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武侠修真 > 修罗武圣 > 第四章 神女峰下江中险 白帝城中又中伏

第四章 神女峰下江中险 白帝城中又中伏(1 / 5)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超级全能控卫 玄门封神 伪钞帝国 重生在奥匈帝国 疯狂农场主 天帝是怎样养成的 九龙神鼎 三国领主时代 军工霸业 史上最强当铺

次日清晨,王嵬龙等七人离开客栈,在唐清的带领下,纵马前驰,来到凤凰集后,将马匹卖掉,换乘驿站马车,经东南镇安城,再向南经青铜关,舍马车改步行继续南下,越旬河、坝河、岚河三条大河,穿雄伟壮丽的大巴山脉,在巫溪城休息后,继续南下,来到巫山城。更多小说 Ltxsfb.com

巫山。

巫山位于幽深秀丽的巫峡西口,长江与大宁河交汇处的北岸,是川地最东的县郡,是一处山水环绕、风光优美、古迹众多的地方。

巫山春秋为夔子之国,战国时是楚国的巫郡。

据晋代郭璞《巫咸山赋》载,唐尧时有一御医巫咸深得尧心,生前封于此山,死后葬于山中,故以巫为地名。一说因在重峦叠嶂的巫山怀抱之中,故称巫山。巫山城大街小巷一十二条,分别以巫山十二峰命名,别有一番情趣。

巫山地处大宁河宽谷与巫峡临界处,城边江面开阔,大水时宽至八、九十丈,而下游巫峡入口处江面骤减至一二十丈,致使此地年水位变化往往达五六丈之多,汛期在此观水极为壮观。

巫山胜景,号称“三台、八景、十二峰”。

哪三台呢?

一者楚阳台(即古阳台),在巫山城北约二里的高邱山(一名高都山)上,台高一百丈,面对浩浩长江;半山腰有“观”,名叫高唐观,古庙已废。据史书记载,巫山之口阳台高唐,是因楚国宋玉作《高唐赋》而名始传。

再者授书台,位于巫山十二峰的飞凤山麓,在青石的西面,与神女峰隔江相对。这里有一个石坛,地势平矿。传说远古时候,瑶姬带领众姐妹游东海回到巫山,见大禹正帮助三峡黎民百姓治水,正遇到困难。瑶姬就向大禹授天书于此平台,因此得名。

三者斩龙台,位于巫山县西部长江南岸的错开峡,距巫山城八十里,离黛溪镇约十里。黛溪水由南注入长江,峡谷幽深,两岸山势犬牙交错。东面的岩戥上,立着一根顶细底粗、高约60多米的圆形石柱,叫锁龙柱。隔峡相对的西面,有一个半环形的石岩,向上望去,形如同石鼓,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曾经锁龙之处,名斩龙台。

八景为何?

八景也,乃指宁河晚渡、青溪渔钓、阳台暮雨、南陵春晓、夕霞晚照、澄潭秋月、秀峰禅刹、女观贞石等。

宁河晚渡,距城东约一里的象鼻山下,碧绿清澈的大宁河水,缓缓流入长江,天气晴朗的时候,每至日暮,霞光灿烂,烟雾横江,桨声一响,歌起人渡。

青溪渔钓,青溪在巫山城南下游十华里处,一山涧小溪流入长江,溪边绿竹夹洞,半露桥石,流水声声,环境特别幽静,是钓鱼的佳境。

阳台暮雨,位于城西约二里的高都山上,原是楚阳台古址。

南陵春晓,南陵山在巫山城对岸。山势巍峨,卉木丛生,山顶有古南陵观。每到春时,桃红梨白,飞瀑流湍,春意盎然。特别有趣的是南陵雄鸡,报晓最早。好似那巫山城一片明媚春光,都由南陵而来。

夕霞晚照,城隔岸东南,夕阳落时,光线被遮,但唯有杨柳坪石柱缝中,红霞一线射出。绿树千丛,霞光中分外逗人喜爱。

澄潭秋月,箜篌沱上饿巫溪(大宁河)东岸,有潭阔数丈,深千尺,清澄见底。每至秋季,月光如练,潭内特别光明。

秀峰禅刹,秀峰寺在城东北五里的五凤山上。上有殿宇,周围苍树翠柏,烟云鸟语,婉转不绝。

女观贞石,在城北四里的女观山上,有一石矗立,如人形,相传昔有女人,其夫宦蜀,登山望夫,因化为石,故名望夫石。

而至于巫山的代表胜景”云雨巫山十二峰”呢?

