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俄双方均已无力再战,俄国更是因为国内
发革命而自顾不暇,因此双方在美国总统的调停下,于1905年9月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更多小说 Ltxsfb.com根据条约,
本取得了中国的辽东半岛和俄国库页岛的南部,并享有了对朝鲜的占领权和中国南满铁路的修筑权,在东亚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
本于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俄战争开创了世界近代史上东方
打败西方
的先例。居于东亚一隅的弹丸小国一跃成为与西方列强纵论短长的霸权国家,令当时世界为之惊叹。从此,
本开始跻身于争夺亚洲乃至世界霸权的列强行列之中,逐渐走上了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
一战:本的“天佑”良机
1912年7月30,统治
本长达45年的明治天皇病逝。明治天皇死后,34岁的太子嘉仁即位,改年号为“大正”,取自中国《易经》中:“大亨以正,天之道也”的句子。
本从此进
了大正时代。
俄战争结束后,直到“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前,
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占领地区采用了怀柔政策,以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缓解民族矛盾,消磨民众的反抗意志,同时通过对中国政府施加影响,扶植傀儡和军阀代理
,
涉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大搞特务分裂活动,为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积蓄力量。在此阶段,
本依靠对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使国内工业生产继续提高,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外债逐年增加,对外贸易连年
超的局面无法扭转,同帝国主义列强的利益摩擦又
益增多,加上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使
本的经济、政治以及外
一度陷于低迷状态。在这种
况下,
本企图强占满洲乃至整个中国,进而称霸东亚的欲望更加强烈,它迫切需要再次获得一个契机以助其
谋得逞。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发。消息传来,犹如给
本社会注
了一针兴奋剂。连年逾八旬、患脑溢血卧床休息的元老井上馨都为之振奋,立即上书政府,讲明:“此次欧洲的大祸
,是对大正时代发展
本国运的天佑良机”,必须趁此“确立
本对东洋之利权”。
本外相加藤高明也认为:“英国参战之后,即使战争继续下去,最后的胜利也在英国方面,就是最坏的
况也会是对英国有利的不分胜负的结局。所以
本参战没有什么损失。”还可以“抓住好机会,在世界上提高
本的地位,在东亚进一步巩固
本的立脚点”。一时间,“举国一致”的
号几乎成了朝野上下共同的声音。
一战的确成了本的“天佑”良机,趁欧美列强忙于应付大战、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
本当局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展开了大肆扩张。8月23
,
本对德国宣战,趁火打劫,不仅出兵强占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还占领了南太平洋的德属马绍尔、马里亚纳和加罗林等群岛。
本还趁欧洲战时经济萧条、物资供应紧缺之机大发战争横财。1919年
本的出
额比战前增加了2?5倍,黄金储备从1914年的3?5亿剧增到1919年的20亿,一改多年的
超而成为出超国,也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造船业和海运业迅猛发展,1918年造船总量比战前增加近6倍,从战前的世界第6位上升到世界第3位,而造船业的发展又直接推动了钢铁、电力等工业部门的发展。
本国内出现新的投资热
,1914年~1919年,企业投资从25亿增加到400亿
元,公司总数从17000家增加到26280家,工业总产值也由13?4亿增加到65?4亿
元,形成了京滨(东京、横滨)和阪神(大阪、神户)两大工业带。1919年,
本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实现了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变。但
本工业和投机
贸易的迅速发展也产生了许多问题,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局面未能改变,1919年轻工业在工业产值中仍占70%以上,而机器制造业和化学工业仅占20%左右。
与此同时,欧美列强在战争时期对钢铁等战略物资的禁运政策,以及北洋政府对铁矿资源国有化的实行,又使本帝国主义的发展面临危机,因而加速了侵略动机的恶
膨胀。1915年,
本政府
迫袁世凯接受了旨在全面控制并最终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妄图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尽管“二十一条”的要求未能全部实现,但它所体现的基本路线却被全部继承了下来。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