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福没有直接守在灶边烧水。
并不是县城的挂面,而是直接在一边重新和面,面里面加了几个蛋,然后不断揉捏。
最终形成一个面团。
最后则是把面团扯成非常细的面条。
“泽富哥,不用这么麻烦,扯面疙瘩就行了……你这一堆事呢。”
看着刘泽福额上都已经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刘春来有些后悔。
早知道就不过来了。
家一堆事
,还要专门花时间给自己做手扯面。
他忘记了,原本酒席中途应该上一次的面条,被他取消了。
川东丘陵地带,山下沟里的田,种水稻;山上的土里,因为缺少水源,种小麦。
在这里,不仅有南方的特色饮食,同样也融合了北方的各种饮食文化。
所以,酒席上,中间会上一次面条,最后上米饭。
这也是为了节省酒席成本。
毕竟,只有红白大喜事,才会办酒席,要彰显主家大方,不仅要吃好,更得吃饱。
大家都穷的时代,平时家里一个月不见油荤都是正常的,在酒席上,不一定管够,至少油是不会少的。这也算吃得好了。
让肚子里没有多少油荤的吃饱,这就不容易。
那几乎能装一斤大米饭的大品碗,很多都能一顿吃下三大碗,还是加个帽儿
的那种(碗里堆一个尖,高高冒出碗沿)。
光是大米,也没有这么多不是?
这里不像北方,主食为各种面,大米才是大家喜欢的。
吃面也是无奈。
于是乎,酒席中间,菜上一部分,就给参加酒席的再上一圈面条,如此一来,不仅节省成本,也能让大家吃好,吃饱。
中途上面,是因为穷。
刘春来当初也是从刘泽福那里听到这样说辞,所以大手一挥,取消中间上的这个面,管够比较难,不是刘春来不愿意给这种成本,刘八爷出钱办这个酒席呢!
老子同样不在意成本,可也得给他省一些。
四猪,有过5oo斤
。
连肚子里的下水,刘春来也要求做成菜,上桌子。
一桌至少三斤,还有其他的骨
跟下水,在这时代,也是足够体面了。
想着这些,再看着刘泽福的动作。
用手扯的面条,跟豆芽差不多粗细。
锅很大,也不知道是从谁家借来用于煮猪食、锅沿直径二尺四的大铁锅,中间加了大半锅水。
农村里,没有谁会专门备几大锅在那里。
一铁锅,那得好几块钱。
寻常就是锅底烧烂了,也只是当场天带到集上,等铁匠用融化的生铁水,直接补上就继续使用。
换新锅?
那是不存在的。
所以,寻常办酒席啥的,除了一些盘子得有专业的,其他的碗筷都是从各家借来。
十多大铁锅,十多个灶,即使老刘家以前经常会有一些大型的酒席,那也都是不够的。
何况,十多年没有这样的大场面了。
还好,锅洗得比较劲,甚至边缘还在灯光下泛着铁光。
锅里水多,不容易开。
面扯好后,刘泽福则是从旁边一个大筲箕里面拿出了一块猪。
猪甚至还冒着烟。
“这是刚卤好的猪,给你做一碗卤
面。”刘泽福一脸笑容。
问着卤的香味,刘春来
水都流下来了。
刘泽福的刀工很好,但是这时候,卤却切得又大又厚实。
“还是少弄点,就四个猪,一百多桌呢……”刘春来提醒刘泽福。
他都不知道四个猪的
,如何能切出来装上将近两百盘子。
“放心吧,这个管够,昨天不是还买了三个嘛。”
刘春来想要再说那也不够,索闭嘴了。
做多少酒席,厨师心中都有数的。
少了不够,多了会剩下太多,造成对主家的费。
再问也就是不信任对方。
刘泽福的况比较特色,手艺确实好,可家里面的
况看起来特别倒霉,这就让他在这些年根本就没
请他掌勺坐席。
很快,锅里水翻腾起来了。
“槐花,帮忙切点葱花!切细点。”刘泽福扭对着不远处正在忙碌着切菜的徐槐花喊道。
徐槐花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在一个水桶里把手洗了洗,两手再在腰上的碎花围裙上擦了擦,才到旁边的案板上。
案板上,有着一个很大的筲箕,里面装了满满一筲箕已经理好的小葱。
刘春来一直在旁边看着。
同时也跟刘泽福聊着。
做拉面,都是需要先把面和好,酵,这样才能拉扯得很长。
可刘泽福做手扯面,根本就没有酵的这程序。
“我们这里气候不如北方,小麦生长的时间也不如北方的长,这边的面做的面条,没有北方面那么劲道……用
蛋加在面
里,可以让面更硬,吃起来更加劲道……至于啥原因,我也不晓得,当初我爹也没给我说为啥……”
刘泽福一边往锅里丢面条,一边解释着。
刘春来倒是理解。
就像以前的木匠,要加工一个圆桌,根本不知道原理,周长啥的计算公式,但是家知道面积多大,知道直径多大,怎么下料,怎么加工出来。
这就是师父教的。
师父为什么不教原理?
师父自己都不晓得,师父的师父也没教,这都是经验积累出来的。
面条煮的时间很长,一大锅水,面条不断在里面翻滚。
这面太难煮了。
别的手艺不谈多好,但是煮面这事儿,刘春来还是门清的。
哪怕是面条,也没煮这么长时间过。
终于,等到起锅了。
刘泽福准备了好几个大品碗,里面没有放任何调料。
只有在这之前就直接在煮面锅里已经煮好的小白菜秧秧铺在碗底。
煮好的面条直接盛在碗里,随后,直接在面上面铺上卤,撒上葱花。
又从旁边一个正在翻滚着的锅里舀上了一碗汤。
随后才是在案板上满满的一盆红油里用小汤勺舀了一大勺淋在碗里。
撒上葱花。
“尝尝。”
刘泽福把做好的面递给刘春来跟冯松涛、刘千山。
香味早就已经让刘春来不断吞咽着水,加上肚子确实饿了,找了一双筷子,碗里拌了几下,用筷子再挑上面条,等冷一下,“呼哧~”就
了
。
面条一如里,各种味道就刺激着味蕾。
肚子这会儿感觉更饿。
红油的辣、小葱的香,甚至还有一鲜味,甚至还有融合了各种大料味道的卤味,全部在
里
炸开来。
很有层次感。
然并卵,刘春来根本就顾不得去分辨这里面究竟有些什么味道,胡咀嚼了几
,就咽下了肚子。
刚咽下去,手上的动作没停。
又夹起面往里