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三天就够了,只要您开,这就没有不成的事。”
“那赶工的费用想来也不低罢?”圣上开问道,“总不好叫您白
劳。”
店主用手指比划了一个“二”,陪着笑道:“也不多,您挑好了冻石,价钱只在原价上再加两成。”
皇帝“唔”了一声,在琳琅满目的石料里选了又选,他不是买不起的主顾,但是却挑了一块仅有拳大的艳丽石料,侧身询问苏笙:“你瞧着这块如何?”
“我都不知道您要拿这东西来做什么章子,哪敢妄加推断?”苏笙到底不比皇帝的心境,现下还不愿意在前与他多言,“不过瞧着成色还好,您做成印章,闲时把玩也相宜。”
皇帝的印信由六局制作,也有专门的内侍官保管,外边的手艺虽好,但总比不得宫里。
“那就要这个了。”圣上从掌柜手中取了纸笔,他在纸上勾勒出印章的形状,“照着这个雕出来,之后会有来取。”
苏笙微微伸颈,好去瞧,圣上的意思是那石料顶部的一抹嫣红要雕成牡丹名品“洛阳红”的形状,花瓣重叠之处隐约显现“叡”、“笙”二字,而印章底部却只有“永不相负”这四个行体字,她有些明白皇帝的意思,想将那图纸扯过来,然而御前的却已经领命,同那店主
一同盯着匠
去做。
圣上的要紧事也就只有这一桩,他携了苏笙登车,见她不愿朝向自己,便将扳过来:“好端端的,你怎么又同
在置气了?”
苏笙听着皇帝这温和的声音,忽然想起来圣上身边养着的那只白鹦鹉也在自己面前学过类似的舌,不知道这私底下编排过自己多少回,她被这
麻弄得无奈:“您如今几岁了,还做这样幼稚的事
?”
她稍微有些后悔,怎么就答应皇帝了呢?圣上的言行瞧起来竟不像一个年过而立的君王,反而像是个还没长成的郎君,“把心意写在石上,您怎么不找一块铁锁刻了名姓缠在断桥上呢?”
苏笙是个面皮薄的姑娘,喜欢与否这件事两个私底下说一说就是了,偏偏圣上却像是十几岁的
一般,学
将名字镌刻于玉石之上,说出去都没
会信。
麻幼稚都在其次,皇帝的名讳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字眼,连不经意间做文章的时候用到都要刻意缺上一笔,他竟这样完好无缺地叫
刻在了印章上,岂不是叫
笑话?
“这有什么?”圣上执起她的手掌,在上面一笔一划地写着,含笑解释道:“臣子要避讳的是‘睿’字,印章上写的是‘叡’,这又有什么妨碍?”
她的手掌被男子当作了纸张,既酥且痒,苏笙下意识地蜷缩起了手指,但也避不开圣上。
睿者,智也、明也、圣也,有明通达之意,与叡相通,常为帝王颂词,但臣民避讳之字以“睿”为准,“叡”却是不必避讳的。
“至于同心锁,卿卿若是喜欢朕改自当置之。”天子心
正好,即便是写完了也不曾松开她的掌心,“文皇帝也曾携皇后刻锁为乐,这有何不可?”
