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道:一会儿我回去了就命下人们准备,挑个好日子就将宝丫头接过去。
薛姨妈咳了几声道:依我看,也不必遵循那些章程了,我这病只怕也没几日活头,倘或我明儿便撒手合眼了,宝丫头是最孝顺的,必是要为我守孝在家,凭的耽误了她。
妹妹若听我一句,择日不如撞日,撞日不如今日。
我看今日就让他们先圆了房,也不必讲那些排场礼数了。
说着又咳嗽起来。
如此,都依姐姐就是。
还指望姐姐安心休养,早日养好了身子,待那时我们再将酒席聘礼都备齐了再给他们二人热闹一回方是道理。
薛姨妈只笑着略点了点头,又将莺儿唤来道:好孩子,今日宝丫头就要出门了,辛苦你这些年的服侍了。
如今咱们薛家败落了。
你若要自己去寻那好的归宿,我便让宝丫头放你出去,免了你的典身钱,再给你些银子做日后吃用可好?莺儿忙跪倒在床头哭道:太太,莺儿自打小便伺候姑娘太太,这些年太太和姑娘对莺儿的恩情是永世都不能忘的,虽说我是个丫鬟,太太带我却如亲生女儿一般。
小姐带我更如姊妹。
如今咱家里落了套了,我如果走了,怎幺说得过去?还望太太念在我伺候您这幺多年的份上,容我留下继续服侍小姐。
纵是家里困难,只管割了我每月银米也就是了。
我也可以帮着小姐做些活计帮忙糊口。
薛姨妈忙示意宝钗将莺儿搀起:好孩子,不枉我疼你一场。
既是如此,你就留下,我倒更是放心了。
如今你且下去,帮宝丫头将日常用的东西细细的收拾了,将早年准备下的那大红的被褥都拿出来送到宝玉那里去,今日就让他们二个圆房。
姐姐,大可不必这幺麻烦,我想着,不如就让他们暂且在梨香院里住下。
一会也方便给你磕头请安。
那边我再着手收拾好屋子,等到姐姐身上大好了再接宝丫头过去也不迟。
况且姐姐身子不好,身边少不了宝丫头。
宝丫头最是孝顺的,若这会子让她搬出去只怕她也不放心。
一番话正说在宝钗心坎里。
宝钗忙到:谢谢姨妈想得周到。
傻丫头,还叫姨妈?王夫人怜爱的摸了摸宝钗挂着泪花的脸。
薛姨妈也不近莞尔。
我的儿,还不叫娘。
宝钗这才红着脸,在地上跪了,口中羞涩道:太太,宝钗给您请安。
王夫人忙站起来将宝钗搀起,将手上戴的两只翠玉镯子撸下来给宝钗戴了。
宝丫头,日后咱就是一家人了。
若是宝玉欺负了你,只管来告诉我,我让他老子打他!宝玉,还愣着干什幺,还不给你岳母大人请安?宝玉这才也跪了给薛姨妈磕头。
薛姨妈忙让起来,病恹恹的脸上也冒出一股子喜庆。
又命二人都换了喜庆衣裳,宝钗的嫁衣是早就备下了的,如今只找出来就好。
宝玉也是素日里爱红的,便取了一件没上身的大红衣服穿戴了,也不多礼数规矩,只在薛姨妈病榻之前拜了天地,那边莺儿已将宝钗平日里所住的屋子收拾停当。
薛姨妈道:也不早了,我也乏了,你们去罢,妹妹也回去罢,好让他们小两口早些安歇。
一番话说得宝钗面红耳赤,好在有盖头盖着看不见,又知薛姨妈本是虚弱,也不敢多嘴,只请了安,便要去。
薛姨妈又拉着莺儿低声叮嘱两句,才让莺儿去了。
王夫人也要走了,也叮嘱了宝玉几句,宝玉将王夫人送出大门,王夫人停住了道:我的儿,且送到这里就是了,你可莫要辜负了你姨妈的一片心,即便日后娶了林丫头,也不可轻视你宝姐姐,不然我是不饶的。
宝玉忙跪下道:娘只管放心。
王夫人将宝玉扶起来,自行回去了。
宝玉回到梨香院,见薛姨妈屋子里已然黑了灯,也不敢造次,只得硬着头皮进了宝钗绣房。
只见内屋门帘子都已换做大红色,宝玉搓了搓手,咳嗽一声道:宝姐姐,我……我要进来了。
等了半晌却不见宝钗回应。
宝玉也只得掀了帘子进了里屋。
却见屋里陈设竟都已变了模样,桌上烛台中插着一根粗长的红烛,窗子上贴上了大红喜字,宝钗平日所用的被褥也不见了,都换做大红缎子簇新的被褥,炕沿上坐着一个人,一席绣着金凤的红裙红袄,头顶大红盖头,低着头,只在胸前露着一缕油黑的秀发,两只小手紧紧地扭着一条帕子。
宝玉呆呆看了半晌,才轻轻的走过来,将盖头掀起一角,口中道:宝姐姐,好美……以下作者删除三万字,省略四万字,请诸位看官自行发挥想象力。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