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似被打了鸡血,气势汹汹的朝着明军战争蜂拥而去。
…………
此时,李元庆也已经完全冷静下来。
后金军这招实在太毒了,简直就是绝户计啊!
不过,战场本就是这样,不是敌死,就是我亡,根本容不得半点妇人之仁!
“长枪兵都给老子顶上去,鸟铳兵支援!快!把土墙给老子重新夺回来!”李元庆放声大呼。
命令被口口相传,很快便传到了前方。
军令如山倒。
儿郎们谁也不敢怠慢,在各自军官的大声呼喝下,排着整齐的方阵,迅速朝着土墙逼过来。
李元庆也在百余亲兵的护卫下,急急越过沟渠,赶向前方。
事已至此,投手们显然已经无法保留了。
他们跟在李元庆的身后,也快步逼向前方。
而身后,数百辅兵,搬着装满了手~榴~弹的木箱子,也紧紧跟了过来。
这时,已经不少鞑子跳下了土墙,哗啦啦冲向了明军战阵。
只不过,烟雾虽是顺着北风飘散,但因为有土墙的阻隔,这边他们的能见度也不高,很快便与顶在前面的长枪兵儿郎们混战在一起。
这般状态,视野不清晰,长枪兵的优势也无法再发挥出来。
但长生营儿郎们最大的依仗,便是他们的团队。
在各部军官的大声呼喝下,他们牢牢抱成团,保持着紧密的节奏,步步朝前进逼。
头顶上,虽有后金军各种短兵、暗器、箭雨,不断的朝着明军砸过来,但有鸟铳兵的压制,加之身后刀盾兵的配合,短时间内,还并不足以对明军造成致命威胁。
此时,能见度虽是不高,但明军紧紧簇拥在一起,前方的情报,口口相传,在最短时间内,便能传到李元庆的耳朵里,也让李元庆随时掌握着战场的大势。
大概十几分钟过去,前方长枪兵已经与鞑子先锋完全混战在一起,隐隐灼灼之间,李元庆已经可以看得清前方的土墙,大概就在他身前六十步。
前方,尖锐的呼喊声越来越烈,数不尽的黑影,纷纷跳下土墙,蜂拥朝着这边冲过来。
摄于视线的阻碍,鸟铳兵的准头大大下降,无法再进行精确打击,明军火力网一时间已经有了崩盘的征兆。
李元庆哪还敢怠慢?低声大呼道:“所有投手都有!不要给老子留手了,照着土墙后,给老子狠狠的干啊!”
身后二百多名投手,早已经等候多时了。
他们纷纷取过身边辅兵搬到他们脚下的木箱子里的宝贝,点燃火折子,引燃了引线,抡圆了胳膊,‘嗖嗖嗖’的将一个个闪着火光的宝贝,丢向前方看不清的战阵。
手~榴~弹的重量大概在五斤左右,寻常没有经过训练的成年男子,投掷的距离大概在四五十步。
但这些投手,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先天条件出众的精英,又经过了严密的训练,他们的投掷距离,一般都在七八十步、八~九十步,有些更为精锐的投手,投掷距离更是能超过百步。
此时这般状态,大局已经临近崩盘,李元庆也来不及顾及会误伤到自己人了!
眼前依稀的土墙就是最好的参照物!
他只能选择相信他的儿郎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