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时光,转瞬即过。「请记住邮箱:ltxsba@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朝阳山上,姜文焕、伯邑考与第一期受训的同窗把酒言欢,庆祝毕业。
在这个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同窗感显得尤为真挚,在分别之际,更加依依不舍。
而且不比贵族子弟,姜文焕和伯邑考下了山去,就要重回各自的诸侯国,沬邑的贵族子弟则留下,为国效力,后是敌是友,仍旧难说。
众感慨万千,喝得酩酊大醉,直到第二
清晨,两位世子才苏醒,结伴下山,没有立刻回家,先往沬邑而去。
即便学习使他们快乐,任谁在山上宅了近两年,都难免想念红尘的花花世界。
可距离王都还有数里之遥,两位世子的眉宇间,已经浮现出震撼之色。
因为他们已经分不清这究竟是城内还是城外了。
熙熙攘攘的街市,鳞次栉比的屋舍,怎么看都是大城才会有的风景。
可明明没到啊!
两不时的回
,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不经意间,已经跨越了沬邑的城墙。
城外都如此繁华,城内又是何等景象?
于是乎,当护城河遥遥在望,那高达三十丈,如波般曲折,一眼望不到
的城墙印
眼帘,两
倒吸一
凉气。
这还是两年前的那个沬邑吗?
确实,如今的沬邑,正式改名为朝歌,并向四方拓展,不仅规模扩充了近三倍,阵法还随之延伸,已有了煌煌巨城的雏形。
这是墨家的功劳,继兵家和儒家后,顾承所著的第三卷便是墨家之道。
按理来说,此刻距离鲁班出世还有几百年呢,很多基础的工具都缺失,墨家的起步必然缓慢。
所幸各大贵族由于子弟在陛下的军舍中学习,自然也要投桃报李,将各家的隶贡献出来。
事实证明,力是最好的工具,当数以十万计的
隶按照墨家之道建设,朝歌的规模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膨胀着。
当然,代价就是不时有隶倒下,再也爬不起来。
伯邑考远远看着,露出怜悯之色。
曾经的他,对于这些底层的隶,根本没有关注,但自从在学堂中习得儒家
义,其中的仁
思想
得其心。
什么是“仁”?
对待别,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
“仁”一个“亻”,一个“二”,谓二成“仁”。
隶也是
,也该争取为
的权力,这种残酷的现状,必须要有所改变,相信
民如子的父亲一定会同意的。
而姜文焕看着隶万众如一的高效,周围却无鞭打
迫,同样露出思索之色,拉住一位行
问道:“他们为何这么勤劳?”
那小民见姜文焕衣饰华贵,气度不凡,不敢怠慢,马上道:“陛下恩典,只要这些隶能够按时完成劳作,便计下功,累计十功,可焚丹书。”
丹书就是用朱砂书写的籍,焚丹书便是摆脱
籍,恢复自由之身。
为隶主或国家立功,本就是免除
隶身份的一个途径,但那实在难以上青天,仅仅是个念想。
但现在建设王都,虽然也是苦活累活,至少有个盼,所以
隶
得热火朝天,斗志昂扬。
而除了隶外,现场还有监督的官吏,取代了以前拿着藤条,不时抽打的
隶主。
这就是第四卷法家之道带来的改变。
在这个时代,是没有所谓的吏,有的只有高高在上的官。
上层就是诸侯、贵族、隶主,中层就是普通的平民,下层则是
隶,泾渭分明。
法家的出现,正是平民中吏治的诞生。
从平民中选择吏,协助上官治理,如今仅仅是初见效果,已经引发轰动。
“陛下真乃圣明之君!”
这种压榨劳动力的行为,换在后世要被千夫所指,但在这个时代就变成了开明,且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贵族和隶主的子弟得到了高等的教育,又居住进更加宽敞舒适的府邸,所付出的代价仅仅是少部分
隶的自由,怎么看都是划算的买卖。
有机会成吏,代表着平民也能拥有权力,对于
隶上升的机会,自然也就不会在意。
对于大商王室来说,这既减免了劳动支出,扩设都城的成本降到极致,还增加了凝聚力,拉拢了上层阶级,可谓一举数得。
姜文焕看了大受启发。
他学了一肚子兵法,对于如何练士兵,提升战力,已是了然于心,但有一个巨大的限制——
无论是大商,还是八百诸侯,都没有常规军队。
打仗需要兵器粮,各种物资,
练同理。
在这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除非大战将起,或者王宫边境最必须的守卫,其他地方都是没有正规军队的,姜文焕学得一身本领,却是个光杆司令,他的练兵之法想要贯彻,用平民根本办不到。
对于这点,早在朝阳山上,他就和伯邑考探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