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因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无论是从暴力还是性方面来说无疑是一本非常“干净”的书。当看到这个开头的时候,影评人这才发现,原来导演在处理恐怖镜头的手法上更加激进了。虽然这会排除一部分幼龄观众的进场,可是也越来越适合成年人的口味了。相比较而言,影评人认为这种变化是值得赞扬的。
在结束里德尔旧宅的场景之后,杰德将故事的叙述速度拉快了,韦斯莱家的场景被缩减得几乎只有几个镜头,而“门钥匙”也只是匆匆露面就消失了。之所以杰德加快了速度,是因为他要将时间留给“魁地世界杯”和“食死徒夜袭”两个场景。杰德一直怨念原版的“魁地世界杯”是虎头蛇尾,华丽的开场、炫目的球员登场……然后莫名其妙结束了。
为了弥补原来的遗憾,杰德特意挑选了数场英超球赛给饰演魁地球员的演员们观看。在拍摄了两周之后,杰德才收集够了足够的素材。在剪辑师和音效师的帮助下,短短五分钟的魁地大战让整个观众目不暇接。尽管专业的影评人都知道如此激烈的对抗都是后期利用剪辑和特效来完成的,但是他们不得不否认这段镜头体现了导演超高的镜头语言能力。
虽然美国是出名的足球沙漠,但是不代表大家看不懂球赛,何况魁地这个比赛看起来更像是美国最暴力的国民运动——冰球。因此这段比赛镜头的出现,倒是点燃了不少高中生的肾上腺素。而在食死徒夜袭当中,杰德的魔法特效就起了非常好的效果,整个场景看上去激烈无比却又华丽炫目。
当然,最新的哈利三人组演员也得到了哈利迷的认同。一些原本中立的粉丝也不得不承认,丹尼尔等人的长相和年纪已经不符合电影的需要了。而新版的哈利依旧年轻,看上去就跟高一的新生差不多,而丹尼尔等人看上去却仿佛已经是要大学毕业了。或许欧美的观众还能容忍这样的差别,可是亚洲观众却对如此悬殊的年龄差距而私下抱怨不少。
“杰米,这一部比前三部要好看许多。”苏珊低声道,“前三部感觉像是迪士尼出品的儿童电影,我还在想以后要不要来看呢。没想到第四部就来了个大变身,整部电影看上去就更适合我们了。尤其是新的哈利波特,原本我觉得换掉丹尼尔是没必要的,现在觉得还真需要。”
“那是当然!”和所有高中男孩一样,他们最希望的就是别人承认他们“长大”了。“以前的哈利波特电影只适合给我上小学的弟弟去看了,现在的哈利波特才适合我们呢!”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没有辜负银河影业集团发行部门的期待,上映第一周便以周末票房破亿的成绩一举击溃了《四眼天鸡》和《与歌同行》,同时高达2.6万美元的馆均收入更是让各家影院的经理笑开了眼。最重要的是,这个票房并没有mx影厅的收入,如果加上mx影厅收益的话,那么《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首周周末票房成绩就直逼两亿美元了。
这个成绩一公布,《名利场》就打出了“这不仅仅是电影,这是一台印钞机”的标题来分析《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成功。当然,不仅仅是《名利场》,无论是《好莱坞报道》、《综艺》这样的纯娱乐刊物,还是《票房》、《电影评论》这样的纯电影杂志都刊登了类似的专题,甚至连《华尔街日报》这样的金融类报纸也做了一期分析报告。
和娱乐杂志不同的是,《华尔街日报》的切入点很怪,就是“作为好莱坞目前最具成长力的电影娱乐公司,为什么银河影业集团选择从纽交所退市?而且作为公共媒体运营公司的we广播公司为什么也在此时宣布私有化?身为这两家公司背后大老板的杰德谢尔曼又有什么惊人举措呢?当然,最让人好的是,当年三大电影公司联手收购米高梅到底结果如何?”
就在《华尔街日报》猜测杰德的目的后不久,作为银河影业集团公关总监兼首席新闻发言人的茜洁当着媒体的面宣布道:“集团对于银河影业集团和we广播公司的私有化决议是不会改变的,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对we广播公司的私有化,将在年底前宣布退市;同时银河影业集团的私有化进度业已基本完成,只剩下一些扫尾工作还在进行。除了宣布这两条消息之外,董事会授权我向媒体朋友宣布,谢尔曼娱乐集团已经完成了对米高梅电影公司、联美电影公司、狮门电影公司和顶峰娱乐公司,银河影业集团将在私有化完成之后与这些公司进行整合,新的银河影业集团将以电影制作为主,而发行工作则交由谢尔曼娱乐集团完成。”
茜洁宣布完消息之后便离开了新闻室,而剩下的记者却在那发呆,许久才有人问了一句,“我刚刚是不是听到米高梅被收购了?”
、261·收购事件风乍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米高梅就是好莱坞,而好莱坞就是米高梅。无论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成立,还是奥斯卡奖的诞生,这其中都是米高梅一手所推动。甚至是以后的美国电影协会的组成和电影分级制度的出现,这背后也都有米高梅的影子。
杰德收购米高梅除了品牌和版权上的想法之外,更重要的是想凭借米高梅这个牌子获得进入美国电影协会的资格。美国电影公司虽然很多,但是能够进入美国电影协会的公司却屈指可数。到了2013年,连彻底破产的米高梅都被逐出了美国电影协会,整个协会不过就六个会员。可想而知,这个机构的入门资格有多难。
美国电影协会也是美国国会重要的游说机构之一,它和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组成了美国版权保护联盟的重要力量。可以说,能够进入美国电影协会就是一家电影公司从电影公司变成电影巨头的象征。
目前美国电影协会的席次有十个,分别是:华特迪士尼电影公司、派拉蒙电影公司、环球电影公司、华纳兄弟电影公司、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米高梅电影公司、联美电影公司、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三星电影公司和特纳电影公司。
其中索尼影视娱乐集团拥有哥伦比亚和三星两张投票权;米高梅影业集团拥有米高梅和联美两张投票权;时代华纳集团拥有华纳兄弟和特纳电影两张投票权;而其他的投票权则被迪士尼集团、维亚康姆集团、nbc环球集团和新闻集团所有。
这里就能理解为什么索尼在收购米高梅失败之后要彻底毁掉米高梅,那是因为米高梅手上的投票权几乎和他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商业电影市场几乎就成了索尼和华纳两家对决的趋势了。
原因很简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然只有一个带头大哥。既然原来名义上的带头大哥——米高梅已经被彻底搞死,那么新出位的两位小弟——索尼和华纳就要来角逐这个位置了。
正因为米高梅如此崇高的地位和牵扯到如此多的利益,当美国公信力最高的两大媒体——《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报道“银河影业集团业已完成对米高梅的收购”之后,整个美国娱乐圈都乱成一团。
首先感到压力的自然是一直和杰德保持密切关系的默多克,原本默多克还打算提议银河影业集团进入美国电影协会,没想到这个昔日小朋友居然悄无声息地吞并了米高梅集团,一下子就拥有了米高梅电影和联美电影两张投票权了。这让默多克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杰德了,可以说,自己和杰德是盟友,但盟友的另一方已经强大到可能不需要自己了,这让默多克感到了失落。于是他不得不打电话和杰德确认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杰德也没有认为自己吃下米高梅就真的成了那只笑傲好莱坞的雄狮了。
他微笑着回答道:“默多克先生,我们和新闻集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