传回来的奏折,在众宰执手中,无声的传阅着。石越知道
殿中的每个人,心里想的,肯定不会只是辽人的南侵,他们各有各的小算盘。不
过,他倒并不担心,两府的宰执们,即使谁对司马光真有什么不满,除了章悼这样
的人,是不会有谁真的会轻易自己亲自出马来当廷攻击的,更何况如今还有了章悼
这个前车之鉴。一个宰执要对付另一个宰执,当然是借助台谏比较方便。
石越心里也知道,客观上,当辽人南侵的战报传到注京的那一刻,在政治上
他就已经占据了一个最有利的位置。天予其便的是,司马光又正好一病不起!
新党的许将势单力孤:旧党因为此前的判断尖摸、兼之司马光病重,正是三军
夺气之时:韩维年迈,也无野心与他争雄:至于韩忠彦、李清臣,资历、羽翼、人
望,皆无法与他比肩。再加上他还有领兵收复河西的经历,便是高太后,此时也不
能不倚重他。
这内东门小殿,所有的人,都是在等着他开口说话。
果然,当吕大防传阅完那几份奏折交给陈衍送回帘后后,一直沉默不语的高太
后终于开口了:“石垂相,契丹果然背盟犯境,君实相公又病重不起,你说朝廷该
如何处分是好?”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石越身上。人人都能感觉到,表面上还保持镇定的高太后
其实也院了,她一开口,竟不是从容的问“诸公”的意见,而是直接问石越的意
见!
“太皇太后!”石越缓缓出列,拱手行礼,高声回道:“契丹毁盟背信,乃是
自取败亡,太皇太后不必忧心。”无论他心里有多院乱,在这内东门小殿,他都必
须表现得胸有成竹。
“太皇太后放心,我大宋如今国库丰盈,士甲精练,只因两朝结盟,通好已
久,不欲失信义于万国,且念及兵戈一起,死伤必众,大伤天和,方委曲求全,谋
求两国之和好。他契丹虽强,难道我大宋便是弱国么?!他辽人既背盟在先,那臣
敢请太皇太后颁诏于天下—我大宋若不能击破辽军,将契丹逐出国境,乃至收复
燕云,誓不言和!”
石越厉声说出这番话来,真是一殿皆惊。众人都没想到一向谨慎的石越,竟敢
出此大言,毫不留退路。高太后也是惊疑的望着石越,道:“垂相虽有决胜之念
然一”
她话未说完,便见石越跪拜于前,慨声道:“太皇太后!主辱臣死!契丹既敢
犯境,太皇太后若信臣用臣,臣若不能将击败契丹,将其逐出塞外,臣甘当军
法!”
“垂相果然有此信心?!”如此决然之话,令高太后也不由大感意外。
“太皇太后素知臣非徒知妄言之辈!”石越斩钉截铁的回道。
“好!”连高太后也不由拍座而起,望着石越,道:“垂相能破契丹,吾亦能
专任垂相!”
“谢太皇太后恩!”石越连忙顿首拜谢,“臣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垂相请起!”高太后凝视石越半晌,缓缓坐回御榻,一面对众人说道:“诸
公都听到了,御敌之策,吾一听于子明垂相!”
她话音刚落,范纯仁与苏辙已躬身颂道:“太皇太后圣明!”其余众相错手不
及,不得已下,也只得纷纷附和。
石越谢恩起身,又道:“太皇太后不以臣愚钝,委臣以大任。然天下之事,臣
敢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