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书法之道
第二日,武玄正府中一切如旧,下人们依旧忙着之前的事情,但是所有人心中都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总是觉得心里堵得慌,但是又说不上来为什么。更多小说 ltxs520.com
虽说艳阳高照,让人体外觉得暖暖的,但是大家都又觉得心里凉凉的,有一股寒意,仿似心间压了一块大石,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想要去探寻缘由,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
“你有没有感觉心里堵得慌啊”
“啊,你也有这种感觉啊”
“那可不,我这眼皮老跳,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似的”
“哎,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是说不出来哪里不对,难道我家中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听说你父亲病重得厉害,要不你找老黄请个假,回去看看?”
“也好”
“真是奇了怪了,怎么今天心中感觉闷得慌”
武玄正府中,气氛有些压抑,下人们都觉得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似的。
就是武玄正本人也有这种感觉,总觉得心中烦闷,思绪不宁,但是出了府中又没有了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就像只围绕这府中一样,其他地方没受影响。
武玄正暗暗想到:难道这苍山老者真的要化为厉鬼来找自己不成?打定主意,武玄正决定先放府中下人几天假,等这件事情过后再让他们回来,毕竟苍山老者一事和他们并无关系,伤及无辜,弄出人命,武玄正心中也过意不去。
府中前厅,武玄正把管家老黄叫到身前,说道:“老黄,我看这两天给大家放个假吧,大家回去休息两天,三天后再回来”
“那老爷的起居谁照顾啊,要不我留下来吧”
“这倒不必,我从小一个人习惯了,自己倒是会照顾自己,听说你儿子快要大婚了,你叫库房取二十碇银子带回去,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也该回去准备准备了”
老黄其实也为儿子的婚事忙得不可开交,眼下想既然老爷都这么说了,做下人的只好听从了。
老黄拱了拱手,笑道:“谢谢老爷”
“你下去通知大家吧”
老黄出了前厅,通知所有下人放假三天,武玄正府中的下人大都是广西城外穷苦人家的子女,不得已才离家到城中大富人家做了下人,大家也都好久没回家了,再加上在府中待着,大家觉得心绪不宁,听老黄这么一说,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
快日落时分,府中的下人走得差不多了。
老黄来到武玄正书房中,说道:“老爷,府中的下人都走了,我也准备回去了,这是你之前交代我买的朱砂”
说完,老黄递给武玄正一包朱砂。
武玄正接过后放在桌上,说道:“好的,等你儿子大婚之时,我一定来喝杯喜酒”
“谢谢老爷赏光”
说完,老黄就辞别了武玄正。
此下,偌大的府中只有武玄正一个人,整个府邸没有一丝喧嚣,静得出奇,就连往日的虫鸣,犬吠鸡叫,此时也听不到,武玄正在书房中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落日的余晖从书房的窗户洒了进来,武玄正的影子印在一旁,难免有些孤寂。
心中不宁,四下无人,寂静万分,又不想再运转功法,唯有在书法中,想获得心中暂时的宁静。
于是武玄正拿起一书法拓本,只见拓本上的字龙飞凤舞,笔迹游转之间首尾相顾,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皆不拘一格,那字上的一些“点”划,一会儿犹如落山大石,力透纸背,一会儿又像蜻蜓点水,轻轻带过,整个书帖给人以豪放不羁、飘逸灵动的感觉,看着让人一方面感叹书法家之功底深厚,另一方面让自己双眼移不开书帖分毫。
这是书法草圣张旭的醉墨帖,武玄正从小跟随师傅之时,学习过些书法技艺,对书法之道不说精通,也了解一些。学书不但可以修身养性,而且或许还能在那书法的寂静之道中使功法有所突破。
天下书法,流派众多,但字体不外乎五种,篆、隶、楷、行、草。各钟字体都有代表大家,篆书最接近古字体,字体波磔突出,横竖之间衔接也都直来直去,讲究方正直接不圆顺。
隶书相比较篆书而言,则更加圆润,但是其字形也比较接近篆书。
而楷书则是字体演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可以说古文字发展到今文字,隶书是过渡,那么楷书就是成品,自古以来,楷书大家数不胜数,诸如颜筋柳骨,苏黄米蔡,赵孟頫、欧阳询等人,留下了许多稀世精品。
楷书又被成为真书或正书,讲究写字时身体中正,字体工整,其弊端就是书写速度过慢,因此产生了行书,行书相对于楷书而言,没有那么多“正”,字体之间的衔接也比较随意,但是也都有自己的法门,而不是乱“行”。
草书则不能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书,而是一种近乎于画和字之间的艺术。其写字时讲究形乱意不乱,字乱神不乱,风格豪放不羁,自成章法,所以写草书的那些大家大都是豪放不羁的骚客,甚至被人称为“疯子”,比如颠张狂素。
武玄正五种字体都有所涉猎,但是其本身骨子里的狂傲,使得他还是更喜欢草书,而今天他临写的醉墨帖可以看作是草书中的代表性作品。
四周寂静,正是学书的好时机,在极静之中,才能让人放松下来,看清自己。
武玄正铺好宣纸,拿起湖笔,研了墨条,左手背在身后,俨然一大书法家风范,就开始写。
运笔之间,武玄正的身心完全沉入那癫狂的书法境界中,感受每一个字的运转笔法,随着这字的起伏,一会儿似游龙戏四海,一会儿似古树身不动,一会儿遨游九天,一会儿深入九幽,不知不觉间,武玄正竟然慢慢闭上了眼睛,而笔尖却并未停止运转,武玄正手中的笔仿似通灵一般,在纸上不停游转,一会儿慢如蜗牛,一会儿快如猛虎,一停一顿之间,整个笔身竟然带着悠悠的金色光华。
而此时武玄正浑身更是罡气流转不断,整个人的心完全沉浸在这笔尖和那醉墨帖带来的意境之中。点点神识随着笔运转的方向运动。
越是往后写,武玄正身上的罡气越来越强,此刻武玄正全身已被金色罡气笼罩,而这金色罡气不似先前那般明灭不定,而是像有形的钢板,已经趋向于实质化。
此时宣纸已经写完,武玄正身体依然随着笔尖移动,竟然在凌空书写,而更神奇的是凌空中竟然出现一个个罡气化的金色大字。
此时书房中金光璀璨,仿佛有仙人降世一般,祥瑞万千,看得人眼花缭乱。
突然,最后一个字即将写完,武玄正不自觉的在笔尖灌注全力,用力往下一点,只听得“哧”一声,一点罡气竟然脱离笔身,向地面激射而去,地面的地砖被击穿,落出一个小洞,这洞足有二十来公分深,要是激射在人身上,其后果可想而知。
此时,完全沉浸在醉墨帖意境中的武玄正缓缓睁开了双眼,接着全身光芒内敛,长出了一口气。
看到脚下的一个小洞,武玄正有些惊讶,心想必然是刚才沉浸之中,不小心激射而出的罡气,洞穿了地砖。
难道在这极静而又癫狂的书法意境中,突破到了罡气离体的境界?
武玄正急忙运转小无相功,撑起先天罡气圈,他发现,除了周天脉络上的大穴都被打通外,身上的十几个**竟然也被打通,而后融入了内力,与其他大穴遥相呼应,连成一片,而此时的先天罡气圈,不似先前那般忽明忽暗,而是完全的成为了一个实质化的罡气圈。
终于把这实质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