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辣文肉文 > 熟悉的陌生人(韩少功文集) > 第55章 在后台的后台

第55章 在后台的后台(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实体】欲购从速·ABO 重现:韩少功的读史笔记 浪平风静 不得不肏 (1V1) 异界玄幻学府 表白被拒以后 哥哥们太爱我了怎么办[骨科NPH] 歧路(产奶) 北極星 以婚为名

我有一个朋友,肌肤白净举止斯文,多年前是学生民主运动的领袖。当时有个大学生慕名而来,一见面却大失所望,说他脸上怎么连块疤都没有?于是扭而去,的火花骤然熄灭。

认为英雄脸上必须有一块伤疤,这很可能是英国小说《牛虻》在作祟。由此看来,很多的血管里是流着小说的。也就是说,他们是按照小说来设计和作自己生活的。于是,贵族可能自居聂赫留朵夫;罪犯可能自居冉·阿让;丑们可能争当简·;美们可能争当薛宝钗或林黛玉。文学曾经塑造了很多的履历。

同样道理,六十年代的很多青年争着穿上旧军装往边疆跑,而九十年代的很多青年争着穿上牛仔装往票市场跑,这并不是前者与后者的自然属有什么不同——他们都只有一个脑袋两只手,都得吃喝拉撒,活得彼此无大异。至于热和兴趣迥别,那只能是文化使然。他们的用语、习惯、表格式以及着装时尚,不难在他们各自看过的文学或者影视片里,找到最初的出处和范本。

文学的作用不应被过分夸大。起码它不能把变成狗,或者变成高高在上的上帝。但它又确确实实潜藏在里,在很大程度上改写和历史的面貌。比如在我那位朋友的崇拜者那里,它无法取消,但能为定型:定型为脸上的伤疤,定型出因此而来的遗憾或快乐。

身上读出书来,是罗兰·尔特最在行的活。用他的术语来说,就是从“自然”中译出“文化”。他是个见什么都要割一刀的解剖专家,最警觉“天”、“本”、“自然”“本原”等等字眼,眼中根本没有什么初原和本质的,没有什么圣的。解剖刀一下去,剖不出肝肚肠胃,只有语词和句法以及文化策略,条理分明来路清楚并且充满着油墨和纸张气息。他甚至说,法国酒不是什么自然事件。酒确实好喝,这没有错。但嗜酒更是一种文化时尚,一种社会团结的隐形规范,一种法国式的集体道德基础和图腾仪式,差不多就是意识形态的强制——这样一说,法国酒杯里的意识形态还那么容易

面对的各种行为,他革命地揭示了隐藏在自然中的文化,但不大注意反过来从文化中译出自然,这就等于只谈了问题的前一半,没谈问题的后一半。诚然,酒杯里可能隐含有意识形态,但为什么这种意识形态选择了酒而没有选择稀粥?没有选择臭污水?文化的运行,是不是也要受到自然因素的牵引和制约?这个问题也得问。

事实上,文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几千年来单繁殖自我复写来的,不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凡有力量的作品,都是生活的结晶,都是作者经验的产物,孕育于们生动活泼的历史实践。如果我们知道叔本华对母亲、以及房客的绝望,就不难理解他对的仇视以及整个理论的冷。如果我们知道萨特在囚禁铁窗前的惊愕,就不难理解他对自由理论的特别关注,还有对孤独者内心力量的特别渴求。理论家是如此,文学家当然更是如此。杰出的小说,通常都或多或少具有作家自传的痕迹,一字一句都是作家的放血。一部《红楼梦》,几乎不是写出来的,四大家族十二金钗,早就进曹雪芹平静的眼眸,不过是他漫漫生中各种心灵伤痛,在纸页上的渐渐飘落和沉积。

所以说,不要忘了,从书里面也可以读出

文化的,创造着文化;的文化,也正在创造着。这就是文与相生相克互渗互动的无限过程。与文都只能相对而言,把它们截分为两个词,是我们语言粗糙的表现。

当今很多文学者从罗兰·尔那里受到启发,特别重视文本,甚至宣布“的消亡”。应该说,这种文本论是对本论的有益补充,但如果文本论变成文中无的唯文本论,就会成为一种偏视症,成为一种纯技术主义,不过是一种封闭修辞学的语词虚肿和句法空转。到来,批评之长可能变成批评之短,因漠视作品的生命源泉,失去批评的价值支点,唯文本论就有点半身不遂,必定难以远行。

