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微思量过后,没有快步离开,而是摆出一副游历青庐镇的外乡大爷派头,弹了一枚雪花钱给一名校尉鬼将,后者赶紧双手接住了那枚雪花钱,用嘴轻轻一咬,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铜臭城以三座大坊著称于鬼蜮谷:一为女儿坊,有脂粉气冲天的众多青楼勾栏,毕竟铜臭城的人间女子姿色尤佳。除了一些皮肉生意,女儿坊还会贩卖人口,拣选一些瞧着模样灵秀的女孩明码标价。历史上不是没有外乡仙师相中铜臭城年幼女孩的根骨,将其带离鬼蜮谷的先例。相传,其中一名女童还是那八字纯阴的修道美玉,与救她于水火的恩人一起联袂跻身了地仙之列。世间山上门派仙府下山选取弟子、勘验他人资质,往往是各有所长也就各有所短,极难真正看准看透,何况千百怪的根骨机缘,我之蜜糖彼之砒霜,我之美玉彼之山石,这类情况数不胜数。对此,陈平安是深有感悟。那一趟离开书简湖往北走,无意间路过的那间金银铺子里边,有两个当时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少年伙计,因为有两位隐藏身份游历人间的老仙在旁看着他们,其中道行更深的老修士选取了那个看似憨厚无半点灵性的少年作为传道对象,而低了一境的修士选了那个机灵伶俐的少年伙计作为弟子。
还有一座走马坊,多是以物易物的场所。鬼蜮谷内的玉石矿物、灵花异草、白玉骨头,以及无意间获得的各种王朝遗物皆可在此买卖,各取所需。毕竟,鬼物修行也有自己的众多讲究,修行路上,每高一境,就能存世更久。
最后一座金粉坊专门交易那位点校宰相珍藏的秘宝。当然,外乡游历的仙师也可以拿出自己的宝物卖给那位城主妹妹——这就是陈平安此行的目的地,要来这里当个包袱斋,总得先练练手,学着脸皮厚一些才行。
金粉坊不大,一条街的店面铺子之外,多是尚未考取功名却才名远播的读书郎在此借住,这位点校宰相的想法确实天马行空。
陈平安来到街角第一间铺子,掌柜是个穿着华美的妙龄女鬼,还有两个脸色雪白的男童女童小鬼物。见着了腰悬披麻宗门禁玉牌的陈平安,两个小家伙都有些畏惧。铜臭城历史上多场灾殃可都是这些外乡仙在城中大开杀戒,死伤无数。
掌柜倒是色如常,客客气气问道:“老仙师是要买物还是卖物?我这铺子既然能够开在街头,货物自然不差,更不假。”
陈平安换了换嗓音,沙哑笑道:“我若是从那边走来,不就是街尾了吗?”
掌柜嫣然一笑,不以为意。说到底,铺子的生意从来是客人爱买不买、爱卖不卖。两个原本畏畏缩缩的小家伙倒是相视一笑:这个戴斗笠的老仙原来还会说笑话哩。
陈平安看了看铺子里边一架架多宝格上的古董珍玩,有灵气流淌的极少,多是些从骸骨滩古战场挖掘而出的前朝遗物,与乌鸦岭的盔甲器械差不多,无非是一个保养得当、光亮如新,一个遗落山野、锈迹斑斑。而且山上宝物可不是藏得住一些灵气就可以称之为灵器的,修士精心炼化打造,能够反哺练气士、温养气府才算灵器入门,再就是必须可以自行汲取天地灵气,并且能够将其炼化精纯,这又是一难。这便是所谓的“天地赋形、器物有灵”,世间众多皇宫秘藏在凡夫俗子眼中可谓价值连城,但从来不入山上高人的法眼,正是如此。不过店铺那件镇店之宝算是当之无愧的灵器,是一支无羽的重铁箭矢,想必此物的主人生前一定膂力惊人,是一位沙场悍将。箭矢尖头之上血迹斑斑,至今没有褪散,已经浸透箭矢之中。
掌柜见此人在箭矢之前低头凝视,微笑道:“老仙师真是好眼光,此物名为‘破山箭’,曾是陇西国一位沙场万人敌的物件。那位大将军是兵家修士出身,本命物是一张破山弓,配合十二支破山箭,一箭出去可以炸破山峰,威力极其惊人。这支破山箭更是稀罕,箭头沾染鲜血是由于射穿了另外一名敌对兵家武将的眼珠子,血迹千年不散,故而我家主人又将其命名为‘破睛箭’。若是寻常的铜臭城鬼物和那山中精怪,便是瞧上此箭一眼都要觉得眼眸生疼,老仙师若是买去,跋山涉水,持箭而游,自可邪祟辟易,鬼魅不侵。”
陈平安笑问:“那张破山弓如今在何处?”
