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比旁人家晚用了好几年呢,所以前期还是可以多用用的嘛!
叶乘凉抵不过张大壮软磨硬泡,最后还是跟他闹腾了一把,最后累得连话都不想说了。张大壮长得跟熊似的,但是做那事儿的时候却灵敏得跟虎豹一样,而且特别凶猛。妈了个巴子的,这活儿太好也伤脑筋!
第二天叶乘凉强撑着才起来,先前张大壮还顾着他屁股上有箭上,就算有房事动作也轻,可是最近越发没脸没皮了!
张大壮的理由也特别不讲理,“反正你家的种子还有解毒的作用,你又不会闹肚子,多用用也没啥么。”
把叶乘凉气得……
最后还是何晏看不过去了,跟张大壮说叶乘凉年纪还太小,有些事不能太没节制,这张大壮才小心了,然后开始一心盼着冬天,因为何晏还说了,冬天里活少,适合捂被窝。
不过张大壮还没盼上几天就被叶乘凉喷了,叶乘凉说:“那是别人家,冬天咱家的活只会更多!你就别惦记着了,咱们现在这样不是挺好么。”
张大壮想都不想说:“一点儿也不挺好!”两三天才一次,他都快憋死了,“一天一次行不行?好阿凉。”
叶乘凉不鸟他,把糖全都分装好,等着人上门来收。
说到这个收糖就不得不夸一句郭胖子给力了,上两天跟司徒尘飞提了要帮孙杰的事情,海青再递话的时候郭老板就同意了,还在知道糖产量要升之后免费提供运输服务,简直不能更贴心!那收货的车队每天上午来一趟,收走了凉皮,下午来一趟,把糖收走。两批人,据说收凉皮的是馆子里的人,收糖的是点心铺的人。
现在装糖的坛子还是原来的五十斤容量,但是数量却比原来多了。叶乘凉算过,八月二十号之后他们一天熬的糖基本在二百四十斤以上,其中二百斤是郭庭安必要的,还有四十多斤,整的也归郭庭安,而零头则都顺路捎到宜铜镇上的铺子里卖了。凉皮则是一天能出三百张,没再往多了做,因为人工实在是不够了,现在白有生跟刘大同都趁夜里过来帮忙揉面洗面筋了,家里可以说是忙出了新气象。
不过忙得多赚的就多,叶乘凉在九月初的时候就已经净攒下二十五两银子了。其实说到这里,还得谢谢荣王齐成,要不是因为他的出现,县太爷这会儿指不定怎么算计呢,可是看现在,别说算计,就是惦计都不敢。所以说这会儿要说谁最烦人,那还属王金花那一家了。叶乘凉跟张大壮虽知道这一家子就是秋后的蚂蚱,实在蹦不了几天了,但是他们总不可能提前泄露情绪不是么?有些事偷偷乐着就行了。
这天叶乘凉把何晏要的被罩跟枕套缝完了给何晏送去,就见他在院子里晒蘑菇呢。如今上山已经开始出蘑菇了,特别是雨后天晴的时候总能采到不少。叶乘凉很喜欢菌类的食物,但是他实在是分不开精力去采这东西了。好在何晏也是个心眼儿好的,自己采的多了给叶乘凉匀出来不少。这有来有往也就是这样了,平日里叶乘凉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何晏送来,何晏自然也不会待叶乘凉凉薄了。
何晏说:“现在山上就这蘑菇多,一些个果子也差不多成熟了,等往后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山上全是宝贝呢。”
叶乘凉这回来,除了送东西也就是为着这个事,便说:“何晏,我想收山货,就是榛子啊,松子啊,还有山核桃这类的。可这些我也没买过,你回头去镇上时帮我问问价钱可好?我想大量收呢。我听大壮说咱这大别山里有好多,若是价钱可以,我想收,到时候让家里地少,时间有富裕的乡亲们也去山里弄,你说可行不?”
