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下不了了之。至于议功的事就容易办多了,孙承宗守山海关先失策,再补救,相当于功过相抵。
不过在张四知的极力建议下,考虑到他年老体衰又拖着有病之躯,难能可贵,圣上可以下旨褒奖,赏金银千两。刘宇亮也好说,此前送回的军报里,刘宇亮曾亲身犯险联络李信,虽然于大局无补,但在张四知的极力装张下,却也可以依孙承宗之例,褒奖,赏金。再说李信,虽然奉旨和谈未成,可其心毕竟可嘉,比孙、刘二人降半格,由皇帝下旨褒奖一番即可。
比较有争议的是洪承畴和孙鉁,这两个人是要大书特书,大举宣传的,所以议功便复杂了。该如何量,量多少,低了会让人认为朝廷刻薄亏待功臣。高了,又会引起朝臣的争议。
议了一整天,阁臣们也沒统一意见,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先搁置此事,把洪孙二人从山海关招回來再说。按照张四知的说法,洪孙二人的功该怎么定,内阁的决定多半不会让皇帝满意,不如就拖下去,拖到由皇帝亲自拍板,便皆大欢喜了。
谁知就在诸位阁臣将要散场的时候,张四知却不阴不阳的道:“听说李信是带着兵去辽西的?”
“的确,据报有万余上下…”兵部尚书陈新甲回道。
“怎么山海关一战里,却沒见到呈上來的军报提到他呢?他干嘛去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4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