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热。更多小说 ltxsba.me
午阳说:“等会到了疗养院,那里有温泉,我们去泡温泉池子去。”
“好,你留着点精力呀,前面车上还有3个呢。”
“放心。少不了谁。”
约摸走了4o分钟,车辆已经到了医院前面,秦小英停了车。过来问:“下面怎么走?”
午阳说:“你跟着我们吧。”
后面的路,坡度更陡了,大家开始欣赏窗外的风景。以前光秃秃的山上,松树都长到1米高以上了,其中偶尔夹杂着几棵泡桐,就已经有3、4米高了。
路边的行道树都是栽的银杏。可能栽的是直径1o厘米的树苗,现在枝条已经长长了一些。可叶片都掉光了。路旁的地里,大部分种的是大葱、大白菜、胡萝卜等蔬菜。也有成片的松树苗。这些地方以前可都是长满了灌木丛,能够变成耕地,小石也是出了力的。
到了仇老板开掘山洞的地方,看见那老板和小石站在坪里,下车后大家道了问候,午阳说:“那老板,您是守在家里切石吧?”
“是的。我干其他事情都是外行,跟仇老板合伙开的工厂、承建的工程,我都没有插手,我就守着这里算了。”
“这次买回来的毛料快切完了吗?”
“才切了半个月,早着呢。能够在明年2月底切完了,就不耽误去缅甸了。黎书记,您的那一份,我们会给您收藏好的。收获了这次,我们的山洞就满了,还要在旁边开新的,到时候还是给您开一个。”
“好,就麻烦你们了。那老板,这几年攒下了多少翡翠了?能够计算出价值吗?”
“黎书记,您就别开玩笑了,我们不都是托您的福嘛,跟您是没办法比的。你的山洞的钥匙,是石老板管着,您如果想进去看看,我们给您带路。”
“不去了,有小石管着,我还不放心吗?那老板,您那个银元生意,怎么越来越好了?”
那老板笑笑,“我也不知道。以前觉得干两年,就会没人要了,谁知道路子还越走越宽了,也许是大家富裕了,有闲钱搞收藏了吧。刚开始您是每个月收入2o个亿,我5个亿,现在您是5o个亿,我也有125亿了,除了购买毛料,还有一些节余呢。黎书记,您和两位老爷子,这些美女,都进屋喝茶吧。”
“那老板,您去忙您的,晚上我们喝两杯。”
小石说:“老板,我昨天知道您要来,就安排人捞了鱼,杀了牛羊,只等下锅了,准备弄一桌北方风味的农家菜,请你们尝尝。”
“好,这些女士都要保持身材,你还要准备一些蔬菜,我看你们路边的菜长得不错嘛。”
“好的,我这就安排。”
小石打完电话,“老板,我们去前面山谷看看吧。”
“远不远?不远我们就走路去吧。”
“就在这道山梁那边,来回不到一公里,走走路也好。”
一群人就出发,午阳问:“小石,你这些松树栽了有5年了吧,怎么还这么矮,北方的树都长得慢些吗?”
“老板,不是的,是我们走了一段弯路。刚开始栽的是马尾松,后来东北的刘老板过来,说我们大错特错了,应该栽红松,于是我们就听他的,将栽了一年的马尾松都挖出来当树苗卖掉了,在刘老板的帮助下,从东北、俄罗斯和美国买回来红松苗、红松种子,重新栽树育苗。刚才您看到的,都是才栽了两年的,山里面就有3年、4年的,树高已经有两米多了。有些山头还没有来得及栽马尾松,直接栽种的红松,比刚才路边的倒早了两年。”
其实这个事情午阳早就知道了,因为他在西北就知道小石在那里栽种红松,但是不能扫他的兴。“好,刘老板这个主意好。马尾松基本上只能造纸,当柴火,红松就是上等的材料了,现在都每立方上千块,若干年以后成材了,还会涨价很多的。”
小石说:“老板,红松的树干值钱,可还是它价值的一小部分呢。红松又名塔松,生长7、8年,就开始结松塔,松塔里面就是它的树种,叫松子,也叫榛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现在售价每千克5o元左右。如果到了3o年,红松都长大了,每棵树可以采摘松榛1o千克。我们这里的栽种面积是1125万亩,现在每亩栽种13o棵左右,到直径长到2o厘米,可以做材料了,将间苗一半,每亩留下65棵,总数就是73亿棵,可以生产榛子73亿千克左右。如果能够卖5o元,就能够卖365亿了。老板,我的想法是不是现实呢?到时候榛子能不能卖出去呢?”(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五章 小石的收成
“小石,你这个想法很好。你想想啊,现在人们都讲究健康长寿,不满足于大鱼大肉地吃了,像核桃呀、榛子呀,这些坚果都人的身体很有裨益,肯定会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每个人每天嗑几颗,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再说了,榛子还可以进行深加工,可以加工成各种休闲食品,可以用来榨油。所以只怕没有货,有货就不要愁销路。”
午阳的话,对小石全是鼓励打气,其实心里还是有想法的。小石是自己的司机出身,还是家具厂的厂长,又在京城经营了这么大一个林场,就他个人而言,是在用心做事;还有一个,第一次栽种马尾松时,就已经耗资不少了,挖掉重新栽种红松,虽然不用开垦荒山了,可树苗肯定要贵不少,花费也会不少是毫无疑问的。如果一瓢冷水泼下去,可能这些钱就打了水漂了,至少会打击他的积极性,由此而让他消极对待,那损失可不是一点点。
“老板,这几年的投入可不少,不过也有了一些收益。收支两抵,还投入了近2ooo亿。”
午阳问:“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哪些方面呢?”
“最大的收入是公路沿线的房地产开发项目。42公里的公路,我们是按双向八车道修的,费用是由我们、医院、高尔夫公司、疗养院、别墅区物管会出资的,修好后,区政府和县政府给了一些补助,但原先定的条约没有变,还是给了我们公路两边各1ooo米的土地,我们还跟政府买了一些。建了临公路的门面,还建了工厂、学校、宾馆,其余的就是开发房地产了,除了一些小产权房屋外,还赚了3千亿。”
午阳笑道:“应该还是操作得不好。房子楼层建低了,也卖得早了,要不然不止这个数。”
“老板您真是料事如。我们刚刚开始卖期房,是边修公路边建房子,定价是每平米5ooo块,刚开始一个月无人问津。等公路开始铺沥青了,买房的人就蜂拥而至了。一天就卖出去6、7o套。后来我们慢慢涨价,到了每平米1万,要买房的人还是不少,可惜我们已经没多少房子可卖了。”
“第二大的收入。应该是养殖业了吧?”
小石说:“养殖业比供水的收入低一些。我们的水一直向市区输送,7座中型水库,19座小型水库,每年大约输送4ooo亿立方,价格是每立方o8元,减去耗电、人工工资,利润在每立方o5元,这里就有两千亿的利润。现在我们在跟政府协商。要求涨价。政府向居民收取的水费,都已经两块多了,我们没有要政府一分钱的投资。就不能按政府投资的自来水厂一样的价格。政府一直没有答应,只是免去了应缴纳的6%的增值税。”
“小石,如此说来,自来水是每年都有的收入,应该是你最大的进项了。”
“对,应该是的。我将其按年算了。”
“现在电费、人工工资、设备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