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不可能一下子扭转和改变人们心中的根深蒂固观念,认为投票结果早己内定,会议不过是走走过场的肯定大有人在,不然的话,我不是说这些票选出来的干部不够优秀,起码入围的人选都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将来合适的岗位和时机时,我们要给入围者以充分展示的机会……。
赫继权看了看各位常委的表情,接着道,对于这三个职位,我个人的意见是卫生局长要配备个有魄力能担当的男同志,因为下一步我县要承担起省级卫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赫继权的理由充分,这些常委不便于辩驳,接下来的人选便变得无关紧要,于是最后常委会根据常委的票选结果任命了祝贵为社区工委书记,组织部的白冠男被任命为卫生局局长,高强因为祝贵的重用而暂时不能离开本岗,另选了一个人选任档案局局长,县委办公室因为祝贵的升迁而有多人得到变动,江景文担任政研室主任兼县委办副主任,原常委秘书何劲松任职到民政局任副局长……
第一时间获悉的祝贵,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曾经是最大倚仗梁宝民的调离让自己觉得机关算尽怕是鸡飞蛋打,眼下的情况虽然不是心中所想,却也只能接受,李子臣劝慰他道,常委会上书记定下了调子,觉得下一步卫生工作会承担起很重的工作量,不知为何,赫书记对那白冠男印象颇好,社区工作也不错呢,好在面大一些,更宽泛些……再者说了,铁打衙门流水官,你先迈出这一步,将来书记也不能在这干一辈子,下届到任时他会离开,你不就又有机会来了?……
姐姐打电话问杨京辉的工作近况,顺便向他转达了父母的心意,让杨京辉留意一下海城县的住房,遇到比较适合的买下一套来,毕竟年纪摆在那了,成家立业是早晚的事情,想好后不要有什么顾虑,这些年家里的积蓄够着呢。
放下电话的杨京辉内心感动的同时,深感不安,这就是中国式父母的亲情观,父母为了儿女可以倾尽一生,从小养育,长大了还要操劳你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之后呢,可能还会要催你生儿育女,孙儿促围在膝下,这才是他们心中的颐养天年吧。可父母的身体日渐苍老,身躯不再挺拔……想到这些,杨京辉感到鼻子发酸,可眼下单纯的工资收入以及面对的现实,却也让他无法选择,工资福利上有一项是住房公积金,或许可以用一用这个政策呢,个人首付一些,其余款额以后通过月供来偿还,虽然会有一点点艰苦,可是尽可能的少拖累父母一些,起码会感到心安呢。念及于此,杨京辉起身去财务室问负责人事的庞姨去了,庞姨也没经历过这些,替他打电话咨询了县住房公积金,告诉杨京辉可以办理手续,个人需预先支付住房的3o,只是手续严谨繁琐些,庞姨心念一动问杨京辉可是要动婚了?杨京辉微微一笑没有回答,庞姨道,一直没来得及问你有没有女朋友,现下想想这么优秀的小伙子怎么还会等我们这般老太太来当媒人。杨京辉急忙差开话题,找理由离去。初步计算了一下按照市面上的房价,45o元-5oo元一平方的话,7o平至8o平的一套住宅也得35ooo至4oooo元不等,3o计算也得需要1万多,想想工作这两年来的收入,杨京辉苦笑,自己就算是不乱花钱的了,但去掉人情往来,这两年大概剩下4ooo多元,那6、7千块的缺口怕是还得暂存志气,去乞老了。
正文 第七十六章-留下来的建设者
赫继权让杨京辉通知教育局,准备着手调研海城县的教育,在主管教育的副市长田纪文的陪同下到了县教育局,赫继权接过了县教育局为田纪文准备的汇报材料,却摆手示意田纪文不用汇报,赫继权直接向教育局长张明军提问,先是问了问近三年海城县初升高的升学率,接下来又询问了高考升学率,赫继权还刻意询问了职业高中的高考升学情况。海城县城有高中两所,职业高中一所,民族学校一所,初中四所,小学三所,直属于县教育局,其他各乡镇都有各自的乡镇中学和村小,隶属于各乡镇管理。与以往高度关注高考升学率的领导不同,赫继权只是略微过问了一下高考重、普本等升学率之后,也没有像以往那些领导一样语重心长般提出殷切期望,而是反问田纪文和张明军。“落榜那些孩子去哪儿了?他们中有多少人参军了,有多少人外地打工了,又有多少人留在本地建设家乡?……”。
赫继权的一番提问,让田纪文深感困惑,张明军示意让人去统计赫继权提出的问题,杨京辉似乎明白了什么。
赫继权道,“你们也不用紧张,没有人需要这些统计数据的,教育部门也没有专门调研分析过此类课题,咱们下去走一走,看一看罢”。
按照赫继权的意思,先奔县第一高中而去,赫继权笑着对田纪文和张明军道,“走,去看看咱海城的清华大学,此刻前去不会打扰到教师们讲课吧?”,田纪文和张明军这才卸下压力,因为知道赫继权要来调研,所以张明军早就安排好了县第一高学,此刻不过是通知那校领导班子早些候场迎接书记罢了。
赫继权看了看县一中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食堂,依照惯例和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座谈,他同往年的领导一样,问了问教师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问到高三教研组时,他问那些高三老师有没有信心迎接好高考,老师们机械化的笑容和回答赫继权看在眼里感到有些失落,也抱以他们机械般的笑容和鼓励,上车奔往县职业高中时,赫继权感到伤感,他从老师们的眼里看不到一丝激|情,难怪海城县的教育成了一个治不愈的顽疾,换谁来当校长都是死水一潭。
职业高中在海城县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存在,初中升高中时,海城县境内的所有初中生都将报考第一志愿按照成绩和地域选择填报第一高中和第二高中,但受规模、地域和配额限制,最终能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再继续到一中和二中接受高中教育的学生只占初中生源的2o,另有1o或是不足1o的学生,因为成绩不足、家长观念等因素或是受制于家庭经济状况,还得是家长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明,才会选择到职业高中来度过那无畏的青春期。而其他的7o孩子人生履历表中的文化程度就彻底的被定格为了初中。
赫继权到了职业高中时,职业高中的领导班子还没有聚齐,因为没有料到书记会来这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地方来调研。所以教育局也没有事前通知职高做准备,这样倒也显得真实,还没有到下课的时间,学生们在操场上成双成对的,在走廊里画着妆留着长发纹着身的,活像一个个问题青年,有的班级老师比较负责还在讲课,但下面的同学就如同在逛商场一般,老师回头写字时,有的同学就从后门开溜了,老师回过头看学生又溜走了,仿佛习惯了一样,也没有追究,照旧机械的进行着讲解;有的班级则是没有老师,有的班级有老师,老师却没有讲课,坐在讲台前看杂志。
见此情景,张明军和田纪文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可也找不到理由来辩解和开脱,赫继权感到悲哀。
接下来的几天内,赫继权又走了两所偏远村屯的村小,以及两个乡镇的中学和小学。调研才算结束,和以往历届县委书记调研不同,田纪文和张明军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赫继权却没有暴风骤雨般的批评。而是讲述了他的体会,赫继权道,“我刚来海城时,曾经给县的各位常委们布置了一道课题,不许代笔,不必高谈阔论,不讲空话和大道理,让他们认真想一想海城县的优势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发展,各位常委们交上了答卷,在此以前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讲过这件事,也包括对那些常委们。今天我来讲却也没有别的目的,因为我在一位常委的答卷里看到了他认为的海城优势,他认为我们县有剩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