这巫山十二峰分别坐落于巫山县东部的长江两岸,江南江北各有6峰,各距县城五到二十到六十里不等。

江北六峰有:登龙、圣泉、朝云、望霞(即神女)、松峦、集仙,均一一可见;江南六峰的净坛、起云、上升隐于岸边山后,只有飞凤、翠屏、聚鹤可见。

十二诸峰绮丽如画,姿态万千,擅奇天下。

“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这两句诗道出人们对十二峰的倾慕之情。

巫山十二峰除峰形秀丽多姿外,变幻莫测、来去无踪的巫山云雨也大大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

峡区山高谷深、蒸郁不散的湿气,沿山坡冉冉上升,有时形成浮云细雨,云雾之中,有时化作滚滚乌云,有时变成茫茫白雾。十二峰时隐时现,疑似仙境。

有诗为证:曾步净坛访集仙,朝云深出起云连;上升峰顶望霞远,月照翠屏聚鹤还。

才睹登龙腾汉宇,遥望飞凤弄晴川;两岸不住松峦啸,断是呼朋饮圣泉。

由此可见巫山十二峰为何被称为巫山峰林中的佼佼者了。

王嵬龙等人在巫山城稍息片刻,便禁不住唐景枫添油加醋的述说,便来到江边,租下一条轻舟,沿那壮阔的滚滚长江浏览巫山云雨十二峰的秀丽景色。

※※※

看着那变幻莫测、来去无踪的巫山云雨,王嵬龙不由有了瞬间的痴迷。

大自然的胸怀何其博大,竟同时容纳得下这许多不同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观,江湖中人的一生充满血腥拚杀,又何尝不是一样的飘摇不定?

但武林中人又有哪个人能有如大自然般的胸怀,可以放下介怀,放下争强好胜之心,与他人共存江湖,同存武林呢?一个个非要争雄称霸,排除异己,为达到武林至尊的地位,不择手段地去消灭对方。

退一万步来讲,即使是他真的达到了武林至尊的地位,那又能如何呢?到头来,还不是孤家寡人一个,几十年后,最终仍是脱不了”一坯黄土掩孤坟”的结局吗?

人们为何好好的日子不过,去拚什么?去斗什么?这种毫无意义的拚斗为什么始终无人能堪透它,始终不能终止呢?为何无人能有大自然那等博大的胸怀,可以容纳那么多景色不同,但同样是争奇斗绝的自然景象呢?

想想自己,全庄二百零八口人于七年前那场浩劫中尽数丧生,自己七年埋首无名深谷,苦研师父玄玄子所留的盖世奇学,为的是什么?

自然是报仇!

自己是要为全庄二百零八口人报仇!!

为什么要报仇?

因为他们都是自己关心自己的亲人,长辈及家人!

况父母也于那场残酷的杀戮之中,连尸首也不得留存,竟只能做个衣冠冢!

禽鸟尚知反哺,而身为人子,此仇不报,岂不连禽兽不如?

再想想自武功大成之后,自己出道月余以来,桐柏山下杀太行三鹰;平狮村外毙天鹰谷百余高手;清河钱府除”霸拳”;太行山密牢深处废狱卒;密林之中退蛇阵、铲万蜈,伤”百毒魔君”;云台之巅击杀包括正副堂主在内的六百余骷髅教众,又将其来援的骷髅教左右护法打得一个断去一臂,一个生死不知。

连番扬威,自己就只是为了报仇,却没想到这其中的任何一件事,都足以震惊江湖,令武林侧目,何况诸事同是自己一手铸成,而由此引来江湖人物对自己的畏惧之心,送给自己一个杀人魔王”魔神玉修罗”的外号。

以此而论,自己又何尝能做到大自然那般可容纳万物的博大胸怀,兼收并蓄呢?自己何尝不是仅为了一个”恨”字,就被仇恨蒙蔽了内心,去疯狂地杀人?尽管这些人都死不足惜,都是恶贯满盈!

但毕竟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些人也都是上天造出来的生命啊!他们之中未必没有还有些良知的人,也未必没有心地善良之人啊!但他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斗战仙穹 能穿越的修行者 谁说小猫咪就不用努力! 拨撩魔尊后如何逃跑 万人迷仙尊一心想飞升[穿书] 全文完结后,我回来了 我给反派都剧透完了 咖啡店的丧礼 【现言】逢灯(1v1) 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