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一齐遣回长安。本世纪(前一)第一年(前一○○)中匈恢复邦,中国派遣正使苏武、副使张胜赴匈
汗国报聘。莫名其妙的怪事就发生在这位丑恶的副使张胜身上,张胜跟早先投降匈
汗国的一些汉
,密谋乘且囗侯单于外出打猎时,杀掉匈
的智囊卫律,然后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国,这种卑鄙计划,竟出自高级外
官员,使
心惊。事
败露后,经过一场流血杀戮,
国心切的张胜露出投机的原形,投降匈
。而毫不知
的苏武却拒绝投降,匈
把他放逐到冰天雪地的北海(贝加尔湖)两国刚刚恢复的邦
,被一个小政客
坏,重新以兵戎相见。
苏武被放逐贝加尔湖,靠牧羊维生,二十年之久,始终拒绝投降,匈汗国宣称他早已死亡。一十年代最后一年(前八一)中匈复
,中国派到匈
汗国的使节听到苏武仍然活着的消息,就告诉匈
说:中国皇帝曾
下一只雁,雁足上系着苏武求救的信件。匈
吃了一惊,才把他释放。苏武出使时只四十余岁,回国时已六十余岁,妻子早已改嫁,家
也早星散。他的故事,两千年来,中国有无数小说、戏剧和歌曲,歌颂他忠于国家坚忍不屈的伟大
神。
苏武被囚的明年(前九九)中国大军分两路向匈汗国进攻,一路是大将李广利,出兵酒泉(甘肃酒泉)
西域,到达天山,被匈
击败。另一路大将李陵的遭遇,更为恶劣。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出兵居延海(内蒙古额济纳旗)向北
沙漠,行军三十余
,挺进到浚稽山(蒙古戈壁阿尔泰山)跟匈
且囗侯单于的三万
相遇,李陵迎战,杀数千
。且囗侯单于召集援军,约八万余骑,李陵只得撤退。但最强悍的步兵,摆不脱骑兵的追击。匈
兵团分为两翼,左右展开,把李陵兵团夹在当中。李陵且战且走,数
之后,退到一个不知名的山谷,规定士兵受伤三次以上的才准坐车,受伤两次以上的改为驾车,受伤一次的继续战斗,又杀匈
三千余
。再走四五
,到达一片苇
茂盛的畜牧地带,匈
兵团顺风纵火,李陵却先行纵火自救。再南行,到达山丘区域,且囗侯单于命他的儿子攻击,李陵兵团在树林中设下埋伏,又杀匈
三四千
。且囗侯单于以元首之尊,亲自指挥十六倍于敌
的
兵,追击十余
,不能取胜,简直愤怒得发狂,攻击更加猛烈。李陵在沙漠中再南行四五
,又杀匈
两千余
。且囗侯单于已经发现李陵是一支孤军,更紧追不舍。两翼越过李陵,在李陵前方合围,遮断退路,箭如雨下,呼喊投降。李陵继续战斗,一
之内,
出五十万箭,箭遂用尽。就抛弃车辆辎重,全体徒步前进,还有三千余
,进
囗汗山(蒙古谱颜博格多山)匈
兵团堵住谷
。
夜,李陵徘徊阵垒之间,叹息说:“再给我们每
十枝箭,就能支持到边界。”
然而,他没有箭。夜半,李陵下令击鼓突围,鼓已裂,不能发声。李陵命向四面八方冲出,一以分散敌
注意,一以希望有
能逃回中国向政府报信。他与另一位将军韩延年上马,率亲军十余
,越岭南走。匈
兵团
水般追击,李陵身上除短兵器外,没有他物,不能阻挡敌
缩小包围圈。终于,韩延年中箭而死,李陵被俘。
两年后(前九七)大将李广利、韩说、公孙敖,分别出朔方(内蒙古杭锦旗北)、五原(内蒙古包)、雁门(山西右玉)三路再向匈
汗国进攻。匈
早得到消息,向漠北撤退,三路大军都无收获。七年后(前九○)李广利再出五原,而皇帝刘彻却在首都长安,以诅咒的罪名把李广利的妻子逮捕下狱。李广利正在乘胜追击,听到消息,立即抛弃大军,只身向匈
投降。这是刘彻的残忍
格
出来的国际笑柄,并且使反击匈
的军事行动,再度受到挫折。
本世纪(前一)初期,中国站在失利的一边,但并没有大战,李陵以五十步兵对抗匈八万骑兵,只是一赤斗而已。匈
