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学生四书五经读的没有谢行俭这类由正规科举考上秀才的人精通。
这类学生,会被分到尚文、高节、称颂三馆,修业一年半或是一年以上,四书五经娴熟者,方可升入凛然、廉明二馆。
经此之后,还要继续学习一年半载,待司业官考核,认定其经史兼通、品行端正,便可以申请进入赤忠馆。
赤忠馆是国子监最高级的学馆,能进这里的学子,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从赤忠馆开始,学生正式实行积分制,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会面临两个选择。
一是根据祭酒大人的推荐,前往朝廷各部门底层学习做官门道。
二是选择不做官,直接参考科举考试。
一般进入赤忠馆的学子,都会选择前者,毕竟在没进入仕途之前能得到一次实习锻炼的机会,是天大的好事。
而且赤忠馆接触中央顶层官僚的可能性很大,像谢行俭,如果他有幸被选进赤忠馆,他肯定会跟着祭酒大人的安排进各部门学习。
不过,赤忠馆名额有限,且设置这套制度本就是为了服务权贵家族的子嗣,像谢行俭这样的寒门农家子,很难摸到赤忠馆的大门。
“你真的不准备参加国子监的选拔?”谢行俭写完一卷考集的初稿,停下笔,问坐在他对面的林邵白。
林邵白白天会抽一个时辰陪他一起在舍馆出考题,听到谢行俭的问话,林邵白从一堆书籍里头探出脑袋。
他揉揉查阅资料查得昏花的眼睛,见谢行俭情肃穆,林邵白不由好笑。
“当然不准备去,国子监对我们这些读书人而言,固然路子广,却不合我口味。”
谢行俭摇头叹息,“你到底还是没放下仇恨,那位重臣为你争取秀才……”
林邵白面色陡然阴沉,“那是我娘的一条命!没有他劳什子的举荐,我照旧能考上秀才!”
这话谢行俭信,整个县学的同窗,真要比拼学识,唯有林邵白能与他一较高下,何况林邵白还有一项过目不忘的绝技。
若当初林邵白没有走‘孝弟力田’科,今年院试案首于他而言有点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