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和”中”、”衷”等字有关。龙腾小说网 Ltxsfb.com什么叫”忠”?古拆字为解,有”中心为忠”之训。简单说,就是替
谋事,要真心真意、全心全意,绝不糊弄
。现在,我们的很多同胞,满嘴抹蜜,甭说尽心尽力,钱花光,事没
,
都跑了,这就是”为
谋而不忠”。
”信”,从言,和说话有关,古拆字为解,有”
言不欺”之训。简单说,就是说话算话,恪守诺言,讲信用。现在的中国
,说话不算话,爽约迟到,和玩儿似的,事前
许愿,事后
道歉(甚至不道歉),一点不脸红,这就是”与朋友
而不信”。
还有一条,”传不习”,这条更简单,就是老师讲了,回去不复习,当学生的,糊弄老师。
三大毛病,领导、同事、朋友、老师,谁都敢糊弄,这些都是很不道德的事。
我们中国,特
糊弄,连鬼神都敢糊弄,何况
乎?
在守信守时这一点上,中国不如西方。西方也不都是好,但耍心眼儿,抖机灵,逮空子就钻,偷
耍滑,平均水平,绝对赶不上中国。
道德的供求规律是,生活中越缺什么,它才越吆喝什么。春秋战国,大讲忠信,正是因为没有忠信(战国”忠信”印最多)。故《老子》第三十八章说,”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之首也”(本书引用《老子》都是根据马王堆帛书本,下不再说明)。宋以来,大讲关(关公)、岳(岳飞),也是因为汉
太多。
这里的”三省”很有名,比如陈省身、于省吾,就是据此取名。
我们要注意,学《论语》从哪儿学起,”三省吾身”,省是反省,身是自己。我们与其指东道西,给家当老师,还不如先反省一下自己。(与其指东道西,不如反省自己)
1.6子曰:”弟子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
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指乡里的子弟或学生,古代的师生关系是仿父子关系,学生把老师当爸爸,老师把学生当儿子,”一为师,终身为父”,所以有”师父”一类叫法。师父的师父,是”祖师爷”。后世,师道尊严,一直保留着这一传统。当老师的要给学生找工作,得意门生,连媳
都包办,当学生的也要尽弟子之劳,弘扬师教,捍卫师说,光大师门,义不容辞,就像我生活过的农村,当爹的要给儿子盖房娶妻,当儿的要给老
担水拾柴、准备棺材。现如今的学校,有培养子弟兵说,术语叫”组建学术梯队”,里面就有这种父慈子孝。北大门户
,老师是大树。我从社科院到北大,对此
有体会。师道尊严要讲,但这种关系不好。老师不是爸爸,学生不是儿子。
”谨”,是寡言。
”泛众而亲仁”,”众”指民,”仁”读
。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是动词,这里指行事为,它是践行道德,而不是道德本身。”行”是相对于”学”。道德好了,还有余力,
什么?孔子说,”学文”。”文”是什么?是文化,特别是与礼乐有关的
文学术,古
也叫”文学”。道德是质,礼乐是文。文、质是相辅而行。孔门读书,是学礼乐。礼乐是文化,不是公文档案,不是程文墨卷,更不是风花雪月、娱
写物的诗文。古
不像后
,靠文章名世,靠文章传世,看重写下来的东西。孔子强调,提高道德修养之后,还要提高文化修养。第一,别当坏蛋。第二,别当笨蛋。即先当好
,再当知书达理的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卜商的字。他是孔门三期的学生,孔门十哲之一,长于文学。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