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既是英雄精神的显赫的歌手,在他与命运的斗争中自己也就是一个英雄。舒伯特的天性中可绝无英雄气息。他主要是女性性格。他缺乏刚强,浑身都是情感。他不知道深思熟虑,样样只凭本能。他的成功是出于偶然。{按:这句话未免过分,舒伯特其实是很用功的。}他并不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只是被支配。{就是说随波逐流,在人生中处处被动。}他的音乐很少显出思想,或者只发表一些低级的思想,就是情感与想像。在生活中像在艺术中一样,他不作主张,不论对待快乐还是对待痛苦,都是如此,——他只忍受痛苦,而非控制痛苦,克服痛苦。命运对他不公平的时候,你不能希望他挺身而起,在幸福的废墟之上凭着高于一切的意志自己造出一种极乐的境界来。但他忍受痛苦的能耐其大无比。对一切痛苦,他都能领会,都能分担。他从极年轻的时候起已经体验到那些痛苦,例如那支精彩的歌《玛葛丽德纺纱》。他尽情流露,他对一切都寄与同情,对一切都椎心置腹。他无穷无尽的需要宣泄感情。他的心隐隐约约的与一切心灵密切相连。他不能缺少人与人间的交接。这一点正与贝多芬相反:贝多芬是个伟大的孤独者,只看着自己的内心,绝对不愿受社会约束,他要摆脱肉体的连系,摆脱痛苦,摆脱个人,以便上升到思考中去,到宇宙中去,进入无挂无碍的自由境界。舒伯特却不断的向自然{按:这里的自然包括整个客观世界,连自己肉体与性格在内。}屈服,而不会建造“观念”(原文是大写的的idea)来拯救自己。他的牺牲自有一种动人肺腑的肉的伟大,而非予人以信仰与勇气的灵的伟大,那是贫穷的伟大,宽恕的伟大,怜悯的伟大。他是堕入浩劫的可怜的阿特拉斯(atlas)1。阿特拉斯背着一个世界,痛苦的世界。阿特拉斯是战败者,只能哀哭而不会反抗的战败者,丢不掉肩上的重负的战败者,忍受刑罚的战败者,而那刑罚正是罚他的软弱。我们尽可责备他不够坚强,责备他只有背负世界的力量而没有把世界老远丢开去的力量。可是我们仍不能不同情他的苦难,不能不佩服他浪费于无用之地的巨大的力量。
不幸的舒伯特就是这样。我们因为看到自己的肉体与精神的软弱而同情他,我们和他一同洒着辛酸之泪,因为他堕入了人间苦难的深渊而没有爬起来。(《罗萨蒙德》间奏曲第二号(rosamunde-intermezzono.2)《即兴曲》第三首(lmpromptuno.3))
1鲁诺·瓦尔特(1876—1962),德国著名指挥家。2托马斯·比彻姆(1879—1961),英国著名指挥家。3弗里克塞(1914—1963),匈牙利指挥家。3的独奏远不如duet[二重奏],唱片批评家说:“这位莫扎特专家的独奏令人失望,4克里普斯(1902—1974),奥地利指挥家。5谢尔切恩(1891——1966),德国指挥家。1史纳白尔(1882—1951),奥地利钢琴家和作曲家。2费希尔(1886—1960),瑞士钢琴家和指挥家。3列巴蒂(1917—1950),罗马尼亚钢琴家和作曲家。4奇科利尼(1925——),法籍意大利钢琴家。5哈斯奇尔(1895—1960),罗马尼亚钢琴家。6威利·博斯考斯基(1909—),奥地利提琴家和指挥家。7艾萨克·斯特恩(1920一),美籍俄国提琴家。8戈德堡(1909一),美籍波兰提琴家和指挥家。1保罗,贝克(1882—1937),德国音乐评论家和作家。2《费黛里奥》,又名《夫妇之爱》,贝多芬写的三幕歌剧。3《自由射手》,一译《魔弹射手》,德国作曲家丰伯(1786—1862)写的三幕歌剧。1塞西尔·格雷(1895—1951),英国评论家和作曲家。1译者注:erl-k1ng在日耳曼传说中是个狡猾的妖怪,矮鬼之王,常在黑森林中诱拐人,尤其是儿童。歌德以此为题村写过一首诗。舒伯特又以歌德的诗谱为歌曲。(黑森林是德国有名的大森林,在莱茵河以东。)1译者注:阿特拉斯是古希腊传说中的国王,因为与巨人一同反抗宙斯,宙斯罚他永远作一个擎天之柱。雕塑把他表现为肩负大球(象征天体]的大力士。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52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