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阳说:“冯书记你肯定对员工也好是不是?”
“算是可以吧,反正我这里常年干活的2oo多人,没有一个要求走的。祝老板,是这样,葡萄藤如果卖给别人,我是收5o块钱一根,卖给你们,就不收钱了,你们雇人来挖就是了。小谢的父亲当年帮了我不少忙,我一直没有回报的,你们让小谢跟着挣点钱就行了。”
祝顺枝说:“冯主任,你这也是花钱买来的,我们不能白要你的,你如果不收钱,我们就去别家了。还是按5o元一根,至于要多少,要小谢去看过了地方才知道。”
“我这里最多也就能间出来25ooo根左右,这么大的藤,每亩种植6根就足够了,留下一些补苗,必须准备4ooo亩地,有吗?”
“好,就栽4ooo亩葡萄了。小谢,你可以组织劳动力挖出栽下吗?”
“劳动力不是问题,栽葡萄必须是冬季,正是农闲的时候,多的是人。”
祝顺枝说:“冯主任,我给你交一些订金吧。”
“订金就不用交了,到时候挖走多少,一起结账。黎书记,祝老板,你们吃葡萄,我去挑几个好瓜来。葡萄园里的规矩,你们敞开了肚皮吃就是了。”
冯主任走了,祝顺枝问:“小谢,这些葡萄藤明年能结葡萄吗?”
“肯定是会结的,但是必须将花蕊摘去大部分,每根藤也就留一串、两串的,要不然不是结出来的葡萄小,还影响葡萄藤的成活。”
“每根藤两串就不少了,一串一斤,25ooo根藤,就是5oooo斤,2o块钱一斤,就是1oo万呢。”
谢永说:“祝老板,你不是说发给员工吗?”
“发给员工也要算清楚账不是?要不然怎么分利润给你呀?”
“你这些购买树苗和葡萄藤的费用,也计算在成本里面吗?”
“不不不,买树苗、栽树所涉及的费用,都不计算在里面,咱们的合作,是从开始进行田间管理开始的,要不然你3、5年都拿不到分成了。”
谢永笑道:“你这样的老板,还真是不错呢。”
祝顺枝说:“那些死抠的人,是发不了大财的。”
“吃过西瓜,咱们去看看银杏林怎么样?”
“好,你带路就是了。”
冯主任搬来西瓜切了,午阳招呼贺茂友过来吃,贺茂友笑着说:“吃葡萄都吃饱了,不吃了。”
小雅过来说:“午阳,我想吃鹅,我们买一些鹅回去吧。”
“好,我们家里没有鹅,咱们买一些回去好了。冯书记,麻烦你安排人给我们抓1oo只鹅好吗?”午阳知道,小雅说要吃鹅,肯定代表了很多人的意见的。
“好的,你们要公的还是母的?老的还是新长大的?”
“无所谓,只要是鹅就行了。”
冯主任笑笑,“那我就让人抓老鹅给你了。这些老鹅已经是第4年的鹅了,产蛋很少了,公的也老了,新长大的,马上就要产蛋了,我还有些舍不得呢。”
午阳问:“这些鹅产的蛋,能孵小鹅吗?”
“鹅蛋肯定是能孵的,过去是用母鸡孵,现在可以用孵蛋机孵,怎么掌握温度,我也不知道,你们进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的网站就可以查到的。”
“好,那就麻烦你抓吧。”
谢永说:“黎书记,让冯主任在这里抓,我们先去别的地方,回来时装车就是了。”
“也好,这样节省了很多时间。”
冯主任说:“黎书记,看你们这些车,如果装鹅,肯定会搞得很臭的,难得去洗车,干脆我派个车送过去好了。”
“好啊,我写个地址给你,你也不用等我们回来,先送过去,找门口的商店老板拿钱就是了。”午阳说。谁知道这么一来,又引起了一段佳话。(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九章 草帽书记
午阳他们下午回到双龙别墅,在门口就看到很多鹅在鱼塘里面洗水,问商店老板,原来送来了32o只鹅,过磅是平均9斤,每斤12元,一共3456o元。弄得是既要建鹅舍,又要割草养鱼,因为塘基上的黑麦草,只能用来给鹅吃了。家里开始是过几天杀3只老鹅,后来大家都吃腻了,就不杀了。到了春天,母鹅下了不少蛋,大宝将其孵出来,就鹅儿成群了,又成了一项产业。这是后话。
车队离开大棚区,走了1o分钟,向右拐上了一条不宽的水泥路,爬上了坡,就看到公路两旁茂密的银杏林。银杏林的树木,有大有小,大的直径在6o厘米以上,树冠参天,小的,就是刚生长不久的小苗,更多的,是那些直径在1o厘米左右的,很多工人背着个大布袋,站在梯子上,用钩子勾着树枝摘树叶,林下一大群的鸡在觅食。
走了2o分钟,车队到了一个稍微平坦的山谷,停在一个院子门外。院子很大,里面一棵树都没有,全是水泥坪,工人们采摘的银杏叶就晾晒在水泥坪上面。
“谢永,这是干什么?”午阳问。
“银杏叶是很好的中药,他们这是晒干了送给制药厂呢。银杏杏仁可以吃,也可以入药的,一身都是宝呢。”
这时一个戴着草帽,穿着白衬衣,一个裤腿挽着的中年人走过来,谢永招呼道:“夏老板,我们给你带生意来了。”
“好啊,谢谢你们了。小谢,小郭,在这里吃中饭吧。”
小郭说:“不了,客人多,我们已经跟土菜馆报餐了。”
“那我就不客气了。那里的条件好,菜味道也好。”
小谢说:“夏老板,你这里的银杏树是什么价格?”
“树大小不同,价格也就不同。一年生的2o块,两年生的4o,反正就这样翻倍。5年生的开始挂果了。公的减半。”
午阳算了一下,如果是2o年生的,价格就是1o48万了,这也贵得太离谱了。
“夏老板,那些直径6o厘米的。大概有多少年了?”
“那些树是71年栽的,33年了。”
谢永笑道:“夏老板,你这是拒人千里之外呀。”
“小谢,你也知道,现在银杏和香樟,都是列入省里的一级保护珍贵树种,路上运输没有准运证,是肯定要没收的。可是又根本就搞不到准运证,等于是没办法运输。”
“不要你管运输的事情,给个实价吧。”
“既然是你小谢带来的客人。就跟你说实话吧。那些大树虽然不好采摘树叶了,可是数量不多,也就是我这里的招牌,我确实是不想卖掉。我这后来栽种的8ooo亩,已经12年了,树冠长大了。早几年间苗过一次,才还清银行贷款。这些年靠卖树叶和杏仁,连工资都不够。所以还得要卖树填补亏空呀。”
谢永说:“谁不知道你是县里的首富,你这些树,就是一家绿色银行,别在我面前哭穷了。我们就买你这些12年的小树,给个实价吧。”
“4o56o块就是实价,不能再少了。”
“夏眯眯,什么意思?你报给县政府网站的价格,不是每棵5ooo块么,我来了怎么反而涨价了?是不是要伍书记亲自过来?告诉你,这位黎书记,可是管着伍书记的。”
午阳看着夏老板的一双眯眯眼笑道:“小谢,别瞎说,我怎么能够管着伍书记了?夏老板可以漫天要价,我们可以就地还钱嘛。再说了,买卖不成仁义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