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想变通变通嘛。你想想办法,给变通一下,我到了年底给你们发奖金。”
程局长笑道:“市长,风险很大的,被查到了,混淆入库级次,是要撤职的。再说了,企业已经预缴了两个季度,现在突然没有了,很容易就查到的。”
“我知道你有办法。程局长,朱局长,你们两位想想办法,我的想法,就是地税收的越多越好,国税完成任务就好。当然,最好是将表面做光滑了。”
程局长说:“市长,老朱他们很多税种都是有提成的,而我们就只有个体集贸税收有提成,我们干部的收入,比他们差一大截了。”
“你们两个局各是多少人?”
朱局长说:“人数差不多,都是14oo人左右。”
“你们干脆弄个花名册来交给黄市长,我到了年底给你们平衡一下。两位,下次常委会上,我提议一下,给你们一些钱建办公楼,你们准备地皮和图纸吧。”
“那就谢谢市长了。市长,我们下面的区县,也请你考虑一下。”
“没问题。程局长,你还是适当组织入库,别因为压库引起事端,你可以来市政府上班,我们不会亏待你,但是万一来个外人当局长,好事就变成坏事了。”
“好的。我们将增值税都入库算了。”
黄本立说:“程局长,我们发的奖金,你们省局有限制没有?”
程局长笑道:“政府给发奖金,哪里有什么限制呀,发多少我们照收不误。两位市长,到时候我们开年终总结表彰大会,还请你们光临啊。”
午阳说:“今年我去国税局,黄市长去地税局,明年我们再换过来。”
“谢谢,谢谢两位市长了。”程局长说。
两位局长走后,黄本立问:“市长,我们这样做,会不会有什么风险?”
“风险当然有,但是只要没有装错口袋,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找中央要也是要,截留同样是要,差不多。更何况我们市没有中企组进驻,猴年才会查到这件事情。”
“市长,这件事情要不要跟董书记汇报一下?”
“私底下说说是应该的,但是如果出了问题,就千万别说汇报过,一切责任我来承担。”
黄本立说:“哪能让你承担呢?就是处分了你,我这个主管副市长也是跑不了的,不如干脆就处分我得了,那时候我可能还有东山再起的时候。即使不能东山再起,地方上发展了,我心里也感到欣慰了。”
“老黄,好同志啊,为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我们会荣辱与共的。”
“市长,我年龄虽然比你大,但是搞经济建设,做官为人,你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快别这么说,我们就是在一个锅里抡马勺,共同奋斗就是了。”
“好,对最近的工作,你有什么安排?”
“董书记安排统计一些各方面的数据,我也不组织开会了,你将你主管的工作统计一下吧。”
“好的,没其他事情,我就走了。”
黄本立走后,午阳分别到了刘灿辉、成林等几个副市长办公室,安排进行统计数据的工作,特别找了钟兰,让她组织统计水果、花卉、药材今年的种植面积和收入。
刚回到办公室,刘灿辉带着水利局局长郝亦男来了。刘灿辉介绍说:“市长,这是郝亦男郝局长,8o年代中期毕业于水利学院,是我们省著名的水利专家。”
午阳看看眼前这个女人,一脸的高原红,根本就没有知识分子的样子,估计是经常在户外活动了。握手以后,午阳招呼坐下,“刘市长,郝局长,有什么事?”
郝亦男说:“市长,鉴于山屏县兴修拦水坝以后,增加了不少耕地,我们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对全市可以兴修水利的地方,进行了考察和勘探,这是我们的报告。”
郝亦男双手递上一份厚厚的报告。午阳接过翻看了一下,前面是总论,列出了有必要、可以修建水坝、水渠、提灌站的总数量和可以使多少土地受益的数据。后面附的,就是单个项目的勘探结果。
“郝局长,你们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辛苦了。报告上面说通过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可以增加水果、药材用地8万亩,这个数据是可信的。但是你们没有列出将淹没多少耕地呀?”
第四百三十二章 官帽子很多
郝亦男说:“我们的想法,因为本来就地少,再淹没就可惜了,所以只在不淹没土地的地方修水坝。”
“这个想法很好。如果按照这个进行修建,遇上大旱之年,可以保证多少土地的灌溉?”
“如果是2o年一遇的旱灾,可以灌溉8o%的土地,5o年一遇的旱灾,可以灌溉7o%左右的土地,如果是百年一遇的,就没有把握了。”
“郝局长,水旱无情,我们的山上种植了那么多的水果和药材,万一遇到干旱,农民的损失就大了。所以,我想,能不能在此基础上,将百分比提高一些,最少提高1o个百分点,有没有可能?”
“按说是有可能的,但是,市长,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地要淹没耕地了。”
“我们的1o个百分点,就是5o万亩耕地,如果在淹没的耕地和受旱灾威胁的耕地之间有差额的话,我觉得还是要不惜代价的。你们这个报告提及的项目,和提高灌溉面积有没有冲突?”
“没有冲突。”
“没有冲突就好。刘市长,我看现在旱季到了,是兴修水利的大好时机了,我看就着手进行吧,我们在常委会上争取让财政给水利局拨5个亿吧。”
刘灿辉说:“市长,我同意你的安排。郝局长,你们边组织现有项目的施工,边继续进行勘探,将市长的指示落到实处。”
郝亦男说:“好的。市长,我想请问一句,你是不是学水利出身的?”
午阳笑笑,“不是,对水利工作,我知之甚少。”
郝亦男说:“市长可是没说一句外行话。”
“那我以后和专家说话就要藏拙了。不开口,人家就不知道我的底细了。好在我到县里当县长时,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搞了一个航电枢纽。”
刘灿辉说:“我们也可以搞几个航电枢纽呀。”
“我们只能发电和灌溉。要航行就不行了。江上又不能建水坝,没办法。郝局长。你们勘探好了后,尽早报上来,市委常委会通过以后,就组织实施。”
郝亦男说:“好的。市长。这次我们在进行考察时,发现一些偏远地方,还是有很多土地可以开垦的,如果也将水利设施修好了,可以栽种很多经济作物呢。”
午阳问:“都列入你们的报告了吗?”
“没有。那些地方因为偏远,人口密度小,市里发展经济作物。也没有到那里去,用水的矛盾不是很突出。”
午阳说:“那里不还是靠天吃饭?天不下雨,口粮不就成问题了?”
郝亦男说:“那倒不至于,人家多少年都过来了嘛。如果市政府下决心搞。我们在这些工程开工了以后,就安排人过去勘探。不过,我的想法,市政府应该组织花卉、水果、药材、烟草等公司过去,农民种不过来的土地,由公司派人种植好了,要不然当地人是种植不了那么多土地的。”
刘灿辉说:“市长,我们暂时顾不过来,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好,刘市长,你将这个事情放在心上吧。”
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