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瘦的流民们,在看见她说, 自己是去救他们的时候, 那种发自内心的痛哭流涕。
每每想到如此, 沈绛便无法原谅端王此人。
他若是得了帝位, 这天下才是真正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连自己的臣民都不爱重的皇子, 又如何指望他大权在握, 拥有一切之后,再去珍惜那些无辜百姓呢。
傅柏林却说:“灼灼,你并未在朝中,又怎么能知道全部。太子德行如果真的像外界所说的那般宽容仁慈,那么他又何须惧怕端王。”
“无稽之谈,难道只因太子仁厚,就得忍受来自端王的一切诋毁与陷害?”沈绛此时竟气到糊涂,恨不得撬开傅柏林的脑子仔细看看。
她说道:“先生一直教我们明是非,辨真理,难道你到了京城,入了锦衣卫,进了朝堂之上,就把先生所教的一切都给忘记了吗?”
“师兄,你不该是这样的。”
少女倔强的声音里,透着说不出的失望。
一缕缕夜风,从门缝里穿透而来,将房内灯油上的火苗,吹的左摇右晃。
傅柏林上前一步,他伸手想要抚摸沈绛的脸,可是又似乎想到,她如今已是大姑娘,再也不是跟在自己身后,那个没糖吃就会闹腾的小女孩。
“灼灼,这世间总有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现在师兄就有必须要做的事情。”
沈绛不明白的摇头:“哪怕是助纣为虐?”
傅柏林:“你又怎么确定,师兄一定会助纣为虐?”
此话一出,傅柏林便抿着唇,不再说话。
显然他并不想将沈绛,牵扯到这些是非之中。
甚至他巴不得沈绛立即离开京城,回到衢州,可他也知,如今沈绛在哪儿,非他所能控制。
“灼灼,你只相信一件事,不管如何,师兄都不会伤害你。”
沈绛听着他的保证,却没有一丝惬意。
她望着傅柏林:“如果说这是师兄你最后的底线,那么我只能说,我很失望。”
对她而言,幼年时她与师兄一直受先生教导,她以为师兄会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像她父亲那样的人。
有勇有谋,为国利民。
可如果师兄入了朝堂,只是在弄权作势,助纣为虐,她心底说不出的失望和无力。
或许人最可怕的就是发现,自以为熟悉的人,其实早已经改变。
她与师兄自分别后,再到京城重逢,这中间的岁月几何,她都不曾知道师兄究竟遇到了些什么事情。
朝堂多风波,师兄又身在锦衣卫那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