其实,文学不论如何变,文与一,还是优秀作品常有的特征。知论世,还是解析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本着这一点,林建法先生和时代出版社继《撕碎,撕碎,撕碎了是拼接》之后,又推出《再度漂流寻找家园融野地》,把读者们读过了作品的目光,再度引向作家,作一次文与互相参证的核对。这一类书,好像把读者引小说的后台,看作家在后台些什么,离开舞台并且卸了装之后,是不是依然漂亮或依然丑陋,是不是继续慷慨或继续孤独,是不是还有点扶危济困的高风,是不是依旧在成天寻乐并且随地吐痰。作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编者这次没有忘记另一些幕后物——编辑。把他们也纳视野,后台的景观就更为完整和丰富。

看一看后台,是为了知论世,清查文学生产的真实过程。论世暂且不说,知其实很难。后台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保管箱。这里的们虽然身着便装,语,都是常态,但真实到了什么程度却不好说。文章多是当事或好友来写,看得不一定全面,有时还可能来点隐恶扬善以悦己或谀。即便是下决心做一个彻底透明的,也还有骨血里的文化在暗中制约。虽然不至于会用《牛虻》来设计和,但从小就接受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等等训练,现实社会里国籍、地位、职业、习俗、流行舆论、政治处境等等限制,很可能使们不自觉地把文化假象当自然本质,把自己的扭曲、变态、异化当作真实的“自我”——后台不也是一个广义的前台?

周作归附了侵略者政权。是真心还是假意?是虚无顺势的表现,还是怯懦媚权的表现?是某种文化背叛的政治延伸,还是某种私愤的政治放大?抑或他只不过是偶然的一时脑子里进了水?……也许这些因素都存在,不过是在不同况下构成了不同的主从和表里。他扪心自问,可能也不大看得清自己,更遑论旁和后。有些根据他的政治表现,把他的前期定为革命文学家,把他的后期定为反动文学家,显得过于简单,也不无失真的危险。由此可知,知论世也常常落个一知半解,不一定总是很可靠。

俗话说,生活是一个更大的舞台。这个舞台的后台纵几乎是无限,不是轻易能走到的。

的真实越来越令困惑,也是一个千古难题。

戏剧家布莱希特对真实满腹狐疑,提倡“疏异化”,就是喜欢往后台看,把前台后台之间的界限打,把文学的看家本领“拟真”大胆放弃。小说家皮兰德娄让他笔下的物寻找他们的叙述者,写下所谓“后设小说”,即关于小说的小说,也就是将小说的后台示众。这些方法后来侵音乐、绘画以及电影,已成为文艺创作流之一。创作本身成了创作的主题,艺术天天照着镜子,天天与自己过不去。艺术家们与其说仍在阐释世界,毋宁说更关注对世界阐释的阐释。这是本世纪的一个特征。

这个自我清查运动的特点是长于,短于建设。它不断揭虚假,冲击得真实感的话防不胜防和溃不成阵。但造反专家闯后台的消极结果,是真实无处可寻,真实从此成为禁忌。圣的大活们一个个被消解以后,一层层被消解以后,先锋文化只好用反秩序的混、无意义的琐屑、非原创的仿戏,来拒绝理解和知识,来迎痛击们认识世界的欲求,给满世界布播茫然。

这种认识自戕,具有对伪识决不苟且的可贵姿态,但它与自己的挑战对象一样,也有大大的软肋,比如把真实过于理想主义地看待。在这些造反专家们看来,似乎凡真实必须高纯度,容不得一点杂质,因此它像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妄想人妻 开局一把淫剑,专破仙子的防 暑假在姑姑家的淫乱生活 美母攻略 将东妻家女性全部调教成自己性奴隶 在被小姨子诬陷赶出家门以后 不良少年与吾妻 向我的母亲,突破! 宇崎学妹想要淫乱! 日遍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