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
(如果混元宗和那些平时不管事的,都是这种性格,那还是得想法子处理才行。)林平之手裡揣着一封带着清廷官印的信笺思索着。(果然多找帮手是必要的。)
**********
清廷作为中原新的统治者,自然没有落下对武林的注意。除了与青海密宗本身关係紧密外,清廷也拉拢不少包括欧阳锋在内的西域势力,同时目光也渐渐专注于散落在中原的大小门派。
欧阳锋作为清廷一直以来的座上宾,在长安皇城的后花园有着为他一直备好的别院,无论他有何要事到皇城来,他都能在此处落脚。
「老夫和老乞丐战上这么一场,至今元气仍未回复。」欧阳锋对受他邀请前来的完颜康说道:「明日拜见皇上,就你所知的如实秉告便可。我事先和东厂打点过,朝廷上不会有人为难。」
「多谢前辈。」完颜康行了个礼,一时也接不下话。他尚没有理清楚欧阳锋为何欧阳锋至今仍未怪罪他欧阳克之事。
欧阳锋端坐着调息片刻,接着问道:「你和完颜洪烈将军还在闹矛盾,是吗?」
完颜康被这一问吓到,但只是低着头没有回应。
「锋芒毕露。」欧阳锋没头没脑说了这么一句。「不管是你还是我那姪儿都是如此,你们年轻一辈总是因此陷入险地而不自知。」
完颜康听后赶忙下跪道:「关于令姪之事,实是我布置未尽周全所致,还请大师责罚。」
「起来。」欧阳锋瞪了他一眼,长吸一口后继续说:「一半或许是算你头上没错,另一半只能算是他自找的…你倒还算听劝的,我要你来长安便跟着来了。」
完颜康心裡不明白欧阳锋的用意,只是继续跪趴在地。欧阳锋身上有伤,完颜康心底有信心能拔腿就跑并全身而退,但后续会有什么后果他可不敢想像。
无论武林争斗还是朝廷险恶,欧阳锋都比他来得老道。
「头抬起来。」欧阳锋不带任何意思情感地命令道,而完颜康也照着做了。
欧阳锋那双大眼此时眯了起来,看着眼前明明有几分忐忑还强作镇静的年轻小伙。
「你跟我义子长得颇像。」欧阳锋说完后,咳了几声。「不管义子还是姪子,都只是给外人看的名份而已。可惜我必须注重名声,才让我对他们两人都使不上力。」
完颜康听后心裡大致清楚,不管是欧阳克还是他口中的义子,实际上和他的关係可能更紧密。
「看来是真老了,让我话多。」欧阳锋接着换了话题。「朝廷内一直有声音要打压完颜氏,今天八旗过燕京出了问题,严重点整个完颜氏都会被问罪。」
完颜康听后大惊,这个消息可不是在燕京时他能听见的。
「接下来我说的话,都是细琐却重要之事,你必要细细牢记。」欧阳锋对完颜康招了招手。「过来,细细听好。」
完颜康站起了身,却没有立刻走上前去。「前辈…为何要助我到如此?我们完颜氏和您没有干係,在下也就是个后生……」
「我那个义子叫杨过。」欧阳锋再度岔题。「就是偶然碰上了他,我也是偶然起意收了他当义子。」
欧阳锋说着他在江南破窑碰上杨过的情形,他和杨过相处也不过一个月再多数日。后来他知道杨过母亲和襄阳郭家有关连,他便不告而别。
最后一次遇到杨过,便是在华山上遇见洪七公那次。他只知道杨过因为郭家夫妇的偏见受了伤,但碍于自己已经有了欧阳克,便没有再多照料,草草传了数招绝学便又离去。
「就当是老夫一时兴起吧。」欧阳锋故作冷漠般得轻哼一声。「到了这岁数,总还是想有个能在心裡罣碍的晚辈。」
「在下明白。」完颜康不加思索便脱口而出。「如果您真是克兄和那位杨过的父亲,如此担忧也是自然。」
欧阳锋看了完颜康一眼,随后便交待起正事,包含清廷内部的局势和主要的派系,以及特别针对完颜氏的人。
「目的虽然不同,但蒙古以及鳌拜为首的武官,一直有意要在朝廷排挤完颜氏。」欧阳锋对完颜康认真解释着。「皇上年幼即位与重臣们仍有隔阂,太后虽为监政但多半也是独善其身。东厂和锦衣卫名义上是皇上统辖,但毕竟是旧朝所属,他们有多少心思谁都说不准。」
在欧阳锋的分析下,完颜康大致明白了清廷当前的内部情势。
完颜氏和女真诸部在清军入关后,一直都在留在东北戍卫重地,鲜少参与长安朝廷的事务。因为康熙年幼登基,朝政便由有心介入的各方势力把持着。
其中,又以太后为中心的中宫集团,还有鳌拜结集的权臣党羽最具影响力。皇太后时多数时候不干预朝政,当前真正的朝中呼风唤雨的便是鳌拜。
既然鳌拜对完颜氏反感,那完颜康在济南利用八旗的算计,很可能导致自己和整个完颜氏也栽了进去。
他只有仅仅一天不到的时间想出法子。
「能说的都说了,你好自为之。」欧阳锋闭目继续调息养伤。「完颜洪烈将军表面宽厚但心熊狭隘,今天这关要过,他不靠谱,就端看你的智慧了。」
完颜康行过礼后,便离开欧阳锋所在的别院回到自己的落脚处。
就欧阳锋所言,他是有使点力对朝内安抚济南一事,但鳌拜始终是一个危险的因素。
不过,完颜康并非没有准备。虽然有变卦,但不影响完颜康自己的计画。
顺利的话,鳌拜的矛头说不定根本对不上他。
「宣,济南赵王府完颜洪烈,其子完颜康,觐见。」
完颜洪烈满怀不安,领着完颜康进入议事大殿。
一入正殿,正对在眼前的是年方十五的清廷当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又称康熙帝。此时的他没坐在御座上,而是站在旁边一手扶着椅子,双眼直勾勾盯着完颜洪烈和完颜康。
御座后方还有个空间,被半透明的布帘盖住,从旁边有几名太监为着这点来看,此处应该就是太后所在。
完颜康瞟向两侧,左侧是不怎么想见的蒙古人。成吉思汗部是以拖雷为首的勇士,汝阳王府则是由王保保带来的数名使节。
右侧的文武大臣便是清廷内主要官员,也包含了站在首位满脸白鬚且身形魁梧的当今权臣,鳌拜。
「臣,完颜洪烈,与犬子完颜康,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完颜洪烈和完颜康分别上前叩首,等着康熙的回复。
「平身。」康熙只说完这一句,看着完颜洪烈和完颜康起身后,只随口敷衍了一句:「燕京的军务辛苦了。」
还没等完颜洪烈谢恩,一旁鳌拜遍先发了难。「皇上,这次八旗路经济南的意外,是否要监督军务的完颜将军说明白?」
「鳌中堂所言甚是。」康熙微微一笑后说:「然而今天朕是想慰劳完颜氏长期拱卫东北的辛劳,且八旗今次南下拱卫京师虽有意外,整体军械将士并无大损,解释等晚点再提也无妨。」
「皇上。」王保保看了一眼拖雷,两人同时拱手行礼道:「军机要务,望皇上不要有马虎的空间。女真诸部和蒙古诸部同是在朝廷统辖下,此等意外没有个说法,只怕众多将军勇士们都难以接受。」
完颜康马上意会到,蒙古人和鳌拜早已有默契,要以济南的意外要挟完颜氏。
但康熙只是沉默着,没有下任何决定。他先是瞟了一眼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