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待你,不是作朝夕露水之情,而是希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多久以 前,我还是闺阁里从茜纱窗内望着蓝天做梦的少女,心下被《诗经》里的这句话深深震动,仿佛打开一扇窗,看见情爱浩瀚里最美的海洋。与我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一般执念不已。
如今,我与他,我总以为是没有未来的,却不想,他把我带到他的母亲身边,对我说这样的话。
他握紧我的手放在他的胸口,低声而坚定,“你要相信我。” /er/b1o59oc21682o4spx
/er/bs1o59ospx。
正文 第259节:沉心如醉 (4)
本
小说首发于/
我用力点一点头,伏在他肩上。有他这样的允诺,哪怕前路再渺茫,我也可以有一分坚持的执信了。
这一晚睡前,再无挣扎与矛盾的念想,只安然伏枕而卧。睡足醒来时已是次日午后,夏日的阳光是澄明的金色,隔着青竹细帘渺渺的一丝一缕地透进来,仿佛柔软的轻纱迤逦在地上,浓一条浅一条。
我懒怠挣开眼睛,整个人仿佛在浮在睡梦里。睡得久了,身上有潮潮的汗意,恍惚 有谁在打着扇子,扇来凉风徐徐。
我睁眼,却是槿汐,笑吟吟道:“娘子一觉醒来,宛若新生。”
宛若新生么?
这样寂寥而清净的山中岁月,我曾经日夜诵读经文,如困兽一般抵抗着内心不堪的记忆与痛楚,连心境亦是晦暗到阴阴欲雨、暗无天日的。然而他的了解与懂得,只因为他的了解和懂得,幽闭的心才能够一线天开,漏进天外无数清明之光。
若没有玄清,或 许我就这般沉溺了下去吧,沉溺在记忆和过往带给我的无法挣脱的痛苦和凄凉心境之中,这样无声无息地沉溺到底,萧条到死。
若不是清,若不是清宽大的爱慕和懂得,我也许真要走到那样的一天了。他的爱慕和懂得,他给我的情意,是安抚忧伤、平息仇恨的最好的良药。
我曾经寻寻觅觅一贴良药,治我的心,疗我的情,医我的命。杏花天影里,总以为自己是找到了,满心欢喜迎来的却是冰冷凉薄的倒戈一击。
却原来,过了这样久,我才知道。玄清,他宽容等待着的爱,才是我那一帖良药呵。
错过了那样的时间,错过了那样多的人,隔着红墙碧瓦琉璃翠影的笼罩下的无数刀光剑影、粉黛修罗。我终于找到了他,他也终于等到了我。忘却悲喜,执手相看。
终于,竟也有今天。
浣碧倚靠在门上,远远望着我,含着漠漠的一缕笑,道:“人逢喜事精爽,果然王爷和小姐夙愿以偿,人都欢欢喜喜的。”
其实仔细看去,浣碧的眉眼是与我极像的。就如不仔细去看,玄清与玄凌的背影也是有几分相似的。毕竟,他们是兄弟呵。
偶尔,我在与玄清的日夕情深之中,想到玄凌。如今,玄凌是真真切切地已经远离了我的生活,红尘两隔。撇开玄清,偶尔还带着宫中沉靡的气息而来的,只有芳若。
其实自我迁到凌云峰的禅房独居,芳若已经是很少来了。
那是她最后一次来看我,她的色从容而有些忧伤,“已经快三年了,日子过的真快呵。”她缓缓道,“宫里对娘子放心不下的人已经无暇顾及娘子了,也不会再理会娘子。所以奴婢也无必要再常常来了。”
我吃惊,依依不舍,“即便没有她们虎视眈眈,姑姑也可以常常来瞧我的。”
芳若慈爱地道:“奴婢从前来,是为太后点醒她们,不要轻举妄动。如今她们的心思已经不在娘子身上了,奴婢再来,只会让娘子太过招眼,反而适得其反了。”
