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两年,也没有到一斤。
“怎么这么多”闻青问。
闻朋说:“今天小树林那边下雨了,它们都爬出来了,我就捉到了。”
“不干正事。”姚世玲说闻朋。
闻青笑着:“妈,这可是填饱肚子的大事。”然后问闻朋:“想不想吃油爆爬拉猴”
“想!”闻朋最爱的就是吃。
“好。”闻青站起来,接过一草帽的爬拉猴说:“妈,我现在去做饭了。”
“妈,我去烧火。”闻朋紧跟着闻青。
当晚,闻青就做了油爆爬拉猴,辣椒炒豆酱,玉米仁稀饭和粗面饼。
油爆爬拉猴喷香扑鼻,才端到院子里饭桌上,就引来邻居们的围观。
“闻家的,你这是吃的啥啊这么香”
“可真香啊。”
“……”
姚世玲这次没有关起门来吃,也没有让闻亮、闻朋收起来,毕竟爬拉猴不是什么稀罕物,于是大大方方地说:“是闻朋白天捉的几只爬拉猴,闻青就给炒一炒了。”
“爬拉猴也能炒着吃”
姚世玲说:“当然可以了。”于是就挑了两个给邻居们尝尝,邻居们称赞之后说:“这爬拉猴费了不少油吧好吃就好吃,就是它太吃油了,一顿够炒蔬菜炒两天的吧。”
姚世玲笑着说:“闻青做的饭,不知道省。”
闻朋坐在桌前撇嘴不悦。
闻青伸手去拧他的脸蛋,邻居有好有坏,处的坏了就像王婶那样,处处找你茬。处的好了,胜似亲戚。闻青有心让姚世玲处几个胜似亲戚的邻居,这样她去市里上高中了,对家里也放心很多。所以,并不抗拒她们来串门。
“你们再吃两个吧。”姚世玲说。
“不了不了,花了老多油爆的了,你们自己吃吧。”邻居说。
姚世玲热情地又塞了两个给邻居,这一来二去邻居就和姚世玲聊上了,闻青喝着稀饭在一旁听着。
邻居说的就是王婶的事儿,说是王婶又在家哭了,因为没钱买玉米种、红薯秧子,村里人见他们家人太孬了,都故意不借给他们。王婶是急哭的。
“活该!”闻朋小声说。
闻青瞪了他一眼,他连忙噤声。
一顿饭都在听小道消息中渡过的,晚上做鞋的时候,姚世玲就说:“王婶作恶的时候,看着让人讨厌,可怜起来还挺让人同情的。这两亩地要荒一年吗”
姚世玲叹息一声又一声。
闻青完全没有反应,食指上套着顶针认真地做鞋子。
姚世玲纳闷地问:“闻青,你心里咋想的”
闻青:“什么咋想的,他们荒地跟我有什么关系,难不成我还把家里的玉米籽扛送给他们吗再说救急不救穷,念你升米恩记你斗仇,妈,咱不急,等着吧。”
第二天早上,闻青没去县城,令姚世玲、闻亮、闻朋极为惊讶。
“大姐,你咋不上赚钱了”闻朋问。
闻青说:“我休息两天,和你们一起种地。”
“肖姨答应了吗”姚世玲问。
“答应了。”
“那就好。”姚世玲没有反对。
于是,一家四口牵着牛,牛背上搭着麻袋、竹筐、玉米籽、红薯秧子、水、馒头、豆酱、镰刀等,浩浩荡荡地从村东头走过,向东地去,路上遇见不少邻居,邻居们也都客客气气打招呼。
“去种玉米啊”
“得种一天吧”
“闻朋好像吃胖了!”
“……”
姚世玲一一笑着应着。
不知是前天失火事件的舆论传播,还是村长、队长的态度,疑惑是昨天的几撮红薯秧子和几只油爆爬拉猴的余温,总之,如今村里人看待闻青一家的眼光十分不同,以前是戒备、探究与看笑话,现在就是友好、羡慕与赞同。
“你们看,闻青家竹筐都是玉米籽和红薯秧子。”
“可不是嘛,我家的红薯秧子就是借姚世玲的,姚世玲这人真不错,一开口,她就借的。以前我一直以为她是穷讲究,傲气,现在看看还挺平和的。”
“昨天我去她家,她给我几只油爆爬拉猴吃,那油放的,油汪汪的。”
“你不知道吗闻青在县城一个月工钱十块钱呢,吃得起油。”
“……”
邻居们这么说着,话就传到了王婶耳中。
王婶转头进房找王大:“虎子他爸,你听说吗闻青家有好多没用完的玉米籽和红薯秧子,要不咱去借点,反正一亩地也用不了多少种子。”
王大当即板起脸色呵斥道:“你去借啊,你都忘了你是怎么骂人家的,你看她们借不借给你,别让人把唾沫吐到你脸上了!不要点脸皮!”
“那咋办咱们两亩地不要了”
“怎么要上哪儿找种子!”
王婶转身:“我去山湾村借借看去。”说着王婶就往山湾村走,山湾村有几个她小时候的玩伴,想着肯定可以借着的。
王大愁眉苦脸地坐在房内。
与此同时,闻青一家正在地头整工具,开始抛坑种红薯秧子。
姚世玲拿锄头锄地,闻青、闻亮蹲在地边种红薯秧子。
闻朋则牵着牛儿,在小沟渠边让牛儿吃草:“妈,王婶往山湾村去了。”
闻青抬眸看一眼,王婶下巴昂着,往山湾村去,看也不看闻青家一眼。
“放你的牛。”闻亮斥闻朋一句,然后安心种红薯秧子。
一直种到晌午,五分地种完毕。
闻青一家四口,坐在地头树荫下吃馒头蘸豆酱,牛儿卧在一旁眯着眼睛睡觉。
微风吹着,青草清香,非但不觉得热,反而十分舒适、惬意。
闻朋啃着馒头到处看着,看有没有鸟,有没有知了壳,突然又说一句:“妈,王婶从山湾村回来了,咋这么早回来,她咋不在山湾村吃了饭再回来呢。”
“朋朋,你话真多。”闻亮说闻朋。
闻朋反驳:“二哥,我都一上午没说话了,我咋话多了”
闻亮没理他。
闻青笑着摸闻朋的脑袋,然后抬眸看王婶,早上王婶是昂着下巴两手空空走的,现在是低着头两手空空回来的,像是受了什么委屈,垂着头抹了一把眼泪,然后急步往家走。
闻青看向姚世玲。
姚世玲看向闻青。
母女俩面面相觑,心照不宣。
下午一家四口种了玉米回村子时,听说王大和王婶不但吵架了,还打起来了。队长来劝架,劝好了之后,夫妻两向队长借玉米籽和红薯秧子,队长哪里有这些,自己家都穷的揭不开锅了,哪有多余的借出去。
后来队长实在看不下去王婶的两亩地荒着,要借豆子给他们俩种,王婶哭着说:“豆子产量低,我们家没面吃啊。”
队长就问谁家有红薯秧子和玉米籽,大部分人家是真的没有,小部分人家是有了也留着自己家吃的,再有几户是怕借给王婶,王婶不还了。
因此,最后王婶家仍旧一无所获。
等到晚上时,村东头又传来二虎子的哭声。
“王婶又打二虎子了。”姚世玲说。
闻青自顾自地剪布:“我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