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文中,“罗祖一郎”、“汪家造十分”、“寺街陈家”等制造工匠、制造商家、制造地的名款,只出现在某一种或某一套器具上,表明当时的分工已经很细,一个作坊只打造一种或少数几种金银物品。
更为重要的是,很多金银器上都标明了成色和重量,如“袁家十分”、“注子一付重叁拾壹两”等,可见古时人们对质量的追求与现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铭文通过錾刻、压印、刻划等方式留在器物上,无不体现出持有者的尊贵和珍视。
在彭城金银器中,除了金簪、金钗两类首饰外,其余的器物都是容器和各种餐具。
有碗、盘、盏、壶、瓶等15类,有三成以上的金银器,有生动的纹样作为装饰,这说明宋代金银器在民间已大量使用,装饰已经变得世俗化,已经不在装饰上多加注意。
在制作工艺上,彭城金银器虽然多为私人作坊和个体金银匠人制造,但做工却很精细,宋代金银器制造的各种技术在彭城金银器中几乎都有体现。
另外,出土的这批金银器中,多件物品上錾刻有带“官”字的铭文,这些器物造型复杂,工艺精湛,应该是官府作坊的产品。
这在宋代金银器的制造已经非常先进,彭城作为先民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出现如此众多精美的金银器也在情理之中。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52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