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其中,顺子领一队鸟铳兵1oo人,杨小船令一队鸟铳兵1oo人,还包括许黑子直属的一队百多人的工兵队,杂七杂八加起来,第三千总队的人手,也接近千人了。
他们大船虽然不多,但小船却有7、8o艘,算是杂编的千总队。
而黄国山,以百户职,升任为李元庆的亲卫营首领,实领战兵全额2oo人,直属李元庆麾下。
刘达斗,则带其本部1oo来人,升任为骑兵千总队首领。
可惜,长生岛现在全部马匹加起来,不到3o匹,这显然是个虚职,而且不能往上报。
不过,李元庆早有准备,刘达斗本部,暂定为斥候队,千总待遇,同时,负责训练骑兵,与李元庆三个本部千总队享受同样的财政拨款待遇。
人事调动完毕,李元庆在长生岛镇的大校场内,举行了盛大的成军仪式,亲自给四支队伍的长官,授予了军旗。
但商老六和许黑子此时都不再长生岛,分别由他们的副手,段喜亮和顺子代领。
当夜,长生岛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所有军兵、民众,共同参加了庆祝仪式。
但长生营虽然成立了,各部操练,由各部军官统筹负责,但李元庆这边,却依然很难轻松下来,百废待兴,很多事务,还是要他亲力亲为。
首先便是铁匠铺这边的工作。
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说人事是头等大事,财政是第二,那兵器,便是第三。
铁匠铺这边的设施已经盖起来,但具体生产,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和改良。
包括鸟铳、铠甲、刀枪各种武器装备的研制到打制成型,李元庆基本都要亲身参与。
好在徐良和杨老爷子经验都十分丰富,加之劳力很多,李元庆只需要提出他的要求,交给他们实施就行了。
但还有一件最关键的事儿,却让李元庆一直绞尽脑汁,那便是情报。
事实上,在杨小船的安排上,李元庆着实犹豫了很久。
杨小船虽然年纪不大,但头脑灵透,对李元庆忠心耿耿,其实是负责情报的最好人选。
只是,他欠缺这方面的经验,李元庆经验也不多,刘达斗刚来,也不好贸然把杨小船安排到他身边去,只能先暂时维持,慢慢的寻找机会。
**************************************************************
数学没学好真是头疼,小船手指头、脚趾头都用上了,总算算明白了点。
跪求订阅,跪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