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点点,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张无忌一听,不由顿开,自己是穿越而来,居然连当年朱元璋称霸天下的九字真言都不记得,简直是大意了!当年毛泽东对这九个字都推崇有加!幸好眼前的法师提醒,要不然自己真的会称帝建后宫了!张无忌给法师磕说道:“弟子记在心里了,一定奉行不渝。”
法师又打禅语道,“非王不王,是王非王,王者不王是王,先称王者不一定是王,不称王者未必非王,非王而王非王也。”
张无忌说:“弟子懂了。”停了一下,他说:“敢问法师法号?”
“名字不过记号而已,姓字名谁其实都不重要!”法师微笑的说道。
张无忌道:“那……那我将鸣寺重修,请法师做住持,这也方便弟子有机会朝夕求教。我知道功名利禄对大师来说如浮云,但屈就国师,不知可否?”
法师却来了个顾左右而言他:“贫僧诵经时间到了,请勿打扰功课。”说完,他面无表地走回到荫影中,坐在蒲团上,木鱼声声中,诵经声起,再不理睬张无忌。
张无忌知道自己遇到乃是真佛,当即三叩九拜之后,怏怏而出。但是心里一直谨记那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第218章 缓称王
回城路上,众都很开心,尤其是求签之后,个个都是神采飞扬的。
郭宁莲问张无忌:“是个什么和尚,这么神秘,不让我们见?”
张无忌说:“一个高,讲的是天机,以参禅方式告我。”
赵敏问:“什么意思呢?参禅的方式?”
张无忌点点,道:“他赠送我九字真言!说如果我能按这九个字去做,将来就是天下之主……”
“九字真言!?是那九个字?”
众都
感好奇的问道。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张无忌娓娓道来。
“我听着怎么有点像童谣呢?”赵敏道,“不称王,筑那么高墙,存那么多粮做什么?那一个不问世事的老和尚,会不会的忽悠的……”
张无忌摇摇说道:“此乃真正的世外高
!积存力量,厚积薄发。缓称王不是永远不称王,只是不到时候,所以他说,王者不王是王。”
郭宁莲也跟赵敏一样,大不以为然,道:“这么大的事,就凭一个和尚胡诌几句你就信了?她知道李善长、陶安、杨宪这些在写劝进表呢,连礼仪上的事也都着手了。”
张无忌说道:“劝进是他们的事,劝而不进是我的事。”
郭宁莲说:“你不称王,恐寒了将士的心。大家跟着你出生死,谁不求封妻荫子?”
“是啊,带兵打仗,都是希望加官进爵,要不然谁愿意拼命去打仗啊!”赵敏说道。
周芷若道:“就连韩山童都已经称小明王了,你是教主,这个时候还不称王实在说不过去啊!”
“这个你们就不懂了。”张无忌说道:“不称王,与小明王、徐寿辉他们是一家,他们还不敢公然独立山
,如此一来他们就在北面挡住元朝大军;如果称王,这个盟友便可能成为仇敌,咱们刚刚占有金陵,比起张士诚、徐寿辉、韩山童、方国珍的势力,差远了,一旦他们都来攻打我们,是无法支撑的。将来,在他们的缝隙里做大了,那就无所畏惧了。先称王者不一定是王,不称王者不一定非王。”
杨妙可听完不由赞许的点,道:“是啊,不是不称王,而且时候未到。时机到了之后,黄袍加身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只要把实力壮大,等天下都拿下了,何必担心称王称帝的事
。”
“可是各地的义军都称王了,如果相公你还是不称的话,我担心将士们会心寒。”郭宁莲担心的说道。
张无忌点点,道:“你说的这点也是个问题,必须要好好的对待。”
游历半天,张无忌偕同五回到金陵府衙,张无忌刚换了衣服,李善长来了。
李善长告诉张无忌:“教主,有消息说,我们派去的使者杨宪被张士诚扣住了。”
张无忌一听就来气,道:“真是个小!我提出与他睦邻守边,通使往来,他竟敢这样无礼!”
李善长说,“他不但不理睬我们,还发舟师攻镇江,徐达倒是把他打败在龙潭了。”
“什么!?他们居然攻打我们?”张无忌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这放着元兵不打,自己
打自己
,简直就是岂有其理。
张无忌气愤的说,“既如此,可命徐达攻他的常州。”
李善长道“常州乃是张士诚的重镇,有重兵把守。我们全力攻击也可以拿下,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我们如今向浙西发展是要务。那里相对比较薄弱,容易得手。”
张无忌点点赞同,道:“命蓝玉从安徽向浙江出击,在攻取青阳、旌德各县后,元将阿鲁灰防守在万年街、昌化,必起兵救援,可乘势歼灭,如能顺利攻取,就可与胡大海、邓愈合兵攻打建德路。”
李善长说:“蓝玉今年才十七岁,已经一连打了几个胜仗了,初出茅庐就这样能征惯战,前程不可限量。”
张无忌说:“是啊,这小子感觉全身有用不完的力气,大将之才。”
不一会儿,冯国用、陶安带了一大批文武官员捧着劝进表来见张无忌了,他们跪了一地,苦婆心,辞恳意切,张无忌却出奇地冷漠,像听一桩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
陶安说道:“主公,金陵向来有帝王之气,如今更应在主公身上。”
张无忌淡淡的说道:“我现在还不想称王。”
冯国用善于鼓动,他说:“主公,称王有称王的好处。称王便可名正言顺地号令四方,现在你是明教教主,又是天下义军首领,武林盟主,加之屠龙刀、倚天剑都在手上!只要你称王了,大家肯定会归顺的。也使感到这是有别于腐朽元朝的,大家跟随主公有个奔
……”
张无忌说:“我意已决,诸位卿休要再提此事。否则犹如此案!”说完,挥掌直劈一旁的书桌。
“轰”的一声,只见那个书桌顿时化作木碎。众一看,心中不由大惊,一个个的冒冷汗。
张无忌见大家都不吱声,当即解释的说道:“不称王,不显山不露水;称了王就招风,就是元朝和各路诸侯的打击目标。找个水的地方藏拙,是最好的办法。有
送给我三句话,九个字,我说出来你们听听: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李善长最先醒悟过来,立即说:“高,这叫韬光养晦,不是不称王,而是缓称王。主公英明啊,不愁大事不成!!”
众听毕,聪明的
都明白了,不聪明的
也迫于张无忌挥掌碎桌的影响,不再劝进,也都释然了。
处理了暂且不称王的朝议,张无忌又给大臣们一起商讨国政,张无忌要求新占领的地方,为了巩固根据地,必须要“打土豪分田地,做到耕者有其田!”
“主公,只怕这样一来,各地土豪和地主都不会支持我们……会产生负面……”
“胡说!”张无忌心想,老子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比你们懂得更多,当即说道:“你们说,这世上地主多还是无地的农民多?”
李善长道:“当然是农民多。”
张无忌道:“我再问你们,参加我们义军的是地主土豪还是农民子弟?”
李善长道:“自然是贫苦的农民子弟!”
“这不就了吗?”张无忌道:“农民兄弟们都已经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