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开始规划土地用途。
接到各公司的标书。市政府进行了认真的资格和资金审查。待各公司的保证金到账后,就可以开始投标了。
到了投标时。本省、市的公司来了7家,午阳叔叔黎秋华手下的周典,午阳本家远房妹夫李军,负责建设金融城的胡卫平都参与了。董平之安排的朋友葛仕平当然也来了。
投标是将城市改造分为几个大项进行的。一是现有城区马路的改造,里面又分为了两期工程,一期是改造南北向的中山路、东西向的长江路,修建南北向的沿江路和红旗路,东西向的珠江路和澜沧江路,除修路外,还有修建安置房工程。修建5座大桥工程,河西的平整土地工程。
二期就是改造其余马路,在河西修建泰山路、黄山路、黄河路、华山路、嵩山路等5纵5横公路工程。这些工程必须在一期工程完工后才能进行。要不然市民就没办法出行了。
投标是在纪委、监察局的监督下进行的,所有资料都是公开透明的。其他公司不清楚的。唯一就是水泥厂和钢铁厂即将投产的消息,但是周典、李军、胡卫平和葛仕平是知道的。
首先进行的是安置房的投标。经过登记,需要建设安置房18万套电梯房,建筑面积从98平米到225平米,有6种规格,总面积29o7万平米,加上学校、幼儿园、集贸市场、商场等附属设施3o万平米。除学校、安置房由市政府按一定的价格统销外,由开发商自行处理,市政府不包销。
当地商品房的价格大约是每平米1万,由于安置房的地皮款由政府承担,所以安置房的起拍价是每平米8ooo元,投标是往下减,谁的要价最低谁中标。
起拍价时有4家公司举牌,周典举牌喊75oo,后面就没人再举牌了。其实只要在本市能够买到价格稍低的钢材和水泥,房价还可以再低都有利润,碌江的房价不到4ooo元,开发商照样有钱赚嘛。胡卫平、李军是清楚的,但是别人不举牌,他们就不会再举了,没有必要自相残杀的。
附属设施是政府提供地皮,由开发商竞拍到手后承建,建好了后,政府购回学校,从购回学校的款项中扣除学校所占用的地皮款。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某开发商竞拍到了地皮,而卖给政府的学校价格政府不能接受,就是不能成交的。
首先制定标书时就考虑这点,已经定好了,购回学校的价格,不能高于每平米3ooo元,这样就接近成本价了,加上学校不能光是建房子,必须有运动场等设施,这样一来,政府就等于拿地皮换回了学校,开发商的利润只能在商场等项目中取得,而且地价不能太高。因为学校的建筑物,不能超过总面积的2o%。
拍卖师说了起拍价每亩2o万,每次举牌加5万。
话音落了很久都没人举牌,拍卖师拿起槌准备宣布流拍的时候,胡卫平才举了牌。午阳估计他是为了支持自己的工作才举牌的。如果没人承建学校,这次拍卖就成了夹生饭了。其实,建学校就不见得真的没有利润,学校的围墙外面,是可以修建很多门面的,学校的位置都比较好,门面不愁卖不出去,价格也没有限制。
后面的竞拍就慢慢热烈起来。葛仕平以每公里9ooo万拍到了中山路的改造权,以及沿中山路延伸段和两侧12oo亩棚户区的改造权,价格是每亩3o万。
李军以每公里85oo万的价格,拍到了沿江路的修建权,这是一条双向8车道、道路中间及两旁都有绿化带的公路,由于拆迁的工程量不是很大,所以价格比改造中山路低;以每公里8ooo万拍到了沿江风光带的修建权,沿江风光带除了栽树种花外,还要修建一条公路,用来给市民散步、骑自行车等,当然也少不了一些人文景观;以每亩35万的价格拍到了沿江风光带靠市区一侧的地皮。因为沿江路要连接到回龙坝,扣除修桥等的占地,还有17公里长,5o米宽的地皮,总面积1275亩,用于建设商品房。5o米宽用来建房子,底层肯定是要建门面房的,就必须留出一些地方停车,最多只能并排建两栋了。午阳想,如果条件允许,还是要多买一些的,会合得安排李军去想办法。
南北向的红旗路修建工程被胡卫平拍到了,价格是每公里8ooo万,因为是新建,道路两旁基本上是农田和山岗,利润也不会低。但是修红旗路的地方原来属于郊区,很偏僻,两旁的土地也就特别大。红旗路长度有15千米,两旁土地的宽度,靠城区一边窄处有1千米,宽处有4千米,其间只有一些民宅;靠城外一边远处就是山了,最宽处到山底有9千多米,最窄也有65千米,平均78千米,总面积有198万亩。这里现在还是农村,如果以后发展起来了,需要地皮的话,还可以向山坡上发展,再向山区发展,基本上不受限制。
胡卫平以每亩25万拍到了靠城区一侧的225万亩后,就看向午阳,见午阳微笑点头,接着就以起拍价买下了靠城外的全部土地。
第四百一十六章 流拍是好事
本省和本市的几家公司,都是有实力的公司,但是他们也了解兰江市的经济状况,就越发不敢举牌。现在看到外地人这么大胆,也就麻起胆子举牌了,也拍到了东西向的两条新公路的建设权。不过马路两旁的土地太大,就让所有在场的公司都瓜分到了。
老的长江路,由于有一段是从胡卫平想建的商场旁边经过,那里还有一个棚户区,面积5o亩左右,他也需要这块地皮建住宅和其他设施,就以每亩5o万拍到了。
5座桥梁中的一座已经由于慧娟投资建设了,剩下的4座,就以河西15oo亩土地置换一座桥梁。土地是靠近桥梁的地皮,桥梁必须双向8车道,外加两边的人行道。预计造价在45亿左右,必须在年内开工,施工单位必须是有资质的路桥公司建设。
条件就是如此,拍卖师宣布后,葛仕平举牌愿意修建一座,其他本地公司就没人愿意修桥了。结果胡卫平、李军、周典各承建一座。
最后投标的是河西开发区的土地平整工程。原始森林外面的土地有1o万亩,没有什么平地,不是山梁,就是沟壑,平整土地就是挖高补低。平常的土方工程,因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要求什么资质,大家都可以参加,也应该是最赚钱的工程。可是此地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土方运输比较远,最远的恐怕有近1o千米。市政府规定起拍价每立方米5o元,价低者中标,已经是没什么钱可赚了。
没人投标,只好流拍,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午阳让参加投标的客商不要散了,召集拍卖领导小组进行紧急磋商。刘灿辉说:“市长。如果不能平整土地,我们开发区的建设,就搞不起来了,你看怎么办好?”
午阳说:“流拍也许是好事。我们平整土地的1oo亿就省下来了。我的想法。今天来的都是有实力的客商,我们直接将河西的土地拍卖了。价格就从每亩1o万起拍,你们觉得如何?”
利凝说:“其实我们没有必要都将土地平整出来,就让客商按地势建设工厂好了。我们卖低一些地价,客商自己再进行小范围的平整。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唯一的缺点,就是以后开发区不会很平整。”
午阳说:“高低不平,不见得就一定是缺点。如果将绿化搞好了,说不定高低错落,还很有层次感呢。”
利凝说:“设计得好,立体感很强,美不胜收呢。更重要的是。一下子就省下来1oo个亿,用来修开发区的公路,应该也差不多了。”
刘灿辉说:“利局长,现在我们河西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