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缺乏经验,阿常一连输了好几局,输得他意兴阑珊,忍不住打起了哈欠,转
看了邱成一眼,见他还好好地坐在那里,心里便觉得安定。
月光如水,经过露台外面那些镜子的反
,照得旁边屋子里的庄稼地一片银白,走廊里也并不显得十分黑暗,阿常看着这条悠长的走廊,不自觉便想起前几天的那场欢愉……
阿常看两眼电脑屏幕,又看两眼邱成,心不在焉地又玩了一会儿游戏,然后
脆把鼠标一丢,跑邱成身边蹲着去了,闻着他身上的气味,躁动的身心总算稍稍得到了平复。
64黑光灯
夜里,邱成出定的时候,感觉自己这一次的
定比平时更有进益,更为
纯的灵气对他的修行很有帮助。
“呜……”阿常在他旁边等着等着,竟然已经睡着了,这时候听到邱成起身的动静,这才又醒了过来。
邱成没有直接下楼睡觉,而是往1506走去,1506朝南的阳台外面,那几筐
参正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里,借着月光仔细观察这些
参的长势,邱成很快就发现它们长得并不好,看样子还是不适应他们这里的气候。
新南市的夏季
湿炎热,根本不适合
参的生长,现在才六月份,就已经这样了,再这么下去,这些
参大概很难熬过这一年的夏天。
其实温度和湿度并不难控制,只要做一个封闭式的玻璃房,装一台空调,控制好温度和光照,再根据需要调节湿度就可以了。
只不过现在的十五楼却并没有这样的空屋,能利用的屋子都已经利用上了,许多屋子里都种着庄稼,现在要找工
过来弄玻璃房的话,这些庄稼肯定就要
露了,只能等收获了再说,或者,他可以找沈星问问看,说不定她那边已经有进展了。
在这之前,只好让这些
参先熬着,邱成打算往后把打坐的地方移到十五楼,因为十四楼和十五楼不在同一个平面上,1406的那个聚灵阵和十五楼的聚灵阵并不相通。
第二天,邱成和阿常又忙碌了一整天,这才终于把1501和1512的稻田都给准备好了,之前已经开始育苗的稻秧现在才抽到十多厘米,还不到可以
秧的时候,邱估摸着,明天早上应该就差不多了。
1507那边的稻苗在上一茬水稻收割后就已经及时播种了,现在已经长得很茂盛,邱成现在每天施肥浇水不敢怠慢,家里但凡有点肥料,都是紧着这块稻田先用。
傍晚,邱成和阿常从楼顶上面收回晒了一天的豆渣,用塑料袋包了好几层以保持
燥,然后便去了1505,今天又到了该给那些蚯蚓喂食的时候了。
卫生间的角落里放着一个塑料水桶,桶盖总是严严实实地盖着,邱成掀开盖子,用一把勺子翻了翻桶里的东西,这些都是给蚯蚓准备的食物。
这些天过去,这些蚯蚓如今已经适应了新环境,一般没事的时候也很少爬上爬下地折腾了,这些从蚯蚓桶内壁留下的痕迹就能看出来,从前留下的痕迹基本上都已经
了,新的痕迹很少看到。
这个用来给蚯蚓发酵食物的桶里
湿掺半,之前发酵白菜梆子和白菜根的时候多出来不少水分,邱成往后再往里面加东西,就浸在这些
体里面,总是发酵得特别快。
这些蚯蚓自打决定要在这里安营扎寨以后,食量就直线上升,前几天邱成看看好像也没什么东西好喂给它们的,就从1505的屋子里割了几把青
,切碎了放进这个桶里,简单发酵后投喂到蚯蚓桶里,没想到竟然也挺受这些蚯蚓的欢迎。
一一解下蚯蚓桶上面的布块,邱成踩着一个倒扣的木筐,从层开始,分别往每个桶里投了两勺发酵过的野
等物,阿常则在他加好东西以后,将这些布块又一个个盖上去,用带子扎好,虽然这些蚯蚓最近都没有表现出想要外逃的意愿,但也不排除一些意外