汗国竭力避免与中国决战,希望积小胜为大胜,使中国疲惫。这种
形,维持四十年,直到本世纪(前一)中叶。
二司马迁·路温舒李陵被俘,使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受到酷刑。
司马迁,夏阳(陕西韩城),他的史学名著《史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最有价值的史书。
在幼年的时候,司马迁跟随父亲游历了很多地方,东南到过会稽(江苏苏州);南方到过沉江湘江(皆在今湖南);东方到过鲁县(山东曲阜);西南到过郡(四川重庆)、蜀郡(四川成都)、益州郡(云南晋宁)可以说他足迹走遍半个以上已知的世界,这对他开阔的心胸和写作的技巧,有很大帮助。父亲逝世后,他继任父亲的官职——天文台长(太史)随即着手撰写《史记》——中国第一部传记式的通史。
然而,当这部巨著写到一半时,李陵被俘,皇帝刘彻大怒,在专制帝王眼中,只有自己的命值钱,别的命都不值钱,所以,他认为李陵应该自杀。大臣们谄媚刘彻,也一致认为李陵应该自杀。刘彻问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的灾难于是来临,他回答的恰恰是刘彻所不愿意听的话,他说:“李陵对士兵非常
护,平时常以杀敌报国为最大志愿。如今不幸战败,而一些没有冒一点危险的大
先生,却在一旁议论纷纷,挑剔他的过错,使
痛心。李陵以不满五千
的步兵,
沙漠与八万骑兵对抗,转斗数百里,箭尽力竭,但仍冒白刃反攻,部下毫无离心,自古名将,不过如此。他身虽被俘,却曾力挫强敌,也足以名垂天下。而且我更相信,李陵忍辱投降,绝非出自本心,他一定另有计谋,
报效祖国。”
纪元前八一年,刘彻已死,在匈羁留二十年的苏武被释回国时,写信给李陵,劝他一同回国。李陵复信说:“我当时所以不死,只是打算效法前辈英雄,有所作为。可是,大志未成,全族被刘彻屠戮,老母都不能幸免。仰天捶胸,眼泪流尽,继之泣血。”
忍辱负重的不可能被狂热分子体谅。沉痛的心
,也不可能被浮滑之徒了解。所以李陵、司马迁不得不成为悲剧
物。
刘彻既决心屠戮李陵全族,对司马迁赞扬李陵的话,当然使他大为光火,就把司马迁囚诏狱。法官会审的结果,确定司马迁犯了包庇叛徒的伪证之罪,判处死刑。司马迁的家
为他好不容易借贷到一笔赎金,才减为次一等的腐刑——将生殖器割除。
腐刑固然痛苦,但尤其羞辱,司马迁几次都要自杀,但他终于在残忍的命运下活下去,为的是要完成他的《史记》巨著,他的苦心使我们感谢。
《史记》上自纪元前二十七世纪黄帝姬轩辕,直到本世纪(前一)他受腐刑之后。用二百余的传记,表达二千六百年间的
事变化和社会变动。再用若
表格和专题报导,作为补充。以简练的中国古文写出五十二万字巨书,成为中国史籍的珍宝。而且这种体裁,从此被史学家奉为圭臬,中国所谓“正史”两千年来都跳不出司马迁所创立下的范畴。
司马迁所遭遇的酷刑,不是孤立事件或偶发事件。它普遍的存在,而且已长久存在。中国司法制度,很早就分为两个系统,一庭——军法系统。
诏狱法庭的特征是,犯法与犯罪无关。法官的唯一任务是运用法律条文编撰一件符合上级目旨意的判决书。司马迁不过一个中级官员而已,即令最高级官员,只要陷进诏狱系统,都不能自保。像削平七国之
,拯救西汉王朝的救星,后来担任宰相的周亚夫,他的儿子曾购买一些纸糊的刀枪之类的葬器,预备老爹死后焚化。有
告发周亚夫私藏武器叛
,立刻就被投进诏狱。周亚夫向法官解释那些只是死
的用具,法官何尝不知道那是死
的用具,但他们的任务不是追寻真相,而是执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