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书肆人手众多, 很快就将乡试考集印刷出来。01bz.cc
一月中旬, 罗家书肆在京城推出谢行俭三人出的考集, 罗家书肆在京城本就有深厚的名声, 京城众多的读书人听到消息后, 纷纷赶过来。
有些拥护吴子原的书生则举着清风书肆的考集, 放言说罗家书肆的考集是在模仿吴子原, 还呼吁大家千万不要上当花冤枉钱。
谢行俭听到这些闲话的时候,正在考功司忙的热火朝天,好不容易做完手头上的活, 就被宋由美拉扯到树荫下面。
“罗家书肆新上架的考集,真的是你出的?”宋由美扬唇而笑,开门见山的问。
“嗯?你去买了?”
自从老侯爷跟他说, 出科举考集用不得像写话本那样偷偷摸摸后, 谢行俭在与罗家书肆签书契时,用的真名, 所以宋由美知道是他, 一点都不惊。
宋由美从怀里拿出印有谢行俭大名的一卷乡试题, 不紧不慢道, “你瞒着我好苦啊, 这一个月来, 你我在考功司同进同出,我回家后倒头就睡,你却熬夜发狠出书——”
宋由美瞥了一眼谢行俭眼底淡淡的黑青, 皱眉道, “你身子吃的消吗?白天考功司的事杂多,你又要紧赶慢赶的写乡试题,想来花了不少心思吧?”
“花心思是必然的。”谢行俭给自己烧了一壶浓茶,抬眸问宋由美要不要来一杯。
宋由美探头望了一眼浓浓的茶水,摇摇头,纳闷道,“怪不得这些日子你整天喝苦茶,原来是夜间为了出题,熬的太久,所以白日就靠这些苦茶给自己提?赚这样的辛苦银子,划算吗?”
不怪宋由美看不上出考集赚钱,谢行俭若是和宋由美一样出身豪门,想必他的金钱观也会比现在宽广,他自然也看不上考集赚来的小钱。
谢行俭和宋由美这一个月相处下来,两人早已熟悉,宋由美性子跳脱,谢行俭偶尔会跟宋由美开几句无伤大雅的笑话,宋由美丝毫不觉得有被调侃的难堪。
谢行俭见宋由美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眼珠一转,旋即笑道,“你呀,不知民间疾苦,才敢大言不惭的问我值不值得。”
宋由美看了一眼低头吃苦茶的谢行俭,颇为好的道,“难道出考集这般劳心费力的活,你还乐在其中?”
谢行俭咽下口中的苦茶水,笑的胸腔直振,站起来无语的拍拍宋由美的肩膀。
“说你不知民间疾苦是看的起你……”
谢行俭忽而敛起笑容,沉声道,“我出这份考集,不过才熬半月的夜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而已?”宋由美惊愕的声音拔高。
“当然。”
谢行俭扫视一圈月前还是光秃秃的树干,如今慢慢的冒出了绿油油的新芽,到处生机盎然。
“由美兄,你可知民间几月播种,几月插秧?”谢行俭突然问。
宋由一愣,羞愧的摇头。
谢行俭不以为意的笑笑,“不知农时又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你从小就含着金汤匙出世,家境丰厚的你压根用不着知晓这些农家事。”
宋由美松了一口气,疑惑的道,“我在讲你出考集的事呢,你说播种插秧干什么?”
谢行俭笑了两声,回忆道,“提这个自然有我的道理,农家春天播种插秧,就要忙活一两个月,早稻到了夏季还要跟别人家抢田里的水,有时候一晚上都要守在田里,夏季田里蚊虫纷飞,被叮咬后就啪的一巴掌拍下,手上刚挖水沟沾到的淤泥就黏在身上,等太阳出来后,人都不成样了,整个就是一个被泥巴包裹的泥人……”
宋由美一想到被泥水裹身的脏兮兮感觉,顿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这还不算什么,”谢行俭继续火上浇油,“春季稻收割时间正逢火热的夏天,农家人可不管天有多酷热,顶着烈日,一心只想着抢收田里的稻谷。”
“连轴的割完稻子,农家人顾不上擦汗水,就要去摔稻子,摔完一粒一粒的稻子,这还不算结束,还要趁着大太阳,每日翻晒潮湿的稻谷,直到晾晒干水分,这一季水稻才算收获完成。”
谢行俭顿了顿,又问宋由美,“由美兄可知农家人这一番劳作要历时几个月,换来的银子又有几何?”
宋由美脸上的笑容早已不见,面色寡淡,似乎不敢相信每日都被他嫌弃食用的米饭,端上桌前竟有这么多不为他们富贵人家所知的事。
宋由美当然不知道一季水稻要多久才能成熟,谢行俭轻吹着茶水,抿了一口淡淡道,“农家人种稻子花的时间和精力远比我出一份考集多的多,但他们这般辛苦劳作,赚的银子却不及我的万分之一。”
宋由美再次张大嘴巴,“我听你的意思,他们至少要花半年功夫才能将庄稼抬回家,这样辛苦还赚不到银子?”
“你啊,真该走出京城多看看。”
谢行俭无奈的笑笑,“朝廷虽立意士农工商,要我说,从富贵角度来看,这排序得反过来。”
“反过来看还不行,还得将农延后挪一位,天底下的诸多辛苦都是农家人在吃,他们夜以继日的守着耕田过日子,拿着微薄的血汗银还乐呵半天。”
谢行俭叹息道,“相比较,我熬半月的长夜算不得什么。”
似是想起什么,谢行俭沉闷的心情有一丝开朗。
“眼下考功司休沐,由美兄手头可还有事,若无事,不如陪我去罗家书肆看看?”谢行俭诚心想邀。
宋由美欣然同意,两人收拾妥当后,立马往罗家书肆的方向走去。
罗家书肆设在国子监附近,周围四通八达,谢行俭和宋由美刚走到街口,就被眼前拥挤的一幕惊呆了。
他们现在站的位置离罗家书肆大门还有五六米远,荒唐的是两人被挤在人圈外,压根进不去罗家书肆。
耳畔喧嚣声振聋发聩,一群长袍书生高举着钱袋子,扯着嗓子说要买乡试考集。
谢行俭两人个头高,往前眺望了一下,只见罗家书肆大门敞开,门口排了五六个小厮在收钱发书都忙活不过来。
谢行俭眼尖的发现,罗家书肆左边门框都被人给挤坏了。
他这些天都忙着吏部的事,只听罗家大掌柜的派人给他递过消息,说乡试考集卖的不错。
他以为比吴子原稍好一些而已,可眼前热火朝天的一幕,实打实的告诉他,这哪里是好一些,是好太多了。
宋由美立刻看向谢行俭,开怀大笑道,“恭喜行俭兄,我前两日买的时候,人也多,却也没今日这般门庭若市,想来你这书的好名声,这几日在读书人周围传开了,慕名而来的人是越来越多。”
罗家书肆生意好,到时候他拿的分成也会多,谢行俭望着面前乌泱泱的脑袋,忍不住笑开。
他往旁边挪了挪,好让后头过来的书生挤进去。
里头不时有拿着考集出来的书生,只见他们拿着考集,顾不上走路,就站在那翻阅。
“我原看不上罗家书肆出的考集,毕竟我手上已经有了清风书肆新出的考集。”有人道。
“昨晚看到旁人都在看这书,我借来一阅就入了迷,无奈同窗急用,我只好归还,好在今天早早的过来买了它,咱们实属幸运啊,刚听掌柜的说小话,说罗家书肆印刷的三千本几乎快卖光了,再想买,得等好几日呢!”
谢行俭寻声望去,说话的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