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盘腿而坐,微笑道:“我要感谢阮姑娘的大度。”
阮秀收起一只巾帕,藏入袖中,摇摇头,含糊不清道:“不用。”
宋郎中笑问道:“冒昧问一下,阮姑娘是不在意,还是在容忍?”
阮秀问道:“有区别吗?”
宋郎中点点头,正色道:“若是前者,我就不多此一举了。毕竟我这么个老头子,也有过少年慕艾的岁月,晓得李牧玺那般大小的毛头小子,很难不动心思。如果是后者,我可以提点李牧玺或是他爷爷几句,阮姑娘不用担心这是强人所难,这趟南下是朝廷交代的公事,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丝毫不是阮姑娘过分。”
阮秀说道:“没关系,他爱看就看吧,他的眼珠子又不归我管。”
宋郎中哑然失笑。
此次随行队伍当中,跟在他身边的两位江湖老武夫,一位是从大骊军伍临时抽调出来的纯粹武夫,金身境。据说去军中帅帐要人的绿波亭大谍子,给那位战功彪炳的主将当面摔杯骂娘,当然人还是得交出来。一位出身大骊江湖大门派的帮主,也是七境。此外三人,是一队临时组建的粘杆郎,爷孙两人当中,少年名为李牧玺,是个精通符箓和阵法的修道天才,与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大骊朝廷的粘杆郎,他父亲死于前不久的一场争斗,所以这趟南下远游,对于爷孙二人来说,既是衙门里边的公事,也有私怨夹杂其中。
这趟南下书简湖,有两件事,一件是明面上的,也不算小了,他这位祠祭清吏司郎中,是话事人,龙泉剑宗三人,都需要听命于他,听从他的指挥调度。
今年入秋时分,已经多年没有伤亡的大骊粘杆郎,一下子死了两个,一位身份隐蔽的外乡金丹境修士,偷偷带走了一个弟子,这名少年,比较特殊,不但是先天剑胚,还身负武运,引来当地一州数位武庙圣人的关注。大骊势在必得,就连国师大人那边都听到了消息,很重视。
大概是一报还一报,说来荒唐,这个少年是大骊粘杆郎率先找到和相中,以至于找到这棵好苗子的三人,轮流留守,倾心栽培,长达四年之久,结果那位深藏不露的金丹境修士,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打杀了两人,将少年拐跑,一路往南逃窜,其间躲过了两次追杀和围捕,十分狡猾,战力也高。那少年在逃亡途中,更是展露出极其令人惊艳的心性和资质,两次都帮了金丹境修士大忙。最后绿波亭谍报显示,金丹境修士和少年逃入了书简湖,此后泥牛入海,再无音讯。
对于这类追杀,不单单是大骊王朝,其实宝瓶洲所有的山上势力,都不会犯痴,心存轻视,经验老到的门派,但凡有点底蕴的,都力争以狮子搏兔,一鼓作气用全力解决,而不是好似庸将的战场添油,派遣一拨拨人去白白送死,让对方以战养战,最终养虎为患。对方是一位擅长厮杀的老金丹,又占据地利,所以宋郎中一行人,绝不是两个金丹境战力那么简单,而是加在一起,大致相当于一位强大元婴的战力。
在这一点上,董谷和徐小桥私底下有过数次细致推演,得出的结论,还算比较放心。不然大师姐要出丁点儿纰漏,董谷和徐小桥两个龙泉剑宗的开山弟子,于情于理,就都不用在秀山待着了。
至于唯有宋郎中自己知晓内幕的另外一件事,就比较大了。涉及整座书简湖的归属,就连他都需要听命行事。就连那个暗中扎根书简湖已有八十年光阴的某个岛主,也一样是棋子。
这次离开大骊南下远行,有一件让宋郎中觉得有意思的小事。
少年李牧玺对南下途中,尤其是乘坐马车的石毫国旅途所见所闻,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甚至内心深处,还会埋怨那个罪魁祸首,也就是自己所在的大骊王朝。兴许在少年看来,如果大骊铁骑没有南下,或是南下的连绵战事不要如此血腥残忍,就不会有那么多老百姓流离失所。在兵灾浩劫中,一个个原本老实本分的男男女女,都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而李牧玺的爷爷,九十岁的“年轻”修士,则对此无动于衷,也没有跟孙子解释点什么。
阮秀问道:“听说有个泥瓶巷的孩子,就在书简湖?”
