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选择了一家最大最好的客栈。
一行五六十人安顿下来,基本就将这客栈包了场。
牛根升饭都来不及吃,就急急去官厅投拜名帖,庆幸的是,孙承宗刚刚从宁远回来,还没有回山海关驻地,正在前屯休息。
简单吃了点晚饭,李元庆直奔官厅,面见孙承宗。
有了那一千匹战马和一万两白银开道,孙承宗一见到李元庆,笑意便遮掩不住,“元庆,你来了?快坐。来人,上好茶。”
李元庆恭敬对孙承宗行了礼,这才小心坐到一旁。
孙承宗笑道:“元庆,岛上的事物忙完了么?老夫还以为,还要过几天,你才能来看老夫。”
李元庆忙笑道:“阁老,大致都差不多了。都是些琐碎的政务。好在去年下半年、今年一大半年,辽南都没有战事,卑职这边,也没有太多军务。倒是毛帅的东线,形势有些让人担忧啊。”
孙承宗点了点头,片刻,笑道:“今年,我大明在辽地,西线已经稳固,你辽南中线方面,也是形势喜人。毛文龙在东线也不错。老奴找不到空子,只能是硬钻了。”
李元庆不由也一笑。
看得出,老孙对辽西的防御规模,相当满意,也相当有信心。
在很大程度上,李元庆并不赞成孙承宗、包括辽西这帮人的筑城防守策略,毕竟,这费时费力更费银子,效果也并不见得有多好。
但辽西之事,比东江更为复杂,即便是孙承宗,对麾下各部,也不可能做到绝对掌控。
李元庆自是也有心无力,只能隔岸观火,保持距离。
两人寒暄一阵,孙承宗便直接进入了正题,询问李元庆在此次北地之行的战况。
李元庆也没有太多保留,简单的将此次北地行的战况跟老孙汇报了一遍,当然,战功他尽力缩小了一部分,缴获银两,更是只字未提。
这种事情,孙承宗也是心知肚明。
李元庆费了这么大的代价,促成了此事,试问大明,此时又有谁能做到?
这些好处,他自然也是默许了。
“阁老,北地现在的形势,可以说已经一片纷杂,后金在大江流域的统治力,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牢固。只可惜,形势所限,要不然,卑职真的还想在那里呆上一年啊!”
孙承宗不由哈哈大笑,“元庆,做人,最重要的是要知足。你能在北地能如此收获,已经远超越老夫的想象了。不错,非常不错!”
李元庆道:“只是可惜了,卑职并未能进入蒙古。”
孙承宗笑着点了点头,“元庆,你还年轻,你还有很多机会。若是你来辽西,老夫也就能完全放心了啊!”
他说着,情却有些落寞,一时失。
李元庆自然敏锐的观察到了老孙的失,小心试探道:“阁老,您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若有需要卑职效力的地方,卑职必定万死不辞!”
李元庆说着,赶忙单膝跪地,恭敬至极。
孙承宗却笑着摆了摆手,亲手把李元庆扶起来,“元庆,没有什么事情,你不必担心,老夫身子骨还壮实,还可以在辽地再干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