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江南
“这……”杨休一时有些犹豫,他不忍拒绝白月如,可自己去浙江也不知道会怎么样,带着她会不会有危险呢?
“公子,你身边总要有个侍候你的人阿。”白月如见杨休犹豫,知道自己还是有机会的。
“那……好吧。”杨休点点头,同意了白月如的请求。
“将军、小姐,你们两个身边都得需要侍候的人阿,要不也带莲儿一个吧?”这时莲儿笑眯眯的在一旁道。
杨休苦着脸道:“莲儿,我是去赈灾,不是游玩,哪能带这两个女子去,要是被那些御史言官知道了,不得到皇上那告我的状?”
“哦。”莲儿情有些失望。
“莲儿,我知道你想去江南看看,不过现在已经要入冬了阿,也没什么可看的,等以后我带你去江南游玩。”白月如在一旁笑着安慰她。
一听白月如要带自己去江南玩,莲儿脸上顿时出现了笑容。莲儿从小是个孤儿,被白老爷买回家中做白月如的贴身丫环,从小到大他都没出过朔州城,听人说江南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所以莲儿从小的梦想就去能够去江南看看。
见到莲儿这么高兴,杨休也在一旁保证道:“以后我和月如一定会带你去江南玩的。”
杨休从屋子中出来,直奔城外而去,当初元彪留下的时候还有二百来名弟兄在。京师可不比大同,管理是很严格的,所以杨休就让元彪和那二百来名弟兄留在了城外。
“止元,你怎么来了?”见到杨休元彪显得有些惊讶,来京中这一个多月杨休一直在西苑炼丹,根本就没有出来过,就是怕引起别人的疑心。
杨休笑着道:“元大哥,这回你们可派上用场了。”
“哦?”元彪把杨休让到屋里,倒了两杯水问道:“什么用场?”
杨休对元彪道:“皇上派我去浙江赈灾,浙江那边有倭寇,而且这一趟也不知道有没有危险,所以你们得和我一块儿去。”
“太好了!皇上终于给你差事做了。”元彪满脸喜色,之前总有一些弟兄担心杨休会不会一辈子都留在皇上身边炼丹,现在好了,赈灾、这可是钦差阿,办好了差事回京后一定会有封赏的。
“这次赈灾还好就我一个人,没有整出一个副使正使的,明天一早咱们就出发。”杨休说道。
“恩,我这就去知会弟兄们一声,让他们都准备一下。”
———————————
严府、杨休走进大厅,见到严世蕃正在《》老。”
听到声音严世蕃抬起头,放下手中的书道:“止元来了,快坐。”
严世蕃看着杨休,笑着问道:“止元打算何事出发?”
“明天一早就走,这不来跟小阁老辞行。”杨休丝毫不惊讶严世蕃是如何自己知道要离开京师的,严党成员遍布朝野,有一丝风吹草动都他们都会察觉。
严世蕃站起身,走到床前看着外面的夜色,缓缓道:“止元这次的担子不轻阿,浙江是赋税大省,出不得半点差错,赈灾的好坏,直接影响来年开春的播种,稻苗、桑面、一样都出不得差错。”
杨休站起身躬身道:“下官谨记小阁老教诲。”
严世蕃忽然转过身,一双独眼泛着冷冷寒光直视杨休道:“杨大人,我看你还是记着点皇上的教诲吧!”
杨休微微一惊,所谓做贼心虚,他现在是皇上派在严世蕃身边的卧底,所以一听严世蕃这话,杨休开始担心他是不是察觉出什么了?
“小阁老……此话怎讲?”
严世蕃再次笑了起来,变脸几乎比翻书还快。
“哈哈、止元不要多想,赈灾的事情你还是得按着皇上的意思办,这样才不能出差错。”
杨休擦了把冷汗,刚才真是吓到他了。
“胡宗宪那边我会写信,让他帮帮你,行了、时候也不早了,早些回去休息吧。”严世蕃回到杨休身边,拍拍他的肩膀道。
“那下官告退了。”杨休此次来找严世蕃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他最后一句话。浙江现在可完全掌握在胡宗宪的手里,没有胡宗宪的支持杨休什么都做不成。
————————————
河水滔滔,浩渺的天际,一行大雁翩然而过,这可能是最后一拨到南边过冬的大大雁了。两岸地平原上一片金黄之色,水稻和庄稼早已经被农民收割走,只留下一些庄稼秧子。
徐风吹过,泛着白鳞鳞的浪花儿的河面上,传来一阵阵豪放的歌声,渔夫欢笑道将网儿撒进水里。大运河北抵京师,南至杭州,但是因为沿途河流流向不定,这条大运河并非直贯南北,而是连贯各地河流的航行水系,一路下来,弯弯曲曲的时而向南时而向东。
一艘船体漆成红色的单桅快船正逆流而上,船速极快。这是一艘驿舟,可载人六十上下,同时有货舱可乘载重要物品。这种驿船顺风使帆,逆风使桨,船上备有八到十二枝长桨,民间俗称蜈蚣快艇。
水面上但凡有渔船、商舟见了这红色的传驿快艇,都赶紧地避到一边。官府的规矩,河上航行,任何船只皆对专驿快船必须回避让出航道。
快船驶过一片三角形的缓滩,忽地有人高声喊道:“驿丞大人,前方有三艘巨船,快通知舱底减速让路。”
正在在舱中自斟自饮,喝的津津有味的山东德州河运驿丞张勋张大人摇摇晃晃地走上船头,骂道:“见你娘的鬼了,咱是什么船?还他娘的给人让路,放你娘的连环屁。”
船头那个驿卒涨红了脸,磕磕巴巴的道:“大、大人,可这船,咱……咱得给人家让路啊!”
张大人赶忙地趴到船帮子上醉眼朦胧地向前望去,只见前方宽阔的河面上,一前两后三艘四桅巨船,各自张足了十二张帆,鼓足了风驶来,船底激得浪花翻腾,船后一条白线,远远瞧去气势惊人。
巨船比快驿飞舟大了三倍,第一艘刚刚拐过前边的弯道,只见船上装饰华丽,两侧高舷墙上密密麻麻开了几十个设桨架的小门。船头前后竖了两根高高矗立的旗杆,前面黄旗,绣着金灿灿的团龙图案。
张勋吓了一跳,酒意顿时醒了几分,玄黄天子龙旗,只有大明皇室人员或奉旨钦差才有权悬挂。这是谁的船到了?
只见龙旗旗杆上是一面黑色的大旗,上书斗大一个“杨”字。
张大人虽不知来者何人,却知道对方的权威远在他的驿船之上,唬得张勋抬起脚来在那个驿卒屁股上就是一脚,骂道:“你娘咧,还不快下去招呼减速?来人!来人,赶快地转舵让路!”
蜈蚣快船急急忙忙驶向一边。眼看着那巨船从旁边驶过,掀起的波浪摇得蜈蚣快船左右晃个不停。张勋站在船侧,疑惑地望着那船喃喃道:“往南去的?这是何方圣出了京了?”
第一艘大船上,杨休一身青黑色玄装,正在大厅中喝着茶,在床头两侧,分别站立这十名身着铠甲的官兵,一个个腰板挺得笔直,看上去威武不凡。
“咱们这是到哪了?”杨休喝了口茶,对一旁京中水师的百户问道。
那水师百户忙拱手上前道:“回钦差大人,前方三十里就是德州了。”
杨休点点头,不过见那百户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不解道:“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那百户有些犹豫,说道:“大人,以往钦差大人在途中都会事先知会各地官府,每到一站也都会有官府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