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说着,委屈地低下了头。「请记住邮箱:ltxsba@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嗨,这事儿,你早说啊。”
白雪着急了,“今天是最后期限了。区里来了那么多车辆,那么多人,是准备平整工地的。你呀你,可耽误大事了!”
看热闹的群众议论得更欢了。
“哟,这是怎么了?”
“一听说有坐月子的,铲车不敢推了。”
“哈……我看,这最后期限也不好使。”
“这个老三,也太搅牙了。”
有人气愤地说:“他这一弄,耽误了多少事儿呀!”
“看咱们政府怎么处理吧?”
人们的眼光,一下子聚焦在执法队长身上。
就在这时,白雪急忙跑了过来。
“书记,这一家……是怎么回事儿?”
队长连忙上前问道。
“队长,他们家……正坐月子呢。”
“坐月子?”
队长听到这儿,又焦急地看了看表,似乎无计可施了。
“队长,怎么办?”
白雪的脸上冒出了汗水。
队长镇静地想了想,随后挥起手,冲着铲车上的人大喊一声:“所有铲车,后撤100米。”
“队长。这铲车的租金……是按小时计价的呀!”
一个铲车司机在车上大声提醒他。
“保护产妇和孩子要紧。撤!”
“好……好!”
队长的手势一落,人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几辆铲车缓缓撤退了。
看着慢慢撤远了的车辆,白雪的眼睛里急出了泪水。
黑牛混在人群里,露出了一副得意的样子。
“队长,先别撤。他同意搬家了!”
掌声未落,执法人员从老三家跑了出来。
老三激动地跟在后面。
“老三,你想通了?”
白雪看到老三的样子,惊讶地握住了他的手。
“书记,政府这么为我着想。我不能不懂好赖呀。”
老三望着撤离到远处的铲车,说出了心里的话,“真要是耽误了大家住新房,我……岂不成罪人了!”
“准备搬哪儿呀?”
“我……”
老三像是没有考虑好,犹豫起来。
“不行,就搬我家挤一挤。”
白雪热情邀请道。
“谢谢白雪姐。”
老三想了想,“我……还是到我岳母家住吧。”
“好,我去派车。”
社区的小刘马上掏出了手机。
“不用了。”
这时,执法队长慷慨地说:“产妇和孩子坐我的车走。家具,用我们的施工车,一趟就拉完了。”
“乡亲们,咱们也搭一把手,欢送卧地沟最后一家迁居,好不好?”
白雪动员道。
“好!”
群众们响应了一声,随后一古脑儿朝老三家涌去了。
轰隆隆,一声巨响,“桑那屋”一片房屋被一辆铲车推倒了。
一辆辆铲车,开始平整工地。
当天,省报头版发布了一条新闻:标题是:神奇的蓟原速度随着最后一家的搬迁,蓟原卧地沟“棚改”拆迁首期工程全部结束。该区政府在北方重化公司配合下,经过街道、社区干部的努力,他们仅用40天时间,就完成了40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拆迁过程中,无一例强迁、无一例越级上访,在这项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工程中,同行们称他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第二卷:厄运当头 第120章 省长让戏
朝思暮想的“棚改”开工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平整后的工地上,竖起了高高的打桩机械和施工用具。
施工机械前,搭建了简易的主席台。台上扯起的幕布上,贴了几个黄金大字:蓟原市“棚改”工程开工典礼。
彩旗飘舞,鼓声阵阵。一支高跷秧歌队在欢快的唢呐声里起劲儿地舞着。棚改工程开工,对于棚户区的老百姓来讲,就像自己家里盖新房子办喜事;大人孩子都换上了新衣服;一个个脸上喜滋滋的。尽管保安警卫们拉起了安全警戒,热情的人们依然不断地朝主席台前涌去。
开工仪式虽然上市委、市政府筹办,但是棚改工程毕竟是省委一号工程。为此,省长在百忙之中,抽出了时间,特意来参加开工典礼。
听说省长要来,庾明立刻给呀省长秘书打了电话,想请省长到北方重化视察一下,自己趁机汇报一下工作。但是,秘书告诉他,省长的工作日程安排得太紧张了,到蓟原开工典礼上,宣布一下开工就得马上回省城了。
“怎么这么忙?”
庾明心时打了个问号。在他的心目中,省长平时是比较超脱的;再繁杂的事务也休想缠住他。现在,他好不容易到了“北方重化”门口,竟连看都不看上一眼,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庾总裁,省长这两天真是特别忙。”
秘书向他解释,“政府这边一大摊子事要处理;省委那边……还要兼顾。”
“什么,省委?”
“怎么,庾总裁,你没听到消息吗?”
“什么消息?”
“咱们的省委书记,要去中央工作了。”
“啊!这是大喜事啊。”
他一听,差一点儿要欢呼起来。
“喜事是喜事;可是,省长这边没人接;他一天到晚忙得脚打后脑勺,连副省长找他说事都排不上;他太累了。”
“呃,那就算了。”
庾明一听,不忍心打扰省长了。决定等召开董事会一并汇报。
可是,既然这么忙,为什么还要来参加这个开工典礼呢?这种事,派一个副省长来也满说得过去了呀。
这种想法,不仅庾明有,就连省委秘书长也是这么看。但是,忙归忙,省
长还是坚持要来蓟原。第一,“棚改”是省委确定的一号工程;作为省长来参加开工典礼,表明了对省委工作的态度;虽然省委书记要去中央工作了;但是棚改这件大事必须要继续抓下去。第二,最近,蓟原在“棚改”上出了一些不协调的事情,尤其是那个检查组的出现,暴露了庾明与蓟原市委、市政府在棚改问题上的矛盾;他要亲自来观察一下实情。还有……他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觉得必须来一次。
省长的到来,一方面让孔骥、吕强感到高兴;省长参加蓟原的棚改工程开工典礼,这是对蓟原工作的呀!但是,另一方面,又让孔骥觉得头疼。最让他头疼的就是主席台上的座次安排。在正常情况下,凡是市里开大会或者举行重大活动,他在主席台总是处于中心位置,这是雷打不动的规矩。一般情况下,他坐在中央位置,人大主任和市长分列两旁相陪。然而,这省长一来,他的中心位置就动摇了。省政府的一把手来了,总要坐在主席台中央位置,他在一边陪着也就是了。问题是,他在省长一侧就座;另一侧应该是谁呢?按照规矩,另一侧陪同的应该是吕强。然而,因为蓟原有个副省级单位“北方重化”;而北方重化的总裁庾明又染指了棚改工程,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