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元庆片刻便明白了陈忠的意思。『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gmail.com 』『*(.bn)』
夏末秋初,比辽中腹地还要更肥厚的地方,那自然是蒙古草原了。
更准确一些来讲,首当其冲的,便是后金的铁杆狗腿子、科尔沁部,传说中的科尔沁大草原了。
后世时,李元庆为了拿下一个客户,曾有幸到过科尔沁大草原,亲眼领略过科尔沁大草原的风光。
科尔沁大草原位于大兴安岭南坡、松辽平原西段,与后金腹地紧密相连,风景极为秀丽,物产资源也是相当的丰富,就算与蒙古人最广阔的草场-----贝加尔湖区域相比,也绝不多承让。
尤其是初秋时节,蒙古人的马匹牲畜正值养膘,大都聚居在河流区域,若是能杀进科尔沁草原腹地,先不说这些膘满肠肥的牛羊了,就单单是战马,便足够李元庆和陈忠‘分赃’了。
对于科尔沁草原的觊觎,李元庆早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说的不好听一些,口水都怕要流出来。
但李元庆却也非常明白,要在这个时节,杀入科尔沁草原腹地,对长生营和陈忠部而言,还是有着极大的困难的。
这主要是两部儿郎皆以火器为主。
此时,军校方面的三千匹战马,大概也就只能维持九百名将官、再加之百多人的辅兵阵容,以及少许生活物资用品,勉强可以做到一人三马。
这还是在初秋时节,不用考虑战马草料的前提之下。
当年,卫青、霍去病,之所以能杀入匈奴腹地,恨不得追杀这些蛮夷上万里,最关键的战术,就是‘以战养战’。
如果以战养战,有李元庆和陈忠亲自统领,麾下九百名将官,也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在战略执行方面,在装备方面,都没有丝毫的问题。
但在后续武器弹药的补给方面,这显然就是相当的困难了。
对陈忠,李元庆自然不会保留什么,将这些顾虑,仔细对陈忠分析出来。
陈忠却是嘿嘿一笑,“元庆,你这是当局者迷啊。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复杂。咱们又不是真的要拿下科尔沁草原,而是,去那边溜一圈。让这些狗鞑子明白,跟着后金,绝没有什么好下场。”
李元庆的眉头不由紧紧皱起来,“大哥,你是说,咱们不从辽中腹地切入?”
陈忠嘿嘿笑道:“元庆,所谓投名状,咱们其实并一定非要拿后金下手。皇太极这厮,可绝不是善茬,咱们这么轻易去招惹他,这厮要真急了眼,跟咱们玩命儿,这可是得不偿失啊。但科尔沁草原,部落可是不少。不说多了,咱们只要能搞到五千匹战马,百来颗北虏首级,便已经足够对新皇交差了。若是好运气,能抓到个什么台吉、头人之类的,咱们就是大赚啊。”
李元庆登时目瞪口呆,简直做梦也没有想到,陈忠这厮,居然,居然也能这么‘狡诈’了。
这几天,他的功夫,可真的是没白下啊……
“大哥,此事,我得好好考虑考虑。”
陈忠嘿嘿直笑,他知道,李元庆已经动心了,忍不住又加了一把火,“元庆,若是去蒙古腹地,有两条路可走。一条,便是由海路,从黑龙江口入,这是你当年走过的那条,加之咱们的船队,也是最稳妥的一条。不过,时间上,怕就要慢上不少,也起不到咱们锻炼骑兵的期许。另一条,便是由广宁腹地,侧插入蒙古腹心。这条路,好处在与简单直接,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直接进入节奏。但也有缺点,儿郎们的行程必定会很紧凑,也很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元庆,这几天,我心中其实也一直在纠结。虽然我更倾向于后者,但,一时也有些下不了决心那。”
李元庆这时已经完全明白了陈忠的意思,缓缓点了点头。
事已至此,李元庆和陈忠两人,其实已经有了很本质的不同。
陈忠是一个纯粹的将领,他的一切构思,完全是由军队利益出发。
军队怎么合适?如何进展更为有效?儿郎们会不会有伤亡?又能获得多少收获?
他完全是从最纯粹的军事角度,来考虑问题。
而李元庆这边,在照料到这些因素的同时,更多的,却是要从政治方面来考虑。
屁股决定脑袋啊。
李元庆忽然发现,饶是他是重生者,拥有超越这个世界五百年的经验,但~,心思并不是全部专注于军事方面,与陈忠这个踏踏实实,在军校里已经钻研了三个多月老兵相比,竟然……竟然隐隐有些落到与下风了啊……
片刻,李元庆忽然摇头失笑,“大哥,我忽然发现,我此去京师,真的是有点错误啊。与你相比,我已经落后了不少啊。”
陈忠没想到李元庆竟然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不由嘿嘿直笑:“元庆,我不过只是就事论事,这只是我一个简单的想法。在各方面,都还很不成熟。咱们先商量商量,最后,肯定还是要你来拿主意的嘛。”
…………
陈忠这个想法虽然很现实,经过他的仔细筹谋,流程也比较清晰,但李元庆却并没有急于将此事定下来。
最主要的原因,正如陈忠所说,这个战略,很可能会让儿郎们付出不少的伤亡。
要知道,打仗,并不只是战斗会减员,事实上,在真正的战争中,真正的战斗减员,其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此时不比后世,军队运输,直接就是飞机、火车、卡车。
哪怕是后金军,就算尽是骑兵,前锋军队与后续补给之间,也绝不能相隔太远,这也就注定了,军队的行军速度,会被限制在一个框架内。
如果是大军主力进入蒙古腹地,这倒没什么,毕竟,时至今日,长生营在这方面的规制流程,早已经是相当完善。
就算不靠海,就算没有船队的补给,有强大的火力作为支撑,李元庆也有绝对的把握可以全身而退。
但~,此时毕竟只有九百名军校将官,在人力资源和战马资源都太少的情况下,贸然进入蒙古腹地,这就显得有些太冒失了。
这些将官们,莫说是阵亡了,哪怕只是受伤,便已经足够李元庆和陈忠心痛的了。
陈忠精心思量了几天的想法,没有在第一时间,便被李元庆应承下来,这厮却丝毫不生气。
这主要还是陈忠的性格,以及多年来,他跟李元庆兄弟之间形成的默契。
如果有更好的选择,陈忠宁愿退一步。
包括李元庆,也是一样。
这也是李元庆和陈忠两人,从天启元年开始,一路一直配合到现在,几乎是战无不胜、无往不利的最关键原因。
但陈忠的这些精心筹谋,却也并非是无用功。
因为,这让李元庆的脑洞被打开了。
在结束了早晨和上午的操练学习之后,李元庆当即给将官们布置了现实‘作业’。
主体就是此时军校这九百人,如何在付出最小代价的同时,却又能在对阵后金的战场中、获得最大的声望和战果。
李元庆让将官们按照编制,以把总为单位,每个把总,提出一个或者几个想法,时间为三天,三天之后,李元庆将召开全员作战会议,提炼总结,集思广益,确定此次军校毕业季的作战计划。
当然,如果某个人,有某个规整完善的计划,也可以自己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