皇帝这样说了,苏笙也没什么好担忧的了,她笑着啐了一,“子不语怪力
,您信这些我是想不到的。”
“总是会变的,有些事
,朕也愿意去信一信。”圣上望着她的面颊,恬淡一笑,“阿耶曾对朕说起过,有些话说过是如风过耳,而有些话却是要镌刻在印信之上,沾了朱泥印在史书上的。”
“祖父待温后,阿耶对阿娘都是做到了的,朕现下只是刻一枚印章,卿卿不必挂怀。”圣上怜地亲了亲她的手背,“你是朕心尖上的
,朕不能将你时时刻刻约束在身边,有这样一块芙蓉石看着也好。”
孝皇帝当年一眼便相中了大圣皇后,他是温后独子,无须在婚嫁之事上多做绸缪,爷娘也尊重了东宫的心意,叫他迎娶了自己喜欢的姑娘,后来登基称帝,他赐给大圣皇后临朝听政的权力,夫妻在青史上共同留下浓重的一笔,孝皇帝钟他与陵阳,就连他们的名字都是从大圣皇后的诗里取的,长子名承睿,长
名坤仪。
菲躬承睿顾,薄德忝坤仪。那是大圣皇后自谦之语,自己菲躬薄德,却承蒙皇帝的眷顾,得以主中宫。
孝皇帝偶尔也会因为政见相左和阿娘吵闹,但是也不过两三个时辰就好了,并不如正值年少的皇帝那样,一定要固执己见。
他在东宫之位时,孝皇帝常常劝他忍让皇后一些,圣上曾经疑惑阿耶的子是不是随了他的生母温后,温和仁厚,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才能明白父亲的退让并不是因为懦弱,而是出于对妻子无尽的
意。
阿耶将对她的承诺化作了一道道诏书,变成了一张张政令,他们同起同卧,印信都放在一处,叠了玉玺与凤印的政令诏书被留存在尚宫局的书库之中,若是王朝兴盛,还可留存千年之久。
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那份少年时代最初的炽热纯真变成了涓涓长流的夫妻之,叫孝皇帝尽可能地包容了妻子对于权柄的渴慕,只是他的
更多地表现为对妻子的纵容,反而显得大圣皇后更强势了一些。
他说,叡儿,这州大地固然有许多姝丽秀色,然而要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的,只那一个就够了。
……
马车驶宫城,苏笙一路默默,圣上知道她今
心
起伏,又颠簸了一路,添了许多疲倦,自己也不去扰她,只是在苏笙快要下车的时候才叫住了她。
“阿笙,之前你说要做朕身边的官。”圣上见苏笙变了色,笑着安抚她道:“这几
你还是住着千秋殿,等到事
了了,就换一身
官的衣服到太极殿来,咱们两个朝夕相对,权当是陪陪朕。”
苏笙不知道皇帝所说的事是什么,她既然已经将自己许了圣上,那他说什么也就是什么了,只轻轻地道了一声好,才扶着车外内侍的手踩着杌凳下车。
隔着一扇雕花车窗,圣上望着苏笙远去,面上的笑意渐渐淡了,若有所思道,“元韶,去瞧瞧三郎在什么地方,叫太子进来见朕。”
内侍监无意间瞥到圣下颚处的一抹
郎
脂的绯色,虽为太子感到担忧,但还是先一步恭贺皇帝,“
婢恭喜圣
,如愿以偿。”
圣上不动声色地拭去了面上旖旎痕迹,环视内侍,他本就心舒畅,见他们躬身道贺也启唇一笑,“都有赏。”
太子只是瞧着皇帝进了苏府,那处巷子幽静,他也没有办法一直盯着,便只能转还。他刚刚在东宫显德殿发泄了一番,砸了几套圣上亲赐的湖笔墨砚,还没来得及去寻自己的苏良娣迁怒,就被圣上的一道
谕给请
了太极宫。
苏月莹从木易那里知道太子要过来的消息,刻意心打扮了一番,见御前的
领了许多禁军到东宫传圣上的
谕,令太子晚间进宫,叫她三魂吓丢了七魄。
太子面上郁郁,他知道阿耶此番必然是有所防备,也只能咬牙赌上一赌,只是轻声叮嘱了良娣几句,连晚膳也没有用,就随这禁军了太极殿。
东宫进书房的时候,圣上已然是用过晚膳了,更换了帝王常服的天子正立在御案前习字,圣上提笔凝,见东宫进来了也无甚表示,只是将那一张纸写完,才像是刚意识到屏风外多了一个
一样。
“三郎最近读书愈发进益了,”圣上淡淡道:“见君不跪,见父不拜,你礼仪是哪个师父教着的,明朕要下旨训诫一番。”
太子往常哪里敢在皇帝面前有这样疏懒怠慢的举动,然而他再怎么能忍,终究也是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又久在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