况。
喂完了蚯蚓,邱成从外面走道里拿了个空桶进来,开始接虫茶,打开蚯蚓桶下面的水龙
,桶底堆积的虫茶便“哗哗”流了下来,数量不多,通常流个几秒钟就没了。
把所有的蚯蚓桶收集过一遍,总共接了几百毫升的虫茶,拿去兑水浇了庄稼,这一天的工作才终于结束了。
第二天早上邱成在十五楼的走道里出了定,发现那些稻苗已经长到可以
秧的大小了,不能再耽搁时间,不然等一会儿太阳出来了,这些稻苗将会长得更快,错过
秧的最佳时期,最后很容易会影响产量。
也顾不上吃早饭了,和阿常两
连忙开始
秧工作,将准备好的稻苗
进1501和1512的稻田里。
两个大客厅加上三个房间,面积不小,不过他们这回准备的秧苗也够多,稻田里都
满了,最后还多出来一点,邱成想了想,在铺了布料的木筐里加了点泥土,将它们种在木筐中,拿到1505的水池里放着,让池水渗进木筐,漫过筐里的泥土。考虑到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光照,邱成将这几个木筐都放在了光照充足的地方。
完这些活儿,两
的肚子都已经饿得咕咕直叫了,回到十四楼,冲洗
净身上的泥土,邱成开始做饭。
先把昨晚泡下去的豆子洗一洗,放到豆浆机里打豆浆,然后又从冰箱里拿出泡菜盒子,从里面拿了一块辣白菜出来切了,加了水放在电饭锅里煮上,看看颜色还淡了点,便又从泡菜盒里倒点汤下去。
然后又切了两个土豆,一块老豆腐,统统加到锅里一会儿煮,住得差不多了,再把昨天吃剩下的一大碗米饭加进去,出锅前撒上一把蒜叶。
“好吃吗?”邱成用调羹挖了一勺米饭,转
看到阿常吃得恨不得把脸埋进碗里,忍不住笑了。
“唔。”阿常又扒了两
米饭,嚼了两下,又端起茶几上的豆浆喝了一
,咕噜一声吞下去,他今天真是饿坏了。
吃完了早饭,两
一起出门,他们要去豆腐坊拿豆渣,顺便去一趟沈星那里,问问她十四楼的屋子收购得怎么样了。
王家那边,这时候正是一天之中最忙碌的时候,王老二和他媳
在早市里卖豆腐,家里还不能
守着,就怕有
看准了他们家还屯着不少豆子,趁着这时候下手。
邱成过去的时候,王老大的媳
和他侄儿正推着三
车打算出门,给早市那边的王老二夫
补货,他们家只有一辆三
车,一趟拉不了多少,往往每天上午都要再补送一两趟。
“你俩路上当心啊。”王老大送他们俩出门,他自己要留在家里守着,不能跟着一起去,要不然家里就剩下两个丫
,随便进来个混混就能把她们给撂下了。
“放心吧,这一路过去,不知道有多少巡警。”他媳
说着,让侄儿先坐好,紧跟着自己蹬上三
车就出发了。
王老大犹自还有些不放心,目送他俩离开后,一转脸,就看到邱成和阿常正从这条小马路的另一
骑着三
车过来。
“过来拿豆渣了?我还当你俩今天不来了呢。”王老大笑道。
“今天家里有点事
耽搁了。”邱成压下三
车的刹车把。
“邱叔,你们的豆渣。”这时候院子里的小燕和小玲听到动静,提着一包豆渣就跑出来了。
小燕是王成良三姐的独生
儿,算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小玲则是王老二的小
儿,这俩小姑娘的
格都挺开朗挺大方,可以看出来王家将她们保护得很不错,童年生活坎坷艰难的孩子通常很难养出这么开朗的
格。
“阿常晚上还过来玩牌吗?”小玲邀请道。
“行啊,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