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有两个不同阶层的家庭,宋康昊饰演基泽一家,李善均饰演的朴社长一家。相对而言,基泽一家的刻画是比较到位的。但朴社长一家呢?未免太过流于形式,全部都是概念化的人物。
这个剪辑版中对韩国的新富阶层可谓极尽嘲弄之能是,做为一家之主的朴社长,是IT公司的首脑人物。这些依赖互联网时代而一夜暴富的精英,其实生活在物质堆砌精神空虚的堡垒当中。
这些人设的方向都没问题,问题是刻画的过于粗略简单,这也正是我觉得它不如《燃烧》的地方。同样是讲阶级的主题,《燃烧》对人物,至少是对富人阶层的描述,更令我感觉可信。”
吴明轩闻言有些失望道:“只是这样?”
管虎很是心虚地点了点头,奉俊昊这时候也很想知道吴明轩是有什么高见,管虎说的那些问题他很清楚,也注意到了,算是缺点,但并不是很严重,这些可以通过剪辑补充,不算致命缺陷。
不过吴明轩随后的评价是让奉俊昊意识到了他跟吴明轩这样的顶尖大导演之间的差距,吴明轩不说那些设定剧情上的问题,只是说了几个非常致命被奉俊昊忽视掉的问题。
“这其实是很多韩国电影一个共通的问题,就是导演太想在电影里表达出特别多的观点却忽略了电影的流畅性,在处理某些转折的时候特别生硬,铺垫的不够让观众信服。
以数学的角度比喻就是一道挺难的证明题,导演罗列的论据不足以证明他要表达的观点,在很多情节的处理上画蛇添足,不够简单直接,反倒是降低了原本可能达到的高度。
在主题跟深度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在观众影迷的观影体验上很有问题,拿奖只是一方面,艺术性是很重要,但一部电影拍出来是给观众看的,观众是否喜欢,是否觉得这部电影值得这张电影票也同样很关键。
你东西装的太多,表达的太多,很多镜头剪得很多余,反倒影响到了节奏,同时也有虎哥刚才说的几个问题,所以我后面会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些补救,如果是有素材上的缺失,那你现在就把剧组重新召集,准备进行一些镜头的补拍。”
奉俊昊点了点头,没有当众出声反对,直接是按吴明轩说的办,能写出这样的剧本,本身就是投资人跟监制,还是拿过奥斯卡的世界级大导演,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他更专业,所以听别人的没错,不服气也得等你成功之后再来说这话。
吴明轩跟管虎并没有直接离开这个小型放映厅,而是开始起了各自的观影笔记,进行镜头跟剧情的记录。
这在剪辑的时候经常都会用到,一些镜头跟剧情是要进行保留的,然后再从素材里面进行扩展跟补充,把一些关键的剧情镜头进行丰富,然后保证电影的完整度跟流畅度。
因为奉俊昊这版的完成度本身就很高,所以工作量并不大,接下来就是一些之前提出的问题补拍,然后制作最终的成片。
差不都是到了11月6号,吴明轩这版最终出炉。包括导演奉俊昊跟投资人李万姬在内的相关人员是再一次
聚集到了傻帽的专用放映厅看起了这部对整个韩娱圈至关重要的冲奥电影。
电影看完后奉俊昊不得不承认,在流畅度方面确实是比自己之前的版本强,而且在一连串的压抑之后,用一个开放式偏阳光一些的结局其实会更有味道一些,希望跟对未来美好的向往这是人性。
而且这样看似美好的结局在最后末尾的镜头转化中是迅速又把所有观众拉回到了现实,仔细品味一下是瞬间感到后背一凉。
原来这不过就是金基宇的幻想,一切都不会实现,他的爸爸只能永远躲在地下室当他的寄生虫,一辈子都不可能活到阳光之下,在阶级固化的大环境下,底层穷人并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可能。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寄生虫》来袭3!
吴明轩之所以这样收尾,一来是应付总局,二来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奥斯卡的这些评委历来是最喜欢这样的镜头艺术故弄玄虚,这样一弄,电影的深度是直线上升,比单纯的写穷儿子脑子坏掉,一切只是幻想更能打动人心,也更有深度。
不过跟吴明轩他们预料的差不多,《寄生虫》的过审跟评级并不理想,虽然里面没有什么露点很黄很暴力的激情戏,也没有出现什么很血腥暴力的镜头,但这样描写现实揭露人性直指人心的电影,有时候是比性和暴力更可怕。
例如后面那部引发多国暴乱的《小丑》,既不黄也不暴力,但电影太过压抑,揭露的问题人性太过沉重,所以是看的不少人心里很不舒服,让这些人想要像小丑亚瑟那样疯狂发泄一下,这是这类电影最可怕的地方。
别的先不说,做为韩国近三十年最为重要的一部冲奥电影,韩国本土的电检局就是给的仅次于18禁的15禁,禁止十五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观影,觉得电影不适合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观看。
这可是仅次于韩国的那些拥有大量血腥色情镜头,在大屏幕上演真枪实弹激情肉搏的三级片的分级,站在这个角度,这电影确实是太过真实扎心,以至于有关当局也得进行一些观影限制。
连韩国本土都这样不给面子,这电影在欧美那边自然是PG17起步,近乎是等同于色情片血腥暴力脏话连篇的R片,跟《死侍》系列、《小丑》差不多算是一个分级,比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还要高出一个等级。
这个分级的电影国内基本上是不可能会上的,懂行的都很清楚,PG13就是国内最后的倔强,谁叫国内家长动不动就是怕教坏小孩子,所以PG17跟R片国内基本没办法过审。
不过这一次是特事特办,吴明轩这边也大致是做到了之前的承诺,在2022北京世界杯成功申办的大背景下,有关部门还是卖了他这个面子,最重要的是这电影的质量是真的很高,让不少电影人看的很是激动。
一向喜欢钻营投机取巧的徐光头是看到了机会,想到了2013年11月1日在美国上映的奥斯卡获奖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所以立马是在网络上找寻起了跟电影相似的热点人物,没曾想还真被他找到一个非常相似却又更为离奇的人物。
最近正忙着《寄生虫》上映的吴明轩自然是没有注意到这事,直到韩三爷的女儿,硕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11级导演系的韩家女跟主演徐光头拿剧本去总局立项成功后,吴明轩才知道这事。
原本吴明轩是打算16年出手的,没曾想对方也提前了,估计连完整的剧本都还没写好,只是抢先立项,打算借《寄生虫》的东风上映几部题材类似很有深度反应社会现实的剧情电影。
这类电影国内的编剧不是写不出来,而且写出来了没办法拍,限制太多,所以绝大多数时候这是所有人都不敢触碰的雷区。
现在有了吴明轩顶在最前面开荒,徐光头又成功拉拢到了韩家女这个背景人士,而且这是别人导演系(导演系是五年)的毕业作品,也是正式进圈后的首部处女作,韩三爷现在还没卸任,谁敢不给这面子?
吴明轩也不得不承认,徐光头不愧是聪明的没头发的,是真的很精明,选择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时机,还真让他咸鱼翻身,自己手里一早写好的《我不是药神》直接就被废掉了。
没有韩家女的话,吴明轩还有办法掺和进去,跟对方好好的玩玩,有韩家女这个背景人士那就没办法了,不是惹不起,而是没这必要,又不是什么很重要的项目,只能是让徐光头那混蛋捡了这个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