何晏说:“这有啥去问的啊,我师父年年让买,我知道价钱呢。”
叶乘凉收了山货是想等着天冷的时候做果仁糖卖。他知道村里有不少人种花生跟葵花籽,芝麻也不少,这些倒是好收的,就是山里的东西得提前开始收。
这马上就要到收各种税收的时候了,家里想赚些钱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叶乘凉说要收山里的坚果的消息一传出来,立马就有人来仔细打听了!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叶乘凉:大壮,你老给我夹豆芽做什么?我不太喜欢吃这个。
张大壮:不是你说的,吃什么补什么么?
叶乘凉:我说吃核桃补脑!因为脑仁像核桃!
张大壮:你也说那东西长得其实像蝌蚪么,我瞅着这豆芽最像蝌蚪!
叶乘凉:……
、第57章 张鹤行千里
原本红沙村就有不少人年年进山去采山货,因为镇上也有人收,不过一来价钱给得不太好,二来收得也不算多,而且能采山货的时候也基本都是家家户户农活最重的时候,所以就算真有不少人采,也不过是采来给自家的孩子添补些零嘴儿,真卖钱的倒是少数,毕竟农活重就意味着做其它事情的时间少了。叶乘凉也是听了石玲和李玉芬说才知道,原来有的人攒了些,却也未必能卖出去,最后也就慢慢被自家人给吃掉了。
北方的冬季长,这红沙村从十一月初到次年三月底都很冷,基本上下了第一场雪之后没多久就要开始冻冰了。叶乘凉眼下是这样打算的,趁现在天还暖和着先把该收的东西都收了,等到入冬的时候就多出产几样零嘴儿,到时候赶在过年时一卖,价钱必然是错不了。于是叶乘凉跟张大壮商量了一番,最终把收坚果这事托给孙二猛做了。孙二猛是白有生的表弟,为人也靠得住,再加上自从有了铁蛋这个免费劳力,他们两口子的时间就比较富余,有时间帮上这忙了,不像白有生家跟刘大同家,现在是忙得脚不沾地。
铁蛋当初为了得叶乘凉照拂无意中把孙二猛家田给毁了,后来就用自家的苗补上了,还得免费给孙二猛家干农活,这事全村人都知道。
叶乘凉把要收的东西和价钱仔细跟孙二猛两口子说了,包括成色要什么样的也给二人拿了货样,让他们照这货样收,差不多的都可以,如果成色好的价钱稍高些也行。他们的酬劳是一天二十文。孙二猛两口子觉得这活轻松,便就接下了。不过眼下时间还有些早,坚果都没太成实,所以一开始两口子只收了沙参,因为就这东西现在正是适宜挖的时候。至于其它的,他们先是在村子里打听了都谁家种花生跟葵花籽,分别去看了成色,订了几家果实长得好的,然后到邻村也说了要收山货的事情。野生的东西毕竟不像自家种的说有就有,相比之下数量还是有限的,所以自是越多人采越好。不过还有一样最最重要的,不管任何时候都要用,那就是柴!坚果不成的时候柴也是能卖钱的,天天收!
如此一忙活转眼便快到中秋节,家家都准备着要团圆了。十三那天五味斋的运输人员来收凉皮的时候郭庭安也跟着过来了,还给叶乘凉家捎了不少自家师傅做出来的点心,其中就有月饼。作为谢礼,叶乘凉亲自下厨请郭庭安吃了一顿饭,除了一道素炒山菌和秘制煎沙参之外,其它菜全是叶乘凉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当然,鱼和野鸡是张大壮提供的。
郭庭安做的是卖吃的行当,这么些年来什么东西没吃过?可是还别说,叶乘凉做的菜他就是觉着新鲜了,特别是那道秘制煎沙参。老实说这东西他们原本都是视作药材的,有几人会吃这?总觉着如何做都不是正经味道,可经叶乘凉的手这么一煎,甜香中带着一丝棉软的感觉,但是吃到嘴里还有些嚼头,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还有那道小野鸡辣焖土豆,香,那是真香!吃得一个不小心能把舌头咬了。
司徒尘飞跟何晏还有海青也被请来一起吃饭,不过古人规矩多,所以何晏跟海青作为后辈的没上桌,跑去蹭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