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希望说出去?。
两位少年顿时安静了下来,郑文看了一眼,就知道两个人在想些什么?,她也并不在意?,只是询问,“你?们课业做完了?”
虽是因为过冬,天气寒冷了下来,两位少年的课程也慢了下来,可是前几日布置的课业确实不少,也相当于后世的寒假作业了。
郑林和惠小郎君对视一眼,垂头丧气地摇了摇头。
郑文笑了笑。
好吧,她竟然有些幸灾乐祸,她之前听郑林抱怨过公子奭,说课业很多,总之两人一向互相看不惯,当然目前郑文只听郑林抱怨过公子奭,再者她与公子奭碰面的次数也不多,尽管如此的她直觉上觉得这两人的关系可能?比当年阿苓和公子奭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
今年的冬天很快过去?,在春日来临前,惠小郎君还?不小心病了一场,感染了风寒,把刘夫人吓了个不轻,郑文还?特意?过去?看了一下,不是很严重,可是惠小郎君养起来的肉明显掉了不少,躺在床上萎靡不振,小孩子本来身体就不好,这般一病好像就元气大伤,不过也有只能?用药温养,慢慢调理。
等过了大半个月,惠小郎君才?重新出了院子,这时候的小狼已?经完全变了一个样子,比之前高了不少,郑林还?特意?给?这只狼取了一个名字,犬良,通俗易懂。不过因为刘夫人的吩咐,郑林也不敢把犬良带到惠小郎君面前。
而也是这一年,在关中之地的汉王发来函书,请惠小郎君和刘夫人一同前往关中古都?栎阳。
栎阳本是秦时古都?,是咸阳去?往各处的必经之地,也是关中要塞,由这里同行向北就是太原和上党,而在前朝统一各国后,这条途径栎阳向北的道路成为了前朝东北地带的主干道,因此东西两边的商人也多从未这边行商,也造就了此处商业颇为发达,要不然以前也不会是秦的古都?。
而且栎阳这一带地处渭河平原,土壤肥沃,适于耕作,因此农业也十分发达,较之其他区域,此处在秦时还?建了不少沟渠灌溉,更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也许是因为在这样得天独厚和人力支持的情况下,此处不仅农业和商业发达,就连制陶业和冶制业也十分发达,具体地可以体现在此处在前朝时是一处兵器制造的基地,不禁设有专门的工官,还?有修建规模极其庞大的工室,很可能?当年前朝帝王统一诸侯国时那些铁骑兵士的甲衣和箭矢皆出乎此地。
在冬雪刚刚融化时,刘夫人就接到了关中传来的函书随之而来的还?有汉王旗下的一名大将,特地是为了护送刘夫人和惠小郎君而来。
郑文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只是沉默了很久,看着广阔无垠的天空。
看来,刘夫人的好消息来了。
此时陇西、北地和上郡皆已?经全部归汉,只有章王还?被?困在废丘垂死?挣扎,而且除此之外,汉中王手下大将已?经趁着楚王北上平复三齐之地时占领了关中大部分的地方,虽还?未完全平复,可局势已?经尽在掌握,背后还?有汉中、巴蜀作为后背,他肯定不会止步于这里。人类就是这样,想要的只会越来越多,永远不会满足。
所以庶民追求饱食,读书人追求名留青史,权力顶峰的帝王追求长生。
郑文觉得他在接下来一定会渡临晋,破河内,从南渡河,然后攻打?雒阳之地,和楚国相争必在一时,到时候栎阳必会作为后盾,向前线输送粮草,惠小郎君作为汉中王嫡子,刘夫人作为汉中王的正妻,是最?适合坐镇后方之人,稳定军心。
第110章 筑你樊笼身
因为汉中王从关中地区发过来的这么一封意义?非凡的急函,整座汉台都瞬间忙碌了起来。
