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先生听到杜家那边回的话,感觉自己算是找对了,虽然他并不会让
照顾自己,可是
家有这份心,就是比别
强多了。
孙婿看着也不错,挺
一个小伙儿,还和楚家有姻亲关系,以后也能相互照应。
他觉得生的大事儿都已经定下来了,孙
以后也就拜托给杜家了。
胡氏这边,让杜榆给她爹写了信,告诉了他这么一个好消息。
而且胡氏的想法是,让二郎也赶紧成亲,毕竟他今年也十六岁了,明年就十七岁,总不能还等到她妹妹后面成亲吧,这也不像话啊。
以前没有给二郎定亲的时候,胡氏是不着急,现在呢,一旦定亲了就想着赶紧把儿媳给娶回家去。
而且田姑娘只比二郎小一岁,明年成亲,也是可以的了。
不然老是拖着,也不像话啊。
所以胡氏让杜榆把这个也写在了书信里,要是杜有忠答应了,这就开始准备婚事了。
“娘,那等二哥成亲了,这住到哪里啊,还是跟大哥大嫂他们住在一起?”杜榆问道。
“县里的房子也够,一个住东厢,一个住西厢,再说,还有正房呢,我们又不在那边住了,我得赶在年前把西厢请给刷一刷才好。”
兄弟们住在一起,这感才
嘛。
“娘,文慧还那么小呢,你刷西厢,那不是把她给惊扰了?”杜榆说道。
“没事儿,我考虑过类,在那边刷的时候,让你大嫂在杨柳村住一段时间,这也是应该的,让你
也看看文慧。”
虽然给了儿媳这么多自由,但是她到底是
家的孙媳
,儿媳
,也该有些时间过来这边尽尽孝了。
杜榆估摸着,爹那边肯定会答应的,因为田姑娘的岁数不算小了,再拖下去也没有必要。
两家要成亲,房子,都有,
办起来也方便。
而且胡氏还想着,她到时候肯定是跟着自己的丈夫在外面的,这儿子和儿的终身大事儿都安排好了,到时候他们各自都有
照顾,她在外面也放心不是?
虽然二郎有他哥哥嫂子照顾,可是有些地方却照顾不到,还是自己的媳照顾最好。
到时候,他们是跟着她一起去丈夫那里,还是继续呆在这里,她都放心了。
齐氏自然是希望孙子早点成亲,那样也好早点抱重孙子,所以读胡氏的提议,一点儿意见也没有。
而且二郎的年纪也够大了,像胡氏说的那样,总不能还在自己妹妹后面成亲吧,那样也不像话啊。以前是想着晚婚,就没有什么不像话的,现在既然已经定了,那就早点把事给办了,只要六礼一个不差就成。
这一切都是在杜有忠同意的前提下,毕竟他才是二郎的爹。
杜有忠回信也很快,当然是同意的,不过,也要求他们这边要先和田先生商量,如果田先生自己不同意,那么他们就不要勉强。
杜有忠对这门亲事是满意的,原来在锦溪书院教书的时候,他就认识田先生,对田先生也很敬佩,如今他孙能嫁给他儿子,对杜有忠来说,也是一个好事儿。
为此,他还专门单独给田先生和楚院长都写信了,表示了对这门亲事的赞成和欢喜。
既然杜有忠都同意了,胡氏就又去书院找了楚夫,和楚夫
表达了,想要尽快把儿媳
娶进门的意思,请楚夫
能够传达传达。
楚夫自然是通过楚院长去传达的,田先生这边表示,明年考完秀才试后,不管结果如何,就要嫁孙
了。
他也告诫田姑娘,到时候去了婆家,要好好的伺候婆婆,和妯娌和睦相处,不能做那惹是生非的。
田姑娘都一一记下来了,又对自己要离开祖父舍不得。
田先生道:“你嫁出去了,祖父才放心,我在这书院才会没有牵挂。书院里我这么多的学子,还不能照顾我?就是楚院长那边,以后咱们也是姻亲了,不会放着我不管的,祖父跟你说,杜家实在,但是咱们不能一心只顾着娘家,你嫁到杜家,就是杜家的媳
,是杜家的
,主要以杜家为主。你未来的大嫂,你也认识,和她好好相处,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请教她,祖父这边你一点儿也不用担心,有时间回来看看我,就可以了。”
田姑娘点应下来了,她祖父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好,她都听祖父的。
婚期很快定下来,就在来年的四月初,那时候院试都已经考过了。
也不耽误事儿,而且胡氏还有个打算,那就是如果二郎考上了秀才,那么就带着媳,先行一步去彭泽那边,照顾自己的丈夫,也让新媳
给杜有忠见见礼,同样,也要把县衙内院给管起来,她这边,还要等着把杜榆的婚事给办了呢。
回来的时间太长,总不能让丈夫一个在那里。
所以带了冬月的时候,就把县里的西厢房给刷好了,直接成了新房。
而楚芳芷带着小文慧就在乡下住下来,她最开始也有各种不习惯,但是慢慢适应了也好了。
现在住在乡下,也不会像杜榆小时候那样,还需要下地活儿,现在连
齐氏都不让几个儿媳
活儿了。都是有下
照顾着。
齐氏看着自己的重孙,不由的叹道:“现在的孩子,可真是享福,从小就有这么多
伺候着,从不离手的,想我们当年,那孩子就是字地上滚,也没有
说要看着,特别是农忙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就顾着抢手了,哪里还管孩子哭不哭?”
齐氏是在忆苦思甜了,而楚芳菲还挺喜欢听这些事儿的,两个看着不搭调的,还很能说的到一块儿去。
就是小文慧,以前齐氏是从来不抱孙的,如今也能抱上一抱了。
因为要忙着过年后的两个婚事,所以今年过年,胡氏就没有怎么心。
不过有另外几个妯娌,也都帮衬着,这个年过的还很不错。
三婶高氏还把这两年豆腐坊该给他们这一房的分红给了胡氏,胡氏一看这钱,就说道:“三弟和三弟妹行啊,这一年还能赚这么多的。”
高氏忙笑道:“大嫂,你别打趣我们了,这也不算多了,不过我和四郎他爹会更努力的。”
开了豆腐作坊,高氏更开朗了,而且浑身都有活力,其实呢,算起来,这豆腐作坊一年也就赚一二百两的银子,和那些商家比起来,真的不多,不过杜有贤和高氏都很满足,毕竟是自己努力而得来的,也为这个家做了贡献。
“榆儿姐,我告诉你啊,那边那个柳儿堂姐还回来过。”杜樱悄声的对杜榆说道。
杜樱也知道,家里对那边二伯父家里,都不待见,也不想提起他们,不顾和自己的堂姐有什么话不能说呢?
杜榆点,说道:“她回来
什么?”
不是已经给知府老爷当小老婆了吗?这都当了两三年了,难道是衣锦还乡?还是说,混好了,想要回来耀武扬威一番?
但是从他们回来到现在,也没有提,要真是把
惹气了,肯定是他们回来就知道了,不仅仅家里,就是村子里,也有很多
会主动告诉他们的。
“她是悄悄的回来的,我偷偷的看见的,那边不是有他们的房子吗?就一辆马车,赶回来了,在那边屋子住了有差不多一个月吧,然后才走的,我还和四郎偷偷的去看了的,他们没有发现我们,就是那个柳儿姐,说是生病了,在回来养病。”杜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