宋郎中点头道:“姓顾,是机缘很大的一个孩子,被书简湖势力最大的截江真君刘志茂收为闭门弟子,顾璨自己又带了条‘大泥鳅’到书简湖,带着那战力相当于元婴境的蛟龙扈从,兴风作浪,小小年纪,名声很大,连朱荧王朝都听说书简湖有这么一对主仆存在。有一次与许先生闲聊,许先生笑言这个叫顾璨的小家伙,简直就是天生的山泽野修。”
阮秀抬起手腕,看了眼那条形若鲜红手镯的酣睡火龙,放下手臂,若有所思。
一个中年男人来到了书简湖边缘地带一座人山人海的繁荣大城,大城名为池水城。
中年男人一路之上雇用着一辆马车,车夫是个走南闯北过的健谈老人。中年男人是个大方的,爱听热闹和趣闻,不喜欢坐在车厢里边享福,几乎大半路程都坐在老车夫身边,让老车夫喝了不少酒。老车夫心情大好,说了好多道听途说而来的书简湖人异事——那儿没外边传闻的那么可怕,打打杀杀倒也有,不过多半不会牵扯到他们这些老百姓。不过书简湖是个天大的销金窟,却是千真万确,以前他与朋友,载过一拨来自朱荧王朝的富家公子哥,口气大得很,让他们在池水城那边等着,说是一个月后返程,结果等了不到三天,那拨年轻公子哥就从书简湖乘船回到了城里,已经身无分文了,七八个年轻人足足六十万两银子,三天,就这样打了水漂。不过听那些败家子的言语,好像意犹未尽,说半年后攒下一些银子,一定要再来书简湖快活。
中年男人行走在池水城比肩接踵的大街上,很不起眼。
先前城门有一队练气士看守,却根本不用什么通关文牒,只要交了钱就让进。
池水城就建造在书简湖西边水畔。
书简湖极为广袤,千余个大大小小的岛屿星罗棋布,最重要的是灵气充沛,想要在此开宗立派,占据大片的岛屿和水域,很难,可若是一两位金丹境地仙占据一座较大的岛屿,作为府邸修道之地,最是适宜,既清净,又如一座小洞天。尤其是修行法门“近水”的练气士,更是将书简湖某些岛屿视为必争之地。
背剑中年男人挑选了一栋闹市酒楼,点了壶池水城最招牌的乌啼酒,喝完了酒,听了一些附近酒桌上眉飞色舞的闲聊,只是没听出更多的事情,有用的就一件事——过段时间,书简湖好像要举办百年一次的岛主会盟,准备推举出一名已经空悬三百年的新任“江湖君主”。
中年男人喝完酒吃完饭,与伙计结过账,就离开了酒楼,问路去了一条池水城内对所有人开放的猿哭街。猿哭街长达四里,开满了仙家铺子,两头有练气士守着,一样是不看身份、只认银子开道的做派,这一点,倒是有些像商贸冠绝一洲的老龙城,笑人无恨人有,谁有钱谁大爷。不信且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不过若是如此说来,好像整个世道,在哪儿都差不多。
腰挂朱红色酒葫芦的中年男人,之前听老车夫说过,在鱼龙混杂、往来频繁的书简湖,能说一洲雅言就不用担心,可在路上,他还是跟老车夫学了些书简湖方言,学的不多,一般的问路、讨价还价还是可以的。中年男人一路逛荡,走走看看,既没有一鸣惊人,扫荡什么天价的镇店之宝,也没有只看不买,而是挑了几件讨巧却不昂贵的灵器,就跟寻常的外乡练气士一个德行,在这儿就是蹭个热闹,不至于被谁狗眼看人低,却也不会被当地人高看一眼。
中年男人最后在一间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