我望着芳若鬓角新生出的白发,想起多年来她对我的种种照顾,心中感念不已,“姑姑照顾我多年,实在是辛苦了。从今后姑姑再不能来看我了,我有个不情之请,只希望姑姑在宫里能为我多多看顾胧月与眉庄姐姐,我便安心了。”
芳若眼中隐隐含泪,道:“娘子放心就是了。”
我伫立门边,望着芳若远去的背影,想她自我入选宫闱之始便对我的种种关爱照拂,心中不由一酸。而如今,连她也不来了,我与紫奥城的牵连,便又断了一分了。
注释:
(1)、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出自流传于民间的南朝民歌《吴歌》中弦歌十一首之一,弦歌大都为江南一带民间祀歌,曲中所述之灵,体态优雅,风姿绰约,富于浪漫主义温情,和《楚辞?九歌》相似。弦曲具有人恋爱的特色。这一曲名《白石郎曲》,是赞叹男的美貌高贵的。 /er/b1o59oc21682o5spx
/er/bs1o59ospx。
正文 第26o节:秋夕 (1)
本
小说首发于/
浮生静寂如斯,常来常往的便只有温实初和玄清了。只是温实初和玄清见面的时候往往岔开,于是二人也不甚照面。玄清每每日来一趟,与我笑谈古今,或者下棋和诗,寻一些风雅的乐趣,或者传递来一两句关于眉庄或是胧月的消息。这样一两句,只是这样的片言只语,不会挑动我的伤心,却也抚平了我心底的牵挂与关切。
玄清也对我抱歉,抱歉他往往只能日来一回,却不能时时陪伴在我身边。于是让阿晋驯养了一只鸽子给我,笑道:“如此,我们就可以飞鸽传书了,互通往来了。即便不能见面,也能说上一些话。”
我故意打趣他:“我可不要,等下还没飞鸽传书几次,先把狸猫给引来了,我可再经不起吓。”
玄清笑着夹我的鼻子,道:“你以为鸽子那么傻,会呆在鸟笼里等狸猫来吃么?它平时自己会飞会觅食,你要找它来传书信,打个鸽哨就好了。”
有时候也想,为何他会对我的心事把握的这样清楚而恰当,总是这样恰到好处的一点一点化解我心中的冰冻。
这一日的午后,他与我西窗棋罢,槿汐端上绿豆汤来,我道:“喝这个最解暑,方才正午太阳那么大,还跑马过来,真是疯了。”
玄清仰头一气饮下,望着屋外竹影道:“你这里是纳凉的好所在,我才特意跑马过来,又寻一碗好汤饮解解暑气。”
恰巧浣碧进来,婉约一笑,“外头这样热,王爷等下不论是回王府还是回清凉台,都怕得一身汗呢,不如在这里吃晚饭吧。”
玄清笑着看我,“小婢相留,不知主人意下如何呢?”
我扑着一把白绢团扇,笑道:“浣碧都开口留你了,我还好意思赶你走么,只要你不嫌咱们这里素菜寡淡就好。”
玄清道:“不拘吃什么,随心就好。”
我拂一拂衣裳起身,含笑道:“既然如此,今日我便亲自下厨,为王爷做一碗羹汤罢。”
日落西山之时,庭院里瓜架下搁了一张方桌子,我端了一碗米饭并一碗清汤上来,道:“王爷请尝一尝吧,这汤要配着白饭吃才不失味道。”
汤色有一点浅浅的碧莹莹,陪着莹白的瓷碗,色泽清爽,笋片和香菇丁沉静伏在碗底。玄清笑道:“看着很让人食指大动。”他舀了一口,闭目细品,“有荷叶的味道,有松子、有点香菇的气味,仿佛还有笋。”他好看的眉毛微微轩起,“还有一点清香,很是特殊,不太品得出来。
我笑道:“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