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是在夏天,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雨水多,一下雨,泥石流动不动就把山路冲坏了。要是咱们被泥石流困住,就只有等死了。”小赵回答李余说道。
“什么?那咱们要去的那个村子里的人怎么到外面去呢?他们不清理山路的吗?”
“清理山路!说得容易,哪里来的钱唆?咱们要去的那个洞子村,到了夏天之后,由于泥石流断路的原因,经常是半年与外面联系不上。”
“半年!……”李余感到一阵恶寒,尽管他已经在发挥他最大的想象力了,但是现实一次又一次的告诉他,事实比他想象得更可怕。
“一定要快点逃出去。”李余脑子里的这个念头更加强烈了。
但是……
他没想到,他们这一走就是三天,三天的山路对于即使生活在大山里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何况是刚刚从大城市中出来的李余。在最后一天的时候,李余几乎是被小王和小赵抬到了洞子村。
已经是意识迷乱的李余,迷迷糊糊中好象是听小王似乎对某个人说:“人就交给你们,千万小心啊,我们先……”
后面的话,李余一句也没听见就睡过去了。
或许是三天来的劳累积累得太多,所以李余一直睡到了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才睁开惺忪的眼睛。
刚刚醒来的李余摇晃了一下双肩,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使得他打消了想要坐起来的念头。
“哎,看来以后要多锻炼一下身体了。”李余自叹道。
“李先生醒了,李先生醒了。”突然的声音把李余吓了一跳。
这时他才感到自己是睡在了一间屋子里,并且屋子里还有其它人。
那人见李余醒过来了,连忙跑出了屋子,似乎是叫人去了。
过了一会儿,一阵凌乱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李余从声音上判断,至少有好几个人。
“李先生,你可醒喽!”一个苍老的面孔出现在李余前面。
“你是……?”
“我就是这个村的村长,老高。你好啊,李先生。”
“你好。”
第o2章
一边握手,李余一边仔细地看着眼前的这个村长老高。
五十多岁的年纪,穿着一件破旧的蓝色上衣,一条灰色裤子,头上还戴着他以前只在电影中看到过的,中国农村五、六十年代流行的那种帽子,在村长那黝黑的脸上,到处都布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
“和电影里的可真像啊,真是标准的村长。”李余心中暗想。
“李老师,我们盼望你来很久了,终于可把你等来喽!啊,对了,李老师一定饿了吧?孩他妈,赶快去煮碗面。”村长热情地招呼李余。
睡了这么长的时间,李余也的确感到肚内空空,也就没有推辞。很快的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摆在了李余的面前,李余很快就把面吃完了。
“怎样,李老师,要不要再来一碗?”
“啊,不用了,谢谢。”李余擦着嘴说道。
“那好,我带你去你的房子吧!”村长对李余说。
“我的房子,那,这里是?……”
“哦,这里是我家,你的房子就在旁边。”村长说道。
李余听完,跟随着村长走出了这间由竹子搭建的房子。
“哇……”刚刚出来,李余就被眼前的的情况惊呆了。
“这么大的山洞啊!”
李余直到这时候,才发现自己竟然在一个巨大的山洞里。此时他还不能看清楚山洞的全貌,但是五十米左右高的洞口看起来的确很有气势,人站在这样的山洞里,才能体会到自然的伟大。
藉助洞内两边的照明灯,李余看到洞内异常的宽阔,在洞里两边都有房子,中间让出一条道路来。和他以前考古实习的时候去的一些洞不同,这里的地上没有乱石,而是夯实的土地。看来,这里住人的时间已经不短了。
“李老师,这里以后就是你家了。”村长老高指着一间房子对李余说道。
李余看了看这房子,好象和刚才村长家的房子没什么区别。不仅如此,而且整个山洞里所有的房子好象都是用竹子搭建的,样式基本上一样,很难区别。
“进来看看。”村长说着一推门就走了进去。
李余紧跟在后面走进了这间他以后要住的地方。
房子里的面积不大,加起来大概有四十平方米的样子,也没有分隔,就一个大间。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大箱子和一张大床,就是房子里的所有的家俱了,看样子还都是用竹子做的。
“这里以前有人住过吗?”李余环顾四周,问村长。
“哦,以前是有人住,以前是许老师的住的,哎,可惜呦……”
“以前的许老师,也是村里的老师吗?”李余问。
“是呦。”村长的表情有些哀伤。
“怎么了,他离开这里了?”李余随意地问道。
“不是,他在去县城的路上被泥石流给冲走了,连个尸骨都没找到。哎!”村长叹着气说道。
“不……不是吧,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啊?”
“就是上个月。许老师可是个好人,他也是从大城市里来的,在我们这个穷村子一住就是十年,教了不少娃儿。哎……”
“是这样啊……”李余看着四周,感到一丝的不舒服。
“对了,李老师,走,咱们出去转转,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我们村子。”村长提议道。
“哦,好。”李余放下了自己的背包,和村长走出了房子。
“不用锁门吗?”李余在门上找了半天也没看见锁在哪里。
“哈哈,放心吧李老师,我们村里从来不丢东西。”村长笑着说道。
“哦。”李余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跟随村长走出山洞后,面前的景色豁然开朗。
一块圆型农地出现在李余面前。四面都是环型的山,这里似乎完全被山给包围住了。现在正好是夏天,农地里的各种农作物长势正好,只是有点奇怪的是,李余看到在地里干活的却以女性居多。
“好大的一块地啊!”城市中的人很少见到这么大块的农地。
“是唆,不过这也是我们村所有的耕地喽!”村长说道。
“这块地有多大?”
“差不多五百亩吧!”
“哇,这么大啊,那你们干吗非要住在洞里呢?外面很大呀!”李余不解的问。
“是这个样子的,以前的时候我们村子里人多,而且那时候种籽不好,每亩收获得少,所以我们村子的祖先都住到洞子里面去了。”村长说道。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吧?”
“是啊,听老人们说,我们村子的祖先是在清兵入关的时候避祸逃到这里,才建了这个村子。”村长说道。
“清兵入关!学习考古的李余当然知道清兵入关是1644年的事情,那到现在岂不是已经三百多年了。”
“我说你们的口音怎么和我在县城里听到的有些不同呢,原来如此啊!”学习考古的李余深知,在中国,很多乡村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往往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历史。
“听老人们讲,我们祖先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人很多,那时候亩产比较低,所以这里所有的地都被种上粮食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