汉中王要刘夫人和惠小郎君去栎阳,这背后深意是从目前的局势出发,要他?们作为后背驻守住最?后的防线,为前线战事提供补给,所以他?们肯定不会是小住几日这么简单。
对方要想统一东西两地,那么关中地区必定不能有失,要不然汉中王最?后可能连巴蜀汉中两地都会失去,而且如果没?有差错的话,这座汉台刘夫人和惠小郎君以后可能也不会再回来了。
刘夫人也许是因为猜到?了一些事情,所以这次出行?她准备了很长时间,安排齐全,各种用具和事项都注意到?了,还下了令让城中的一些工坊打造了很多?器皿准备带去栎阳,为此?她在出行?之前还特意去询问巫出行?的吉时,简单地祭祀了一下。
惠小郎君也有些开心,他?已经许久未见?到?阿翁了,自从他?出生时和汉中王待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没?有多?久,记忆中关于阿翁的面容都是模糊的,可是不妨碍这个少年觉得?自己的阿翁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可能每个男孩对自己的父亲都有一层期盼和崇敬,郑文?有时候觉得?这就是自然界动?物的一种天生本能,在他?们看来,父亲象征着力量和安全感。
郑文?却觉得?惠小郎君可能会失望了,从刘夫人的口中她不难想象出那位汉中王是怎样的一位人物,但绝对不可能是一位慈父,要不然多?年之前也不会扔下怀着身孕的刘夫人就离开了丰沛,许久都未归家,让一个孕妇受牢狱之灾。
不过,这封函书虽是春日发过来,可是刘夫人却是夏日才出发,这段时间内城中正是春耕之际,她把所有的春耕事宜安排妥当了才出发,也趁着这段时间多?备了一些粮草,准备派人护送到?关中去。
在这段时间内,刘夫人也来找过郑文?,对方是希望她一同跟着前往栎阳,要不然到?时候惠小郎君找先生又是一件麻烦事,而且有郑林陪伴,惠儿明?显开朗了许多?,刘夫人心中很是欣慰,连带原本对郑林的一些偏见?都没?有了。
郑文?在考虑了大约一个月才答应了刘夫人的邀请,接着在第二天去书楼时就碰见?了公子奭,书楼中点了自带的香炉,几乎郑文?一进去齐奚就察觉了,一看公子奭就是专门在此?等候她的架势。
这段时间,她和公子奭也巧合遇到?过几次,如她意想中的那样,两人相见?只是简单地打一声招呼,偶尔点头示意一下,便?自己去干自己的事,倒真有点老友相交的意味,郑文?也因此?放下了心,要不然总觉得?身上背负着有自己欠了他?人情债的不安感。
公子奭对着站在入口处的郑文?抬手?举了举手?中的杯盏,郑文?这才慢慢走?了过去,齐奚给她倒了一杯浆饮,她眉梢微挑了挑,看向?公子奭,对方声音浅淡,“尝一尝,这次不是甜的。”
对方说这话,应该是知道了上次郑文?离开前对齐奚说的话。
郑文?不可置否,坐在了公子奭的对面,一侧的窗户半开着,有风吹了进来,是温暖的风,扑面吹来很舒服,甚至能在风中嗅见?春日的花香味。
虽然汉台中也有一些门客,但其实能来这处书楼的人并不多?,大多?有真才实干的门客都跟着汉中王在打天下,像是公子奭这样走?上门具有真材实料的名门子弟少之又少,所以在核实了身份之后刘夫人才会那般厚待对方,而郑文?是因为和刘夫人走?了一路,其中帮助对方多?次化险才能刘夫人彻底另眼相看。
她看向?书楼的下方,就能看见?一些步履匆忙的仆人,手?中搬运着一些物件,还有几位中年男人埋着头一路向?后院而去,应该是禀报这几日的春耕事宜。
因为汉中王不在,惠小郎君身为汉王的嫡子,就担起了主持春耕之礼的指责,随便?祭祀,也就是“坛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