掌柜道:“在骸骨滩那场荡气回肠的战事中直接给它主人拉得连弓身都断了。”
陈平安感慨:“好一场惨烈厮杀。”
掌柜笑道:“若非如此,哪有我们这些鬼物死而复生的机会,倒是要感谢那些不惜命的沙场武人才对。”
陈平安点点头:“我再逛逛。”
掌柜也不强求,任由那位头戴斗笠的老人离开铺子。
陈平安逛完了这条街上的所有铺子,发现是差不多的情形,都是一家铺子珍藏一件灵器,例如尽头那间铺子就搁放有一把铁板琵琶,品秩颇好。其余零零散散的古物珍藏都不太入流,哪怕陈平安想要低价购入,到别的地方再转手卖出,都没能挑出一两件来,想必真正的好东西都已经给那个点校宰相收在了那座“宫城”当中。
捡漏靠眼力,陈平安还是跟马笃宜和那只书简湖老鬼物学了些皮毛。不过好东西看多了,一样物件是好是坏,陈平安还算有点信心,可到底有多好,则终究还是差了些火候和道行。
最后,陈平安重返最早踏足的那间铺子,两个小家伙已经不太怕他,坐在门槛上晒太阳呢,只是挪了挪屁股让出道来。
掌柜笑问道:“老仙师在我们金粉坊可有意外收获?”
陈平安摇头道:“买不着价格合适又有眼缘的。”
掌柜瞥了眼陈平安背着的大包裹,问道:“老仙师是要割爱卖宝?”
陈平安点头道:“碰碰运气,不知掌柜看不看得上眼。”
掌柜笑道:“看过再说,如果真有那一眼货,我这铺子是不怕花钱的。”
陈平安便摘下包裹,轻轻放在柜台上,一件一件往外搬东西。
这只是避暑娘娘闺房和覆海元君水府的三成物件,足可见陈平安先前挖地三尺的能耐,可谓过境之处,寸草不生。
掌柜的脸色开始变得古怪,因为先前几件竟然都是些女子闺阁用物,脂粉罐、妆镜、线刻铭文鸳鸯纹银盒以及头饰,大如拳头却精细雕琢有殷红牡丹一丛、婆娑数百朵的头饰……这个外乡老仙师真是个老不羞的色坯玩意儿!
陈平安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妥了,便不忙往外掏东西,总算开始翻翻拣拣,取出几件稍稍正常的富贵物件儿,掌柜愠怒恼羞的脸色才稍稍好转几分。
当陈平安拿出一双金箸后,她的眼微变,比起瞧见那巧夺天工的金花头饰还要心动几分。
最后,陈平安只是取出了包裹中的半数物件,疏疏密密,便已堆满了柜台。他问道:“可有相中之物?”
掌柜视线随意地将那些物件全部巡游一遍,只在一件水粉瓷瓶上稍有停留,似乎大体上属于略有动心而已,更多还是大失所望。
陈平安哀叹一声:“既然你我都没能拿出一眼货,只好白走一趟铜臭城了。”
掌柜见那糟老头已经要收拾包裹,这才轻轻伸出一根手指压住那水粉瓷瓶,出声道:“老仙师,不知这小瓷瓶儿售价如何?我瞧着小巧可爱,打算自己掏钱买下。”
陈平安瞥了眼那水粉瓷瓶,故意流露出一抹讥讽之意,笑道:“它啊,在我这些宝贝当中是最不值钱的,送给掌柜便是。”
陈平安确定它是真不值钱,大家闺秀、权贵妇人兴许喜欢,可也就能卖个几十上百两银子,之所以被那掌柜独独看中